Thursday, October 11, 2018

李恆鉞

李恆鉞

2018/09/17

李恆鉞(1910 年 - 1998 年 8 月 20 日)[1]-[4]。

-----


Fig. 1. 圖左起為:李恆鉞居士、聖嚴法師、仁俊長老、敏智長老、東初老人、通如法師 [12]。

-----

懷念:

「到了今年春天,我回臺灣期間,聽說李教授患了癌症,但又據說,他見到前去探病的訪客,談起他的病情,好像是在介紹另外一個人所害的病,一點也沒有為病擔心、為病所苦的表情,大家讚歎他畢竟是一位數十年浸淫於中觀學的智者。我於今年四月二十日由東方返抵紐約,五月二十四日便帶著三位僧俗弟子,到他紐澤西州的家中探望,他跟他的兩位小姐生活在一起,特地由他的小姐從樓上把他請到樓下,已是病得骨瘦如柴,舉步艱難,兩眼深陷,牙齒全脫,說話的聲音也相當微弱。記得去(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五日,我到紐澤西州羅格斯大學演講那天,他還精神碩健地坐在臺下跟我在臺上高聲對話,使全場四百位聽眾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時隔短短半年,竟然有如此大的變化,真是「無常迅速」!」[4]

-----

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

「周宣德居士受到加拿大詹勵吾居士資助,成立了「慧炬學社」,鼓勵青年寫作,結緣佛教書籍,如李恆鉞居士的《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等,印行了不止數十萬冊,分送給青年閱讀,提供獎學金,鼓勵撰寫心得,藉此帶動青年學佛。」[5], [21]

「一年多後,到民國四十年(一九五一),貧僧到了新竹青草湖擔任教務主任。這是因為創辦人大醒法師中風臥床不起,不能語言,住持無上法師是一位頭陀苦行的行者,對教育他也不敢聞問,就全權給我負責。大概有六十名學生,四眾弟子都有,我請心悟、心然兩位法師,一位擔任佛學教師,一位擔任佛教史教師,我教授國文。其它的世俗學科,皆由當時石油公司研究所幾位科學家,如:李恆鉞《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的作者、程道腴等人教授。」[6]

新竹佛教居士林:

「居士方面,早期李恆鉞、許巍文成立佛教居士林,關世謙居士也居住在新竹市,科學園區又近在咫尺,只可惜新竹的學佛風氣都只在風前燭時明時滅的狀態,有待眾人的努力了!」[7]

「民國四十年代初以李恆鉞、許巍文等一批學佛弟子,初期在其所服務單位新竹工業研究所附近研習佛法,後因聞法者日增場地不敷使用,而商借北門鄭氏家廟為研習處,但因交通的問題而有移借市中心之議,經介紹而與證善堂結緣,就地弘法。講經數年後,學佛會取名為「新竹佛教居士林」,林址亦設在證善堂內,從此居士林與證善堂結下法緣近五十年。」[8]

「讀完大方的文章-《校門外的回憶(四) ---西門街的童玩糖果店》,讓我想起了我們家族維護的佛寺「證善堂」,這座佛寺建於清光緖十九年(1893年),它坐落在我們西門街家的後面,因為屋舍已經太老舊,所以已經重新改建,那裡只供奉佛菩薩。「證善堂」裡,沒有供奉其他民俗信仰的神明,這和瓊林家的宗祠「鄭氏家廟」也不一樣。 」[9]

「證善堂每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上,固定由當時是工研所副所長和清大代校長的李恆鉞教授講授佛法。有一年,我們有幸請到佛學巨擘「印順導師」來講經一年。」[9]

「左邊這張「證善堂」的照片裡,只展現了「證善堂」三分之二的外觀,那是因為「證善堂」重建以後,前面的庭院沒有以前那麼寬大,外加一個蓮花池,照相時,我只能照到證善堂全景的三分之二。照片裡沒有顯示的右邊的匾額上寫著「般若」,左邊的匾額上寫著「禪定」。正規的寺或廟都有三個前門,普通信衆應該都是走邊門,以示禮貌。」[10]

「由於李恆鉞居士時任工研所副所長及清華大學代校長,公務繁忙,終於在民國五十年代中期離開居士林,但十多年在證善堂的弘法為居士林奠定深厚的佛法基礎。李恆鉞居士因公離開居士林後,許巍文等居士繼續敦請教界法師前來講經弘法,並增加了念佛共修,以持誦《佛說阿彌陀經》為常課,這一念佛共修前後延續至今約四十年未曾中止。」[8]

電晶體:

