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1, 2018

李子寬

李子寬

2018/09/25

李子寬(1882 年 - 1973 年 9 月 7 日)[1]。


-----



-----

「印順導師在上世紀50年代已開始吸取教訓,他總結說:保守勢力攻擊他,表面是為某一藉口發難,實際是「為了善導寺,5對付子老(即李子寬),就非先對付我不可。如我倒了,子老維持善導寺的局面,也就非成問題不可。這是長老法師們對付我的深一層意義。」6所以,印順導師為了不再浪費精力於與保守勢力無止境的糾纏,以免最終兩敗俱傷,他寧願辜負李子寬的好意,最後還是放棄了善導寺住持一職,開拓了建立慧日講堂與福嚴精舍,外弘內修的新路。這些都離不開「逆增長緣」激發。星雲大師也在同一「逆增長緣」激發下,「認為要透過『佛教會』的力量來革新佛教,這個夢想不容易實現,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於是我開闢了佛光山,從教育開始辦起。」

「印順法師的思想在台灣普遍受到教界人士的傳頌,著作等身、思想淵博更為佛教學術界所肯定。一九五二年七月十五日來台,應中國佛教會決議,出席在日本召開之「世界佛教友誼會」第二屆代表大會,成為中華民國代表團五位成員之一,同年十月底會議結束,在李子寬居士的堅請下增聘印順法師為善導寺導師。」

「1948年至1954年間,李子寬先後聘大醒、章嘉、南亭、印順等法師為導師。1953年成立「淨土宗善導寺董事會」;1955年李子寬面請蔣中正總統將善導寺產權撥給董事會,並聘請印順法師為首任住持;1957年至1987年期間,先後聘演培、默如、道安、悟一、雲霞、妙然、了中等法師擔任住持。1987年起由董事長妙然法師兼任住持,1997年,妙然法師圓寂,推選了中法師接任董事長。1999年,了中法師當選第11屆董事長(兼任住持)後連任迄今(2009年)。」

當時東初法師也把「中國佛教會」的招牌帶來台灣。由於有孫張清揚女士以一千萬舊台幣和李子寬居士的五百萬舊台幣,兩人合資買下台北善導寺,作為《海潮音》及「中國佛教會駐台辦事處」會所。 到了第二屆理事長、與理監事的改選,選出章嘉大師為理事長,常務理事九人,名單如下:章嘉、白聖、悟明、孫心源、星雲、張清揚、趙恆惕、吳仲行、羅桑益西等人。當時南亭、慈航、東初等諸位長老都一一落選,我自感年紀太輕,又與負責人理念不一,決定不受此職,於是寫了辭職書。許多人批評我不識抬舉,不知時務。 後來中國佛教會改選,屬於圓瑛法師一派的白聖法師,因票數超過李子寬,故而出任理事長。之後,白聖法師把持中國佛教四十年,他的行事作風,讓佛教會成為一人的佛教會、十普寺的佛教會,並不能普遍地容納全體佛教徒,致使中國佛教會功能不彰,未能振興、團結人間佛教,實在很可惜。

「孫夫人對我種種禮遇,除此之外,我剛到台灣,在中壢圓光寺,她曾託人帶四百元新台幣給我,這對當時一無所有的我來說,那真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賜予。又台北善導寺收歸成為佛教產權時,她曾試圖想將該寺交由我來住持,但終因我年紀太輕以及師承不同,而力薦未果,特來向我說明致歉,我並不以此為意,但是對她這分知遇盛情,卻是永生難忘!」

-----

黨國元老李子寬老居士對佛教貢獻很大,影響也很大,在他一本手寫的書,叫做《百年一夢記》裡邊提到影印《大藏經》的事情。在那個時候,台灣佛教都仿日本的,僧寶制度不是很健全,法寶沒有,所以他們影印《大藏經》,對台灣佛教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李子寬老居士書裡就提到,當時台灣差不多每一個寺廟都買了一部《大藏經》。 東老三十八年春天到台灣的時候,在基隆被擋了下來,就是李子寬幫他擔保的,他才有辦法上岸。因為老法師他在大陸,就是中國佛教會的常務理事,到台灣之後,他就以大陸的中國佛教會的常務理事,成立了中國佛教會台灣分會的辦事處,東老當主任,就因為有這個機構和東老這個名義,又再擔保了很多從大陸逃出來的法師,於是僧寶、法寶通通進來了。 李子寬畢竟是黨國元老,他腦袋裡面,國家地位不輸給佛教的,所以,為了《大藏經》要用上什麼紀年的,李子寬老居士就要用中華民國多少年多少年這樣子,老法師不同意,我想他主張要用佛曆。我前面提過老法師是有原則的人,東老原則的堅持,他是都不會變的,兩個人因此爭得臉紅脖子粗。後來李子寬在書裡提到,最後東老還是同意用中華民國的寫法。這個小爭執,就說明了,當初影印《大藏經》是一件大事。 一下聖開法師之外,煮雲法師與聖嚴法師兩位跟老法師的關係。老法師曾經怎麼跟我講呢?他說:「比方我是蔣介石,那聖嚴法師就是蔣經國。蔣經國怎麼可以去跟毛澤東來往呢?」他講的毛澤東就是指白聖老和尚。在這裡我得先分析一下,老法師禪法的嫡系,當然是聖嚴法師。如果他還會找煮雲法師、還會找其他法師的話,他就不會講,他比方是蔣介石,聖嚴法師就是蔣經國,從這個比喻裡頭,可以了解到他內心世界的主意。
//口述歷史之三—訪方甯書教授(一)

關於佛教界人士不願投入中佛會的原因,由下列事件中,可見一斑﹕ 一、中佛會與善導寺分不了家,但善導寺的財務卻時有問題,一九六○年曾爆發監院和尚想趕走董事會的李子寬居士之糾紛(釋樂觀﹕一九七六)
//梅庵  終結台灣中國佛教會

常務理事身分,和章嘉活佛、李子寬居士,向內政部備案將「中國佛教會」在台復會。

一九五五年,東初法師得孫張清揚居士之助,發起影印大藏經,此為台灣最早印行的大藏經。東初法師要我負責到全台各地宣揚,由南亭長老為團長,我帶領宜蘭念佛會青年團一起參與。不管到哪個縣市,都引起熱烈回響,前後四十多天,共預約了二百多部,對正信佛法的推動,有著莫大的貢獻。弟子慈惠法師,寫的〈宣傳影印大藏經弘法日記〉,後來收錄在影印續藏的藏經裡。
//星雲大師參學瑣憶 東初法師-人間通訊社

說到大藏經,東初法師得到孫張清揚居士的支持,發起影印由外交部長葉公超從日本運回的《大正新脩大藏經》,並且成立影印大藏經環島宣傳團,南亭法師擔任團長,由我領隊,和煮雲、廣慈法師,以及當時的宜蘭青年慈惠、慈容、慈蓮、慈範、林松年等人一起參與。我們環島八十天,推廣了數百部大藏經。慈惠法師還撰寫了〈宣傳影印大藏經弘法日記〉記錄當時的弘法盛況。
//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最新消息

说起影印大藏经,那时候大家的经济都很有限,没有人有力量承担,最初东初法师商之于我,要我负责到全台湾各地宣扬,邀人预约大藏经,如果能预约到三百部至五百部,那大藏经就能印成了。 预约了二百多部,东初法师、张少齐、孙张清扬等一些参与者都非常高兴,热烈欢迎我们,并且举行庆功宴,请我们吃饭。
//【读书】宣传影印大藏经

文化館建好以後,既然是稱作「文化」,我們就做文化的工作。這個時候參與的有張少齊、孫張清揚、朱鏡宙、閻錫山,好像還有李子寬等人,這些大老們大家一起開會商議。

後來蒙李子寬、孫張清揚、于右任、居正等這些黨國元老出來擔保,說:「出家人啊,絕對不會來做這些間諜什麼的。」所以,才沒有事喔!不然的話,麻煩可大了!

記得當時好像是南亭老法師是隊長,煮雲法師是副隊長,星雲法師是總務,我是財務。隊裡還有一些居士,到一個地方,他們就找地點搭台子、拿喇叭到外面去宣傳,這些都由歌詠隊的人去宣傳。東初老和尚是留在文化館坐鎮,我們把到外面宣傳的成績拿回來以後,就交給他整理。書如果印好,他要負責分發。也就是以文化館這個地方為主,我們大家都是協助文化館來出這一套《大藏經》就對了。
//口述歷史之一—訪廣慈法師


-----



-----

References

[1] 李子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5%AD%90%E5%AF%AC

百年人間佛教之重要教訓
http://www.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1E0444ADF70C8087090959C2A1880A35 

善導寺時期(1952~1957)的印順法師
http://www.yinshun.org.tw/thesis/18.htm

善導寺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349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最新消息
http://www.fgsbmc.org.tw/news_latestnews_c.aspx?News_Id=201602152

李子寬 _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_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498060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index.html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五之三)
http://www.fgsbmc.org.tw/news_latestnews_c.aspx?News_Id=201602152

孫張清揚 _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_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99901

口述歷史之三—訪方甯書教授(一)
http://dongchu.dila.edu.tw/html/04/4_3.html

梅庵  終結台灣中國佛教會
https://mercybuddha2011.blogspot.com/2016/01/blog-post_9.html

星雲大師參學瑣憶 東初法師-人間通訊社
http://www.lnanews.com/news/%E6%98%9F%E9%9B%B2%E5%A4%A7%E5%B8%AB%E5%8F%83%E5%AD%B8%E7%91%A3%E6%86%B6%E3%80%80%E6%9D%B1%E5%88%9D%E6%B3%95%E5%B8%AB.htm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最新消息
http://www.fgsbmc.org.tw/news_latestnews_c.aspx?News_Id=201602138


【读书】宣传影印大藏经
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3528

口述歷史之一—訪廣慈法師
http://dongchu.dila.edu.tw/html/04/4_1.html

孫張清揚 _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_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99901

周宣德

周宣德

2018/09/25

周宣德(1899 年 9 月 18 日 - 1989 年 8 月 2 日)[1], [2]。

-----

「周宣德居士受到加拿大詹勵吾居士資助,成立了「慧炬學社」,鼓勵青年寫作,結緣佛教書籍,如李恆鉞居士的《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等,印行了不止數十萬冊,分送給青年閱讀,提供獎學金,鼓勵撰寫心得,藉此帶動青年學佛。」

「周宣德居士打電話來慧日講堂談論,周宣德那時候是慧炬的真正統帥、總司令。不好意思,這個不要寫出來。是說它的負責人。挾著是關心啦。其實我也禮貌上去訪問慧炬、訪問過周老師,我都去訪問他們。」

「那些大學生也很客氣、也很謙虛。(笑)其實我懂得只是比他們多了一點點而已,可是學生找不到人,就非要我去講不可。打腫臉充胖子,學生不嫌棄,我就去講。結果那時候,從六十三年就開始為淡江、文化、輔仁,六十四年也到過臺大講幾次,六十五年去臺大講比較多。那時候多了,銘傳、北醫、東吳,都或多或少我都去。我去大專社團的佛學社跟學生結緣,就是我在慧日講堂的工作是管圖書館,所以我很有空,除了看書,就是應付這些大學生作朋友一樣。」

-----

References

[1] 周宣德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1%A8%E5%AE%A3%E5%BE%B7

[2] 周宣德老居士往生記
http://www.minlun.org.tw/old/389/t389/t389-4-7.htm

-----



星雲大師參學瑣憶 周宣德、南懷瑾-人間通訊社
http://www.lnanews.com/news/%E6%98%9F%E9%9B%B2%E5%A4%A7%E5%B8%AB%E5%8F%83%E5%AD%B8%E7%91%A3%E6%86%B6%E3%80%80%E5%91%A8%E5%AE%A3%E5%BE%B7%E3%80%81%E5%8D%97%E6%87%B7%E7%91%BE.html

周宣德居士簡介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5%91%A8%E5%AE%A3%E5%BE%B7%E5%B1%85%E5%A3%AB%E7%B0%A1%E4%BB%8B/

推動大專佛學社團之父──周宣德
http://www.hongshi.org.tw/literary.aspx?code=A1356F08560C944AC6DF037C9643BDBD

周宣德 _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_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98652

周宣德老師行誼 - 精華區 Sunrise - 批踢踢實業坊
https://www.ptt.cc/man/Sunrise/DB70/M.1052498812.A.B08.html

悼念‧遊化 164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03-07/164.php

[]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五之三)
http://www.fgsbmc.org.tw/news_latestnews_c.aspx?News_Id=201602152

[] 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Bk0aCiSV8frQMlXmiKZ2KOmKForpn8iO5GpYsiApL_Y/edit

推動大專佛學社團之父──周宣德
http://www.hongshi.org.tw/literary.aspx?code=A1356F08560C944AC6DF037C9643BDBD