「本校電子研究所在教授張瑞夫、李恆鉞、副教授溫鼎勳、電研所學生的共同研究努力下,於1965年5月成功自製矽平面式電晶體,為台灣電子工業開創新紀元。該半導體實驗室所製的電晶體品質,要比一般電晶體收音機所用者為高。當時一般所用原料是「鍺」,交通大學則是用「矽」。電流放大五十餘倍,截止頻率約為每秒五億週。台灣當時普通電視機及收音機所用的電晶體截止頻率都在二億以下。」[11]

-----


Fig. 2. 左二,李恆鉞教授。中,「淨海法師」,也是「玉佛寺」的創辦人 [10]。

-----

佛青會的創始人兼指導老師:

「他說來到美國的早期,曾給一群美國人講佛法,就有人問他是否已經開悟。他因一向都習慣於扮演中國在家弘法者的陪襯角色,就回答自己只是向他的師父印順法師學法的一個小學生,從不以為自己已經開悟。那人接著就問他,你向師父學法學了多久?他就回答已經有三十多年了。結果這位美國人就說,我還是不要向你學習佛了。因為我可不希望像你一樣,學了三十多年都還沒有開悟。你最好還是關了這個佛法研習班,不要再浪費自己和大家的時間了。李教授說自己聽了只是沈默,但倒也承認這位美國人有他的道理。」[13]

「由李教授主講﹐趙守仁帶領討論。一時吸引了不少紐約地區對佛法有興趣的華人青年。這就是世界佛教青年會的前身。趙守仁當時為了吸引初機﹐還慈悲地特別透過管道在世界週刊上開闢了一個專欄﹐叫電腦算命﹐用趙干銘作筆名。他本人雖然學過算命﹐但他寫專欄的目的卻不在算命﹐而是要宣揚李恆鉞教授的佛法。趙守仁本人為了做這件事﹐下了極大的功夫﹐也花了很多時間。可以說世界佛教青年會早期的成長﹐在法上是依據李教授的理念﹐但在組織上﹐是趙守仁夫婦精心經營與策劃的。」[14]

「或者我回台灣,或者不在紐約,長老便來代我講經。我在美國時期,能夠這樣相助,代我講經的長者,除了仁俊長老,還有一位李恆鉞長者,他們都是印順長老的弟子。因此,即便我不在紐約,東初禪寺仍是照常維持每週日的定期講經。」[15]

「是日大覺寺觀音殿及地下室有十幾位外籍人士,他們也每週來寺集會一次,或靜坐、或聽講,由李恆鉞居士主持。以英語為他們說佛法。李居士前在台灣服務於新竹科學園區,與現在休斯頓的許巍文博士同事,加上嘉義溶劑廠長戈本捷、台北農復會顧世淦(即後來在美出家的法嚴法師)等,他們幾人都是對佛法有深入研究的高級知識分子,經常聚在一起研究討論佛學,並譯著、出版佛學書籍;這幾位居士均曾在拙編的菩提樹雜誌上發表過很多著述或譯作。恆鉞居士闔家移民來美後,在紐澤西州一家醫院為針灸醫師,稍有餘暇,即宏揚佛法,今已高壽生西矣。」[16]

「佛青會過去的導師是李恆鉞教授,在李教授往生後,為什麼邀請一位出家人作指導老師﹖如此做難道不會傷害佛青會本有的思想自由的學風﹖難道不是自找麻煩﹖自找發展的限制﹖這樣做是不是很笨﹖很蠢﹖我在幾年前就在佛青會提出禮請宏印法師擔任指導老師的建議,直到今年才因緣俱足而得到法師的慈允。但在提出後,我的確感覺到有會員有這樣的疑問,只是沒有說出來。如今法師既然慈允了,我覺得有需要作一個說明。這樣才能使得佛青會在這樣殊勝的因緣下更能成長,茁壯。」[17]

「我想至今我仍沒有完全同意李教授的佛法思想,而李教授在生前,也顯然知道得很清楚。但他從沒有要求我改變自己的看法,反而以長者之尊一再地對我表達支持與肯定。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以為李教授的人格真地是符合佛法真實的精神。作為世佛青會的指導老師,他也是很當之無愧的。而我也一直很慶幸,自己在今生能遇到如他和沈老居士這幾位當今的大菩薩們。他們事實上都如南懷瑾老師一樣,並不大確切地知道什麼是四念處。但他們的人格都確切地展現出了佛法的精神,也就是從不以威權自居而去限制學人心靈的發展。也正因為這種因緣,我從不在任何人面前擺出「大師」的架子,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但我確知「不依賴的心態」正是中國佛教所真正需要的———即每一位修行人都需要走出那個來自近代中國文化裡倫理觀念的桎梏。」[18]