南懷瑾老師你念佛一輩子,快點放下交給年輕人,自己專心念佛吧
http://toments.com/728359/

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一)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 宏印法師訪問記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4-01.htm

大專院校學佛社團
http://www.sanghanet.net/asp/asp1/onetype.asp?ppp=%A4j%B1M%B0%7C%AE%D5%BE%C7%A6%F2%AA%C0%B9%CE

南懷瑾

南懷瑾

2018/09/17

南懷瑾(1918 年 3 月 18 日 - 2012 年 9 月 29 日)[1]。

-----


-----


[2]

-----

同輩的看法:

「這是由台北甲辰學佛會同仁發起籌備組織,經內政部批准立案而成立的,一個全國性的佛教居士團體,於1969年一月五日正式成立於台北。最初會所租用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24號二樓。該會發起人李謇居士經成立大會推選為第一任理事長;理事有南懷瑾、王天鳴、李恒鉞、周邦道、沈遵晦、周宣德、顧世淦、張齡、朱斐、董正之、盧宗濂、蔡登山、徐槐生、伊西娜珍等31人。監事有水祥雲、朱鏡宙等11人。李謇居士係河北順義人,為第一屆國大代表,曾任內政部司長及參事等職,時年六十一歲,將以退休餘年貢獻佛教。該會於成立大會同日成立一弘法委員會,敦請立委盧宗濂為主任委員,積極展開宏揚佛法工作。首先辦理佛學講座,南懷瑾居士擔任第一次講演。」[3], [4]

「其他,尚有曾在學校擔任佛學課程的學者如:羅光、吳經熊、南懷瑾、吳怡、蕭春溥、藍吉富、張優理(慈惠)、劉貴傑、孔維勤、楊惠男,及現在任教的林煜洲、郭朝順、陳英善與筆者本人等。所以文化大學的佛學碩、博士論文無論在質與量上,可說都居各大學之冠。這即是曉峯夫子對佛教學術之重視所奠定的基礎。」[5]

「我對他過去在大陸,學經歷不太了解。不過,他隨著國民政府到了台灣,在台灣著作了一本《禪海蠡測》,這一本書奠定了他在台灣學術界的知名度,有多位立法委員、國大代表跟他學習各種見聞。只是,他接觸龐雜,沒有哪一家願意認同他,自成為一家之宗。」「他來佛光山,就讚歎佛光山是一個蘭花瓣的地形,非常有地理,能可以弘揚佛法,興旺兩百年以上。我心想:佛教叢林千年以上的,在中國為數很多。兩百年,太短了吧!實際上,經過了這幾十年的歲月,我覺得南懷瑾居士,對於佛光山讚許兩百年以上的法緣,實在說也是恭維我的。」[6]

「一九七九年秋,香港僧伽聯合會會長暨紐約世界佛教中心創辦人洗塵大和尚, 由聖嚴法師陪同訪晤南懷瑾老師,見「大乘學舍」僧眾,行持綦嚴,生活簡樸,復有懷公親授中華文化與佛學課程,氣象清新,禪風高峻,對此頗為心儀,歎為數十年來所僅見,遂慨允兼任學舍方丈,同時決定籌設「十方叢林書院」,希望在台灣建立一座眾所仰望的現代禪林。「十方叢林書院」於一九八0年六月正式成立,秋季辦理第一屆招生,並由洗塵上人自任院長,南師懷公以導師名義權理內外,實際主持院務;顯明長老為導師兼副院長,聖印大法師為董事長兼理台中分院。院址分台北市信義路復青大廈禪林現址,與台中霧峰萬佛寺。」[7]

-----

後輩的看法:

-----


[7]

-----

首愚法師:

「首愚法師,談起他的出家因緣,他說在一九六九年服兵役期間,因為《中央日報》副刊連載關於《六祖壇經》的論戰,引發他對佛教的興趣,開始閱讀《壇經》與靜坐自修,起居作息中觀照自心,從中得享少分禪悅。自忖與佛門有緣,且時機業已成熟,決定皈依佛門,依台中慈明寺聖印法師為啟蒙師。服役期滿後,先後親近聖印、懺雲法師,後得推薦,於一九七一年於新店五峰山麓同淨蘭若出家,依止仁俊、廣善兩位長老為剃度師父,法名 「宏善」,法號「從智」,日後得南懷瑾老師嘉勉,特以「首愚」為自謙之號。一九七二年至七七年入學東方佛教學院高級部一年及佛光山叢林大學就讀唯識學系四年,依星雲大師為親教師,畢業後並留山擔任男眾部糾察,期間蒙大師慈悲成全,閉關專修般舟三昧四次,並得南懷瑾老師之指導,師生自此開始結緣。」[8]

「一九七九年南懷瑾老師成立大乘學舍,首愚法師擔任監院並參與共修,受南師「顯密圓通準提法門」灌頂,日後更得南師認可為傳授準提法門阿闍黎。一九八○年六月「十方叢林書院」正式成立,由洗塵上人自任院長、南師以導師名義權理內外,實際主持院務,首愚法師擔任總務主任並兼訓導副主任。一九八一年,首愚法師協助南師創辦《知見》雜誌,同時接掌剃度師之「同淨蘭若」為第三任住持。」[8]

「一九九五年九月中旬,首愚法師應美國佛教會邀請,至紐約莊嚴寺及新澤西州領眾共修準提法,令大眾獲益良多,也揭開美、加弘法的序幕。為了求法心切的海外佛子們,法師應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海南島、西安等地弟子的邀請,辦準提七專修,銜接禪密實證之法,探掘行者身心伏藏,與會者於豁然轉身之處,多有所感,甚得有識之士肯定歡迎。後於一九九九年五月底受聘接任美國佛教會副會長、美國紐約莊嚴寺及大覺寺住持二年。」[8]

-----

李元松:

「李元松自認現代禪,乃上承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下繼楊仁山、歐陽竟無、李炳南、南懷瑾等人所建立的教團理念;這一教教團理念的特色是:僧俗平等。在這些居士教團當中,歐陽竟無所創立的「支那內學院」最為醒目,遭受來自出家僧人的批判也最為嚴厲。自認為繼承這一理念的現代禪,被當前台灣出家僧人的批判,不過是這一戰火的延續罷了!其中是非對錯,恐非一時所能解。」[9]