「每一位修行人都應做自己的大師。也只有當大多數的修行人都能深刻了知修行是做自己的大師時,我所期盼的佛教現代化才算是有了基礎。所謂的皈依三寶也才能真地在修行人的生命裡起用(有作用)。否則套句禪宗祖師的話說,真可謂是「心外求法」。無論是再虔誠,再恭敬,都不會是原始佛教裡三皈依的真義。」[18]

-----

執著:

我執與法執。「執著」是釋迦牟尼佛所發現的人性共同現象,亦是眾生煩惱之根源。佛為幫助眾生解脫煩惱,便發明一套「慧」的科學,即「緣起性空」的科學,並藉「定」的力量,使這套緣起性空的道理在潛意識中作用,直到時機成熟,自然由一種知識轉變為自己之感情與經驗,由執著變為不執著,是轉迷為悟,是為解脫。」[25]。

中觀:

「後來印順導師到了台灣,就向印順導師當面去學,印順導師教中觀,慢慢的才知道自己執著太厲害,如果沒有聽他說,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錯了。剛剛我跟人談天,他常說自己修行不夠,這就很了不起了。而我修了幾十年,並不知道自己修行不夠,以為我甚麼都修出來了,道教的我修出來了,上師要求的我都聽見了,也都看見了,我覺得很了不起,難怪沒有進步。經過印順導師,我才知道以前不對,是他把正確的見解傳給了我,而且他所說的話,我跟心經、金剛經一校對,完全跟佛說的一樣。看到他的修行,才看到自己的目標,雖然距離目標還遠,可是我不會瞎跑了,知道目標在那裏,走錯路的機會就少了,因此印順導師是我的恩師,師恩太大了,如何報師恩?沒辦法,只有盡力把他教給我的拼命貢獻給大家,使別人也得到好處,這是私人的一點心意;同時也是我一講佛法,一定會講回到中觀的原因。」[26]

「中觀修行的要點就是不執著:不執著一切見、一切相,不只是錯的不能執著,對的也不能執著。像(相?)現象中一切都不可執著,相反的若執著本體的空也是不對的。因此龍樹菩薩的中觀頌提到「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意思是說佛等大聖人講解不執著的要領,就是為了要破執著,如果什麼都不執著了,但是卻緊緊抓住這個什麼都不執著,連佛對此執著都無法化解。」[31]

-----

持戒:

「持戒就是不妨害人。戒律是人的道德。無論在何種宗教裡,道德是人定的,或是傳統的。由於是人為的,就沒有真理在其中。所以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下,就會出現不同的認定。但是佛教的戒律是真理,在不同的時空下,都是正確的。那就是凡是不妨礙眾生的都是好事,都是該做的事;凡是妨礙眾生的,都是壞事,要持戒不去做它。天下沒有任何一個戒律會說妨害別人、妨害自己是好事,待人好、待自己好是壞事。所以佛教的戒是沒有錯的。」[27]

禪定:

「李教授以為人如果修定修得太深,則是定則定矣,樂亦樂矣,但和開悟沒有直接的必然關係。人要開悟,主要靠的是八正道中的正見,定只是輔助。若沒有八正道中的正見,無論你定修得再深,哪怕到非想非非想處定,仍是枉然,和開悟兩不相關。而要使定和正見相關,定就不能太深,否則人只能在定中享受禪定的快樂。但再快樂也不是開悟的正因。」[14]

「印順「人間佛教」,和本文主題相關的第三個理念是:「不修(深)禪定,不斷(細)煩惱」乃至「不證入實際」。印順以為,這是初期大乘佛教,亦即尚未變質的大乘佛教,所採取的修行原則。他說:當時的大乘佛教徒,雖然也修禪定,不過他們都像《阿含經》裏的彌勒菩薩一樣,不修深定;因為修深定必會耽著在禪樂當中而成小乘。 」[19]

「學佛需要的定有兩種,一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是未到某一個定以前的一個定。由於用未到地定可得慧解脫,慧解脫是把理智轉迷為悟的解脫。」[27]

「印度教與佛教對定的說法相同,但是印度教的定分為四禪八定。四禅是一禪、二禪、三禪、四禪,八定是四禪五定、四禪六定、四禪七定、四禪八定,最後再加一個九次地定。八定跟四禪大體相同但是內容不一樣。初禪非常快樂、二禪則是歡喜、三禪是輕鬆愉快的、四禪是空。五定是空無邊定、六定是識無邊定、七定是無所有定、八定是非想非非想定、九定是滅受想定。而未到地定就是在還未到達某一個有內容定以前,或是超過某一個有內容的定,而還未到達下一個有內容的定以前的空檔,它是有定而無內容的。因此未到四禪就叫四禪未到地定;倘若沒有指明是那一禪,則就是指初禪未到地定。」[27]