「南懷瑾老師當然是我敬重的善知識,事實上,他也是我的師父——圓一法師曾極力推崇的大善知識。南(懷瑾)老師的著作也曾經是我摸索求道時期的精神資糧,對於他自承「著書多為稻米謀」的一句話,我無限讚歎!將近二十年後的今天,我依舊敬佩他的磊落無礙。今日,回憶起來或有三項因素,我沒有在他豐富的著作中學習太久:」[10]

「一、平心的說,我有一點獨覺的根性。」「二、特別是我自認思考最敏捷的二十五、六歲,一直到三十歲左右的時候,我大部份的心力都浸淫在印順法師的《妙雲集》世界裡。」「三、至於實際修習止觀的方面,我也很自然地繼續仰賴印順法師的著作,例如《成佛之道》《學佛三要》《中觀今論》……等,以及佛經原典,如《雜阿含經》《小品般若經》《思益梵天所問經》《俱舍論》《清淨道論》《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論》《六祖壇經》《永嘉證道歌》……等。另外,《密勒日巴大師全集》和《岡波巴大師全集》也給我很深很深的影響!」[10]

「南老師的思想和修行從著作上來看,碩大廣博是其獨特的優點,但在有關悟道的描述以及邁向悟道的具體修行次第,我個人暫時看不出可以讓同屬修行界之我輩生起深切的認同。不過,由於南老師德高望重,享譽中外禪界多年,我格外心存敬意,未曾面晤或深度筆談之前,我不敢論定。」[10]

-----

苟嘉陵:

「佛青會要一系列探討有影響力的在家佛教居士,我就主動地自願在第二期寫南懷瑾居士。不少同修編輯告訴我南懷瑾不好寫,因為其人在佛教界頗有爭議,直到最近仍聽到某位德高望重的大法師在公開對其口誅筆伐,嚴辭批評。我就說法師可以批評法師的﹐我也可以探討我的。我的探討不一定絕對正確,南懷瑾居士若看到我的文章也不一定會完全認同。這些都不是我們要寫這些文章的真正目的。我們的目的仍是佛法的現代化。佛青會是肯定佛法現代化的團體。我們認為佛法尚未充份現代化,而佛法現代化的實現,仍需許多人的努力。正如上期寫李元松居士,並不代表我完全認可或崇拜其人。我也表達我對他的批評,雖然批評的也只是我個人的一家之言。對南懷瑾居士,我的立場也是一樣。但無論是李元松或南懷瑾,他們在我的視野裡,均是佛法現代化進程中值得探討的人物。」[11]

「南懷瑾另一樣讓我十分佩服的就是他對民族及人類文化無盡的關懷。那種關懷在聽他講課時,是很強烈而有熏染性的。換句話說,他在在地流露出中國儒家『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淑世精神。那種強烈的文化使命感,是很教人感動的。」[11]

「在佛教思想上,我相信不少現代學佛人,尤其是認同印老思想或南傳佛教的人,會對南懷瑾了解的佛教不大認同。無可諱言的,南懷瑾了解的佛教範圍仍在傳統中國佛教之內,他對近代高僧太虛及印順所提出的人生佛教及人間佛教,也許並不十分熟識。他在演講中曾經提到自己有一個原則,就是絕不批評當代的人。故就算他對印順法師有看法,也不可能在文章或演講中有所表達。若一定要講懷瑾和人間佛教有何關係,我想是很牽強的。但二十年來在我自己的心裡,我總覺得南懷瑾和人間佛教有關,而且在南懷瑾身上,剛剛好有一些東西正是人間佛教的發展所缺乏的。這一篇文章,也算是我對此問題探討的一個嘗試吧。我想最主要的一點,是他讓我活生生的感覺到法和人的關係。我想,這對人間佛教的發展很重要。對於這些,我須要做一些說明。」[11]

-----

南懷瑾自己的看法:

「後來發現紐約沒有一個佛教廟子,他就發動蓋了一個大覺寺,大部分都是他出的錢。當時在紐約是很大的廟子,請了很多大陸到台灣去的和尚,後來也請了一些大陸和尚、喇嘛。當年我在楊管北那裏上課時,楊管北跟我講:老師啊,最好你去。我就笑說,我不喜歡到外國去,他們人才多,不需要我去。沈家楨後來又修了莊嚴寺,是北美洲很大的一座廟子,有人再三要求我去,幾十年我都沒有跟他碰面,我到美國也沒有跟他碰面。莊嚴寺現在住著一個老和尚,叫顯明法師,東北人。這位法師當年抗日戰爭時,有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13]

「父親見到他,說:“你不是要退休嗎?‘慧矩’找到人接手了吧?”周老答道:“一時還交不下來,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人接。”父親說:“到了我們這個年紀,看見年輕人總覺得能力還不夠,不能放心交給他們。其實我們年輕時也和他們一樣。我們因為累積了七八十年的經驗,才會自覺有能力,等到年輕人活到我們這個年紀,自然有我們現在的能力了。你念佛一輩子,快點放下交給年輕人,自己專心念佛吧。”」[14]

-----

References

生平:

[1] 南懷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80%80%E7%91%BE

[2] 南懷瑾國學大師的一生 - KNOWPIA
https://zh.knowpia.com/s/blog_190369046a8ff503

-----

同輩的看法:

[3]【中華佛教居士會 Lay Buddhist】- 關於中居
http://www.lbaroc.org/inside_09_in.php?id=17

[4] 美佛會 - 美佛慧訊 - 學佛回憶錄(六)
http://www.bauswj.org/baus/newsletter/2003/nl86_chu_bio6.html

[5] 星雲大師參學瑣憶 周宣德、南懷瑾-人間通訊社
http://www.lnanews.com/news/%E6%98%9F%E9%9B%B2%E5%A4%A7%E5%B8%AB%E5%8F%83%E5%AD%B8%E7%91%A3%E6%86%B6%E3%80%80%E5%91%A8%E5%AE%A3%E5%BE%B7%E3%80%81%E5%8D%97%E6%87%B7%E7%91%BE.html 

[6] 曉峰夫子與佛教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projects/Leezhifu/html/journal/j043.htm

[7] 黃梵月與南懷瑾大師、首愚法師《十方叢林書院》之因緣 _ wuyo
http://www.wuyo.com.tw/single-post/2016/11/30/%E9%BB%83%E6%A2%B5%E6%9C%88%E8%88%87%E5%8D%97%E6%87%B7%E7%91%BE%E5%A4%A7%E5%B8%AB%E3%80%81%E9%A6%96%E6%84%9A%E6%B3%95%E5%B8%AB%E3%80%8A%E5%8D%81%E6%96%B9%E5%8F%A2%E6%9E%97%E6%9B%B8%E9%99%A2%E3%80%8B%E4%B9%8B%E5%9B%A0%E7%B7%A3

-----

後輩的看法:
 
[8] 峨眉十方禪林 清靜專修準提法 _ 宗教 _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20095

[9] 我所認識的南懷瑾居士 - 四念堂隨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4mindfulhall/7163774

[10] 從印順的人間佛教探討新雨社與現代禪的宗教發展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7-02.htm

[11] 生死涅槃等空华_新浪博客
http://m.blog.sina.com.cn/s/blog_4ccc70620102vd8h.html#page=1

-----

著作:

[12] 金剛經說什麼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7/61.htm

[13] 人生的起點和終站 南懷瑾_第一講 紐約的寺廟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688&cid=44

[14]南懷瑾老師:你念佛一輩子,快點放下交給年輕人,自己專心念佛吧
http://toments.com/728359/
 
[15] 南怀瑾全集|南怀瑾|南怀瑾著作最全的网站
http://www.quanxue.cn/ct_NanHuaijin/index.html 

張澄基

張澄基

2018/09/17

張澄基(1920 年 - 1988 年)。


-----



-----

佛研所:

「張澄基先生在中華學術院籌備「佛學研究所」,該所先後有張曼濤、周邦道、聖嚴法師擔任所長,增購團書,籌募基金,出版《華岡佛學學報》,招考研究生,出版《中華大典》佛教叢書等,都有很大的貢獻。民國五十年代,國家尚在戒嚴時期,各學校都禁止法師在學校教書、弘法;可是,曉峯先生卻邀請道安長老輔導學生佛教社團的「慧智學社」;五十四年,又聘請印順長老在哲學系授課。打破了當時的禁忌,這就是夫子之氣度與膽識。」
//曉峰夫子與佛教

「五十四年春天,張澄基博士帶著中國文化學院創辦人張曉峰先生的聘書,邀請正在掩關的導師出任哲學系教授。導師思惟良久,心想能夠讓高等學府中的青年學子接觸佛法,受佛法的潤澤,應是前所未有的機緣。雖然導師閉關專修的研究與寫作正在進行,但自覺弘揚佛法本當隨緣盡分,終於在良久思惟後答應受聘,在掩關一年期滿的五月十五日,結束一年的掩關生活,前往台北擔任教職,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進入大學任教的出家法師。」
//印順導師略傳

「法師 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 法師四十九歲 十月,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先生囑託校長潘維和博士及哲研所李志夫教授,蒞臨文化館,邀請 法師接任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 【案】:中華學術院為文化大學之附屬研究機構,佛學研究所則隸屬於中華學術院,成立於民國五十四年。最初由教育部次長周邦道居士擔任籌劃工作,歷任所長有張澄基、張曼濤等大德。創辦以來,主要功能為佛學研究與出版,發行三期《華岡佛學學報》及《中華大典》之有關佛教典籍。另參見:〈明天會更好—訪佛學研究所話今昔〉,《人生》二六:版三)」
//聖嚴法師

-----

沈家楨居士:

「我一生中受佛法影響最大的有兩件事:一是在做船生意興盛忙碌的時候,能在五年中跟張澄基教授去Wisconsin等地,和他單獨的舉行了三次每次三個星期的連續打坐、習禪、修習顯密法門。」
//沈家楨居士佛學座談記實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在中國大陸時,我倆人都曾在基督教會辦的學校讀過書。到了美國之後,我和張澄基教授很接近,從他那裡學了不少佛法,和如對佛教的認識則還很淺薄。結婚紀念日那天,當我們談到信仰的問題時,和如說:「你們就只會咬文嚼字,對一般人類的苦痛,只會講不會做!你看看基督教,他們的理論雖講得很少,可是他們辦醫院、辦學校、辦孤兒院,是實實在在地在解決人類的苦痛,為什麼你們不做這些實際的工作?」各位請注意,此時和如口中的「你們」,是指我和張澄基、陳健民這批朋友,過了幾年之後,她才改口說「我們」。」
//福慧雙修莊嚴世界 莊嚴世界福慧雙修 - 美佛慧訊 - udn部落格

-----

譯經院:

「初稿全部完成之後,顧世淦很客氣,建議請學有專長的專家學者編審,以現代的眼光判斷適用不適用,好不好,有什麼需要更改修正的,我於是請在賓州州立大學任教的張澄基教授擔任此事,張澄基答應了。沒想到張澄基看稿之後,和顧世淦各持己見,爭執半天無法達成協議,我又無法判斷,但因為要出版,總得有人做最後決定,我於是對顧世淦說,既然是你建議張澄基的,那就請張澄基做最後的編審吧,顧世淦也同意了,終於把譯稿決定下來。」[]

「我這次做『金剛經』磁碟片一事,參考了六十六種經與論,看到各家詮釋不同,深深感到譯者如果不能真懂,兼具信、雅、達的翻譯是極難極難之事。例如張澄基,對佛教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在西康學密多年,也打坐,真正下過苦工夫,是貢口葛老人真正看得起的人物,但他的文字,不論中文英文就不及顧世淦了,但顧世淦在教理上的體會不及張澄基,這是困難所在,今天他們兩位都不在了,所以我才坦白地講。」[]

-----

在前弘期噶舉派的在台發展,主要是早期在大陸追隨噶瑪噶舉派貢噶仁波切學法的漢人居士申學文、張澄基、陳健民等人。1942年申學文至西康貢噶山貢噶仁波切本寺求法三個月,閉紅觀音法三年,1958年從香港來台傳法,在中和成立貢噶精舍,1960年應邀到台南弘法,成立台南貢噶精舍,1994年擴建為貢噶寺,是台南市頗具規模與特色的藏傳佛寺。1980年申學文由十六世大寶法王的剃度,積極地邀請噶瑪噶居派的藏僧來台,如1980年的創古仁波切,是海外流亡藏僧來台弘法的第一人,1981年堪布噶塔仁波切來台,為貢噶精舍新殿佛像舉行開光典禮,1982年巴度仁波切來台,為貢噶精舍新殿主持落成大典。張澄基十七歲時赴西康貢嗨雪山寺追隨貢噶仁波切學法八年,1945年代表國民政府恭請貢噶仁波切主持護國息災法會,後赴美任教於紐約新學院、賓州 (Pennsylvania)大學等,1963年應中國文化大學創設人張其盷邀請在哲學系,教授佛教哲學與比較宗教學的課程,後擔任比較宗教研究所所長,1966年離台返美。1976年擔任美國佛教會新竹譯經院院長,在台期間傳大手印法,收了一些弟子,有日慧法師在苗栗觀自在蘭若傳法。陳健民1930年間在四川遇紅、白、花等派大喇嘛的灌頂,其中以五世貢噶仁波切傳授無上密法為要,1939年赴西康專修,1947年住印度閉關二十五年,80年代中期來台傳法多次,1987年在美圓寂,遺骨送回金山建塔奉養,其妻陳相攸與弟子徐芹庭仍繼續在台傳法。
//台灣國際藏傳法脈總會  噶舉派(白教)在台的發展