般若:

「把無分別智用到解脫道上是智,用到行為上就是愚。否則渡眾生時,救人跟害人相同,那不是愚嗎?所以修行不能把裏外弄錯。」[28]

「這種智慧分三種,一是慧解脫,一是心解脫,一是俱解脫。」[28]

「慧解脫,用我自己的說法,就是理智的轉變。這種解脫的轉變不是一種定境、不是心的現象,一但出了定就沒有了,而是永遠存在。是理智像毛蟲變蝴蝶一樣整個轉化過來。像是菩薩到了第八地得無生法忍、不生不減的境界,而且保持在那裏。」[28]

「心解脫就是感情的轉變,是證到涅槃境界,在經上的術語叫漏盡欲界。漏是缺陷、煩惱,漏盡就是無缺陷、無煩惱。心一但解脫,一切沒煩惱的反應立刻就出來,遇上不愉快的事就不會發脾氣。慧解脫還需要用理智來解脫,心解脫則當下就不起反應,不需要講道理,或靠長期鍛煉出來的。然而這只是內自證的解脫,只適合用在內心感受上,不可以用在外在行為上。慧解脫是由定能生慧而引發的,而慧能解脫需要的定是未到地定,也就是未到初禪的定。心解脫則需要到四禪,因為心解脫需要的力是很大,沒有神通不行;四禪可以發六種神通,第六種漏盡通就可以把心轉變過來。」[28]

「第三種是俱解脫,是比前二種解脫還要徹底的解脫,不但要得到比未到地定還要高的根本定,而且一定耍到第九次的滅受想定。除了佛外,只有一部分阿羅漢得到。而阿羅漢有各種解脫的,慧解脫的就沒有神通;心解脫的就有神通。不過我們不要太貪心,先從做到慧解脫或心解脫開始 。」[28]

「再說慧解脫和心解脫有什麼不同呢?「慧解脫」是理智的解脫,譬如有人罵我時,我立刻生氣,可是理智告訴我,不能執著,也不能生氣,對方罵我,我當沒聽到就沒事了,如此一想,本來想發脾氣的,脾氣也發不起來了。「心解脫」就是脾氣不見了,受罵,沒有關係,凡事不起執著,罵歸罵,聽歸聽,但心不動。」[26]

-----

止觀:

「定課三修?因為專修在時間與體力上要求較多,所以只要是定課專修,修行的時間就不能太長。隨時修則沒有這些限制,不論有沒有遇上困難,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在修行,如此就進步快。過去我常做定課專修,老是感覺不到進步,後來把修行放到所有生活中的事事物物上去,才感覺到有些輕鬆愉快的反應,然後才感到真正有了進步。後來便把整個專修的進度停下來,而改到隨時修上去。」[29]

「要得到慧解脫,則只要到初禪以前的一個安靜的時期就可以了,這個時期叫未到地定,所謂未到地定就是沒有到達下一個定以前的時期。而每一個定都是有內容的,初禪的定像吸鴉片, 很愉快,二禪則淡一些,三禪更淡一些,四禪則安靜了。四禪以上則是各種不同安靜的定,像感覺無邊的空,或是時間很廣大, 或是一無所有的空,和沒有思想卻仍然很清楚,及最後為沒有感受與思想的定。而在一個定到另一個定的中間都還有一個安靜的時段。而未到初禪的定以前的這段時間,就是做止觀所需要的定。」[31]

「所以一定要修定,止觀的方法中,止就是修定。修定有三個原則,要精神統一、內心安靜、和身心放鬆,這三部曲是最要緊的。從這裡把定修出來以後,在定的情形下,你把你的正見提出來,而在定中提出正見就是觀,只有如此影響你的潛意識才是最有效的。無論那一種宗教修行所用的原理,都是止觀。用止觀修久了,便能開悟。開悟如同一種自動發生的靈感,一下子就跑出來了。」[30]

-----

References

[1] 李恆鉞居士(唐山交通大學) - 禪世界清凈修行 南傳尼柯耶
https://chanworld.org/2017/07/10/%E6%9D%8E%E6%81%92%E9%92%BA%E5%B1%85%E5%A3%AB%E5%94%90%E5%B1%B1%E4%BA%A4%E9%80%9A%E5%A4%A7%E5%AD%A6-%E7%A6%85%E4%B8%96%E7%95%8C/?variant=zh-tw