在我出離專修一段時間以後(譯按:時為一九四五年),我的上師要我返鄉帶家人避離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禍。我依囑返鄉(譯按:湖南攸縣),把家人安頓在安全的處所,然後就在一個岩穴居住了兩年(譯按:閉關於獻花岩),接著就來到印度。在我返鄉之前,碰到了我的老友張澄基,他問我該怎麼辦?我說:「去印度。」但他說:「為什麼去那兒?佛法在印度已經衰微了。」我回他說:「雖然佛法在印度是衰微了,可是聖地都還在呀!」我預言說我們兩人都會到印度,那時他不相信我的話,結果後來他還是因為公務的關係到了印度。我有一位有錢的施主黃先生(譯按:黃蘅秋老居士)希望去印度朝聖,而邀我同行。我們在一九四七年一起到了印度(譯按:這年陳瑜伽士預知共產黨將統治中國大陸,故決定到印度閉關,共計廿五年,直至一九七二年才移居美國),黃先生把一切安排妥當後就回國了。我在黃先生的資助下,獨自朝禮了各個聖地,並且在每個聖地至少禪修一個星期,看看什麼地方最適合我修行。最後張先生幫我取得印度的居留權,我便來到噶倫堡這個關房。
//陳健民上師主頁簡介





受戒期間於戒場中認識張澄基教授的母親。張老太太早年皈依貢噶上師,當時師父正苦於修行欠缺師承,得知西藏密教修行次第傳承未斷,故特請老太太引見,認識張澄基教授,由張教授的因緣承接了白教(噶舉派),授阿闍黎灌頂。隨後並於彰化.澄園閉關三年,專修四加行及大手印。
//我們的恩師 慧寂、慧澄恭撰

‧1988年:佛教學者張澄基教授往生,遺囑將其藏書三千冊贈予美國西來寺。
//佛光山歷史上的今天-5月24日-人間通訊社

十六無記: 出《佛學今詮》 1.世界永恒。2.非永恒。3.即永恒又非永恒。4.即非永恒又非不永恒。 5.世界是有限。6.無限。7.即有限又無限。8.非有限非無限。 9.如來滅後存在。10.不存在。11.即存在又不存在。 12.非存在亦非不存在。13.身心是一。14.是異。15.即一又異。 16.非一非異。( 註六 ) 張澄基《佛學今詮》上冊p135 以上是分別由五種的無記,只做為比較;看起來「十無記」比較忠於原始教法,其他的很可能是後來的大德所衍生出來的。但是「十六無記」所探討的比較深入圓滿。
//十四無記之初探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

References

[1] 張澄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B5%E6%BE%84%E5%9F%BA

【百年佛緣——我和學者們的互動‧6】 張澄基 _ 副刊 _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87071

沈家楨居士佛學座談記實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6%B2%88%E5%AE%B6%E6%A5%A8%E5%B1%85%E5%A3%AB%E4%BD%9B%E5%AD%B8%E5%BA%A7%E8%AB%87%E8%A8%98%E5%AF%A6/

我們的恩師 慧寂、慧澄恭撰
http://www.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BD5B1D3BA4DD6EA3CF5BE3D3062C72CC

福慧雙修莊嚴世界 莊嚴世界福慧雙修 - 美佛慧訊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bauswj/7194575


佛光山歷史上的今天-5月24日-人間通訊社
http://www.lnanews.com/news/%E4%BD%9B%E5%85%89%E5%B1%B1%E6%AD%B7%E5%8F%B2%E4%B8%8A%E7%9A%84%E4%BB%8A%E5%A4%A9-5%E6%9C%8824%E6%97%A5.html

印順導師略傳
http://www.yinshun.org.tw/A01-0-101.htm

台灣國際藏傳法脈總會  噶舉派(白教)在台的發展
http://sum-buddhism.blogspot.com/p/blog-page_7056.html

陳健民上師主頁簡介
http://www.yogichen.org/intro.html

十四無記之初探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5%8D%81%E5%9B%9B%E7%84%A1%E8%A8%98%E4%B9%8B%E5%88%9D%E6%8E%A2/

曉峰夫子與佛教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projects/Leezhifu/html/journal/j043.htm

聖嚴法師
http://old.shengyen.org/content/about/about_01_2_1.aspx?HS_Sn=19

沈家楨

沈家楨

2018/09/17

沈家楨(1913 年 12 月 15 日 - 2007 年 11 月 27 日)[1], [2]。

「我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莊嚴寺看過他較年輕時的演講錄影。當時的他會令我覺得是兩個不同的人。那時的沈老大約五十幾歲﹐講話的聲音很大﹐中氣十足﹐更像個企業家。最主要是氣質完全不同。七十歲的沈老已完全沒有侵略型的氣質了﹐絕不會讓你覺得緊張。也許就類似儒家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而五十多歲的他﹐會讓你覺得他精明得咄咄逼人。講起話來﹐會讓我想起馬丁路德金恩博士。」[3]

-----


-----


-----

「初到美國,物質及精神上的生活,都很艱苦。我英語差得太遠,常和美國人講話時,看見對方眉頭一皺,心裡就生起慚愧難過的反應;風俗人情,又十分生疏。所以在貿易公司解散後,一度失業徬徨的期間,眼看著和如帶著四個小孩(我們一直沒有傭人),真是心疲力竭,耐苦耐勞,那種同心協力的熱情,暗中常令我嘗到痠痛愛憐的滋味!」[20]

「我們是星期五去精舍的,星期日離此赴大覺寺聽經;在精舍住了二夜,與沈居士伉儷和詹居士,有充分的時間長談,沈夫人居和如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賢內助。她家裡沒有傭人,沈居士有客來,也都由夫人親自下廚料理一切,招待中外緇素賓客,我們在精舍兩天,都是她一個人每天為我們而忙三餐,真使我們過意不去,只好大家動手,搬搬碗筷,幫個小忙。」[9]

「在她往生的前兩天,她停止服用止痛藥。我從莊嚴寺回來,和家人及雷久南一起坐在她房間的地上談話,大約晚上十一點十分左右,她忽然叫我到她的床前,伸出她的雙手叫我握著,看著我。我問她『痛不痛?』她搖頭表示不痛。片刻後,忽然發現她的眼珠不動了,這時她的口稍稍張開,接著,輕微的『浦』的一聲,便什麼都靜止了。接著我們依佛陀的教法,全家和雷博士圍繞在她身邊念阿彌陀佛,至半夜兩點,我請雷博士和孩子先去休息,我繼續握著她的手念佛號八個小時。」[24]

-----

「沈居士育有一子三女,老人家27日早上八點零五分過世時子女皆隨侍在側。告別式最後由小女兒沈馥代表家屬致詞,她感謝這麼多人來為她父送行,並與大家分享自己與父親的一個小故事。她回憶自已第一次買房子時曾問父親,要不要請人來看風水?但父親以自己買房子的故事告訴她,你只要在業力上下功夫,凡事自有因果。」[2]

「如果有人問我最欣賞沈老的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他的演講。而且是要身歷其境地當場聆聽﹐才能體會其中之妙。因為只有當場聆聽﹐才能直接感受到那一種由他生命中流出來的清涼法喜﹐以及一種獨特的犀利狡捷的智慧。而且越是他小型的演講﹐聽者的感受會越強烈。」[3]

「事實上後來我主張的佛法修行應以四念處為主軸的看法﹐並不得自於沈老。但我自己心裡知道﹐我的佛法養成教育是在大覺寺﹐而我的導師毫無疑問地是沈老。若沒有他的點撥﹐我生命裡的某些東西出不來﹐也不會有後來寫的四本書。如今沈老去了﹐我在心裡叫他一聲恩師﹐應屬恰當。」[3]

-----

美國佛教會:

「一九六四年春天,在三藩市弘法的樂渡法師到紐約,有一位倓虛老和尚的皈依弟子姜黃玉靖老太太接待他。由姜老太太的介紹,和沈家楨居士見面。沈居士到樂師住的公寓中相訪,二人共談佛教前途。他們談到中國佛教的危機。這一番話,使沈居士十分感動。他們相約組織一個佛教社團,共同為佛教做點事。」[8]

「大概在收到公司的錢不滿二個月,有一個星期日,和如和我從美佛會出來,預備走到停車場去,忽然看見廣告,有一座門面相當大的房子出售,原本是電話公司的辦公廳。和如叫我將電話號碼抄下來。我不明白她的意思。她說:「我們不妨約個時間來看看,也許可以買下來給美佛會做寺址用。」「那裡來的錢呢?」「用修福的錢啊!」「您不是說應該辦醫院、辦學校、老人院、孤兒院嗎?」「這一點點錢,那裡夠辦這類大規模的善事呢?美佛會現在的地方實在太小了!何況樂渡法師說,有三尊大佛像在香港定做,不久將運來。我們需要這麼一個地方,可以多容納一些人,使他們來瞭解佛法。」她還加了一句:「也使您可以有地方多修一點慧。」這個電話公司的辦公廳,就是現在的大覺寺。」[20]

「樂渡法師(一九二三─二○一一)於一九七四年,辭去美國佛教會會長及大覺寺住持兩項職務後,在紐約另行創辦美國佛教青年會,成立「美加譯經會」。在幾位英語能力極佳弟子的協助下,樂渡法師埋首於佛典的英譯工作,譯作達三十多種,主要為清雍正所選的二十部經書。而視為最重要的則是四十卷《大涅槃經》,已完成英譯本初稿。英譯經書出版後,寄贈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大學、佛教團體。」[6]

-----

世界宗教研究院:

「沈居士在這家大學圖書館的第五層,開辦世界佛學研究會及世界佛教圖書館,在會客室中,沈居士先作簡報,然後我們分成四組,由沈院長、賀副院長、陳剛居士、圖書館副主任陳秋榮小姐,帶領參觀這間圖書館。這是目前全世界佛教藏書最多、最全的圖書館,藏經中,有十多種不同的文字,有關中國藏經就有六、七種版本,其他的有韓國、日本、越南、高棉、緬甸、泰國、錫蘭、西藏等國家的藏經,有貝葉的、有卷軸的。曾有一位美國人在遠東搜集佛教藏經、佛書三十五年,所有的存書,全部由沈居士買下存入圖書館。還有香港的嚴寬祐居士,一生所收集的藏經及佛書,也全部捐獻給此世界佛教圖書館。」

「為什麼蒐藏這些資料呢?沈博士說當年從大陸出來時,最擔心佛教經典會在大陸佚失殆盡,因此發願努力保存佛教文獻資料,使佛法得以永續流傳。稍後,正好嚴寬祜先生,將很多從大陸運抵香港,以廢紙出售的成擔佛典、叢書,細心加以整理,得四千多種,乃運去美國,交給沈博士,成為世界宗教研究院最早、最主要的藏書。後來,任職東南亞美國大使館商務參贊長達三十五年的伽德博士(Dr.Richard Gard),晚年出售珍藏一萬六千多冊的中英文佛書,沈博士即喜捨地以退休金十萬美元購得,再加上他自身的藏書,進一步充實了研究院館藏。此外,美國國會圖書館得知研究院的性質,也轉贈了美國政府自印度運回的大量資料,內容廣含印度各宗教及大量佛教哲學,兼及藏文、印度文、蒙古文等多種文字,豐富而珍貴。最近台北善導寺妙然法師,希望將太虛大師所創的海潮音雜誌彙編成文集時,就曾為收齊自創刊號至今的雜誌,尋遍各地不可得,最後是在此圖書館裡找到極大部份。」[17]

「這裡要追溯到一九七一年,沈家楨居士為了培育宗教人才,蒐集、珍藏這些宗教的善本,成立了「世界宗教研究院」,租長島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設立圖書館。一九九O年為了方便管理起見,遷來莊嚴世界,開始籌建院址及圖書館,這七萬多冊書籍,只好暫時置放於貨櫃及許多倉庫裡,沈夫人居和如與沈居士偕手同心,對美國佛教會及世界宗教研究院參與實際工作,不遺餘力,其省吃儉用與人和諧合作,不分彼此,向為人所稱道。不幸於一九八八年七月四日捨報生西,美國佛教會及世界宗教研究院為紀念沈夫人二十年來的貢獻,特將其發起在莊嚴世界所建圖書館而命名為「和如紀念圖書館」以供世宗院之用。」[15]

「該寺的居和如紀念圖書館的藏書也是很大的吸引重點,吸引了數以百計的學者,前往研究佛學與比較宗教。居和如是沈家楨博士的夫人,他們伉儷,毀家捐建莊嚴寺,不遺餘力,原是美國航業鉅子的沈家楨博士,把所有的輪船賣掉,購買此處山林湖泊千畝之地,建成莊嚴寺。創立宗教研究所,請著名於世界的工程設計家貝聿銘博士設計觀音殿,悉依唐代古剎風格,不用鐵釘。又陸續增建了大雄寶殿與其他建築物,延請高僧大德駐錫講經傳法。對於做學問的學者而言,和如紀念圖書館實在是最大的寶庫,因此,學人紛淼而至。從事研究,又製作了佛經光碟發行,以利世人。」[12]

-----

譯經院:

「美國佛教會的創始人沈家楨老居士于民國六一年在新竹青草湖創辦了譯經院。該院向政府的立案全銜是「美國佛教會駐台譯經院」。譯經院的全部經費都是由沈老居士獨力捐助的。因為沈老居士的事業都在美洲,所以不能親自分身照顧譯經院,去年底,聖嚴法師返國奔東老之喪,乃與他商議,將譯經院改組,由中華佛教文化館與美國佛教會合作來主持譯經院。並且,將院址從新竹遷往北投佛教文化館的下院,這是東初老法師晚年所建之新道場——農禪寺。」[10]

「初稿全部完成之後,顧世淦很客氣,建議請學有專長的專家學者編審,以現代的眼光判斷適用不適用,好不好,有什麼需要更改修正的,我於是請在賓州州立大學任教的張澄基教授擔任此事,張澄基答應了。沒想到張澄基看稿之後,和顧世淦各持己見,爭執半天無法達成協議,我又無法判斷,但因為要出版,總得有人做最後決定,我於是對顧世淦說,既然是你建議張澄基的,那就請張澄基做最後的編審吧,顧世淦也同意了,終於把譯稿決定下來。」[11]

「我這次做『金剛經』磁碟片一事,參考了六十六種經與論,看到各家詮釋不同,深深感到譯者如果不能真懂,兼具信、雅、達的翻譯是極難極難之事。例如張澄基,對佛教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在西康學密多年,也打坐,真正下過苦工夫,是貢口葛老人真正看得起的人物,但他的文字,不論中文英文就不及顧世淦了,但顧世淦在教理上的體會不及張澄基,這是困難所在,今天他們兩位都不在了,所以我才坦白地講。」[11]

-----

莊嚴寺:

-----



大佛殿側面。

-----



-----


-----

「到五時才圓滿,眾人移到觀音殿作晚課後,步出殿門,忙了一天飢腸轆轆的,才想起還未用藥食,到廚房轉了一圈,結果一人一碗泡麵,過年在寺裡煮泡麵之舉,想想不覺莞爾。這一天,這一切將是美好的開始,萬象更新,欣欣向榮。」[16]

「遊覽莊嚴寺,不妨順遊距離不遠,一河之隔的西點軍校,不過須要預約。參觀這所著名的美國軍校,又是另一種經驗與感受。」[12]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即是因應佛典電腦光碟化的工作成立,而其兼具的功能是--希望世界各地推動中文佛教資料電腦化者,達到充份分工合作,避免工作重複,以及統一若干共同需求的規範。目前該功德會設址於美國紐約世界宗教研究院和如紀念圖書館,未來將逐漸隨緣於世界各地設立分庫;而已完成輸入和校閱的有:丁福保的佛學大辭典、大般若經、金剛經、彌陀經、六祖壇經,原則上以四校為主,也有高達六校的。另外其分會大覺蓮社已輸入明末四大師全集、理海佛學會已輸入來果禪師全集等。」[17]

「然而,沈居士硬是有辦法,他創辦了「資功會」,這是一個鬆散靈活的機構,它以設立分庫的方式,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志士仁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凡「資功會」成員,可以在自己家裡輸入校對,最後匯總到總庫編輯製作。佛家所說的「有財施財,有力施力」,經過沈居士的設計,超越了時空限制。十年間,上千萬字的佛經,輸入電腦,每部經典校對四次…有限的經費,二三個專職人員,靠著沈居士的智慧,就這樣,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18]

-----

學佛心得:

「第二天早上,沈居士走進家裡的小佛堂,第一眼就看到妻子念了十八年從未間斷的《金剛經》課誦本。於是他發了一個願,他要繼續妻子的功課,繼續念《金剛經》,並把功德回向給妻子。從此沈居士每日念誦一部《金剛經》,研究各家注解的《金剛經》,其後應邀到紐約僑聲廣播電臺講《金剛經的研究》時,更是全心投入研究。沈居士說,他過去雖陸續念了四十餘年的《金剛經》,但遠不如妻子走後念得多。」[23]

如果您自己觀察下來,您是近乎第一種典型的人,我建議您先從修學原始佛教入手。四念住是一帖對症良藥。如果您對於研讀中國古文的經典沒有問題,四聖諦、八正道等哲理及教法,都是好的,應該細心研究。倘您宿根深厚,一樣可以得果。《金剛經》中說:「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陀洹是修學原始佛教達到的初果。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即是不受外境的影響。第一種典型的人,比較容易修到不受外境的影響,也比第二種典型的人所接觸的外境簡單,因此容易修到初果的境界。

貢獻給各位供參考及討論:一、不要以為一定有明天。二、不要批評。三、不要為煩惱所轉。並以福慧雙修為目標。

-----

聖嚴法師:


-----

「來到和如圖書館,接受我們的採訪。師父表示,從早年留日的學費、生活費,到學成回國後,沈居士邀請他到美國大覺寺,幫他請英文老師教英文等等,真心感謝沈居士的幫助。記得以前我們每當問及沈伯伯是否記得此事,沈伯伯總是回答:「不記得了。」對他來說,才要感謝聖嚴師父,因為,他謙沖的表示,他幫的忙很小,這些錢如果當年是買件古董或是一幅畫,現在保存的也只是古董或畫作,但幫了師父,師父所做的事,卻利益了更多的眾生,聖嚴師父才是他的恩人,為他種下福田,他要感謝聖嚴師父。」[23]

「他接著說:「所以,佛教講種福田,聖嚴法師就是我的福田。他到美國之後,給我的影響和教導,這些我都感激不盡。在大覺寺