[2] 令人懷念的李恆鉞教授 _ 仁俊法師電子文庫
http://renjun.org/mag-021-1998-21-oct.html
 
[3] 悼念‧遊化 171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03-07/171.php

[4] 悼念‧遊化 174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03-07/174.php

-----

[5]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五之三)
http://www.fgsbmc.org.tw/news_latestnews_c.aspx?News_Id=201602152

[6] 【十四說】我的新佛教改革初步
http://www.3fo.org/article/article.jsp?index=14&item=41&bookid=2c907d494f78ce82015364e155370045&ch=15&se=0&f=1

[7] 台語與佛典  家庭佛學讀書會---歡樂的時光 (15)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13/09/15.html

[8] 台語與佛典  新竹市證善堂與新竹佛教居士林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18.html

[9] 竹師附小第16屆同學會部落格  [作文50+3] No90  我們家族維護的佛寺「證善堂」
https://fx1650.blogspot.com/2013/12/503-no90_16.html

[10] 竹師附小第16屆同學會部落格  [作文 50+3] No101  證善堂的兩張照片
http://fx1650.blogspot.com/2014/01/503-no99.html

[11] history2-3
http://www.nfc.nctu.edu.tw/history/history2-3.htm

-----

[12] 不平凡的回憶-紀念敏智老和尚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4954/
  
http://old.shengyen.org/content/photo/PhotoDisplay.aspx?sid=57&MType=3&SType=16

https://www.flickr.com/photos/39035042@N00/8472095890

[13] 菩薩僧團———談在家與出家的角色 - WYMBA
https://wymba.livejournal.com/81556.html

[14] 佛法現代化的先行者 - 李恆鉞教授 - 四念堂隨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4mindfulhall/7182418

[15] 美好的晚年 126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10-15/126.php 

[16] 美佛會 - 美佛慧訊 - 七、參觀聯合國
http://www.bauswj.org/baus/newsletter/2005/nl95_chu_us_tour_2.html
 
[17]《 佛青的導師 》
http://www.wisdomvoice.org/articles108/a1/a1_2.html

[18] 做自己的大師 - WYMBA
https://wymba.livejournal.com/77137.html

[19] 從印順的人間佛教探討新雨社與現代禪的宗教發展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1/93565.htm

-----

李恆鉞教授專輯 - Google Drive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0B64j_QJxA40yc1g2TUtSOFNZWHM

-----

[20] 如何達到真正的快樂-李恆鉞-111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KG4TI3aTQd1HnxJI7Ft3X3v3eQykclPgkhcVOg-7dvY/edit

[21] 離苦得樂之道.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o50IchOmb_o4ls83mGoyibkMQRBgA5zQAF402eMElc/edit

[22] 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Bk0aCiSV8frQMlXmiKZ2KOmKForpn8iO5GpYsiApL_Y/edit

[23] 佛教要義 - 李恆鉞教授.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POXqQjSVRj6gCKP0q6XZOG6U2OntXf93YCuKIhY0PXU/edit

[24] 佛青會訊七週年願言-李恆鉞-佛青會訊57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j1HKwf8xDdHjf4WRfmBoQwSe2rULcwqZ0P-dYLD4RjQ/edit

-----

[25] 執著-李恆鉞-佛青會訊76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O7m7dWRFnu8GW7I8irWC7D7eT_6NF5mHQURkT8fob0/edit

[26] 中觀-李恆鉞教授-佛青會訊106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VpEwDvx8I65jNen1_QbEffmjUKgwocWQItRYHRtpjpg/edit 

[27] 持戒、正知與定-李恆鉞-佛青會訊110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aTFgFGCQde5nA-AwHsAXWCp1kTLhIaPjxzRuegD47as/edit

[28] 般若-李恆鉞-佛青會訊105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b3FyH6_P3UJoy4HIGwn6u0frqETP04iDyYrlEDHOdyY/edit

-----

[29] 修行的方法-李恆鉞-佛青會訊109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hc9ljZBhqcBOEs5fMwz2zHLGFbRC7hzE1ApX3IWfePc/edit 

[30] 頓悟與漸修.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Wy-cC1IpQuuwX-vwcK4-W6YGpPdiPEwM2uKVmXrRyxQ/edit 

[31] 解脫道-李恆鉞-佛青會訊108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wO-qcb6Mh-wvOkdBYi5CIKK5kbLTc1LwEdXbJrtUXBc/edit 

[32] 解脫道與菩薩道-李恆鉞-佛青會訊107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lkjkw37vOhnb1hCEf6VbGa9sLuAjsXCqwZCmK-FeIRI/edit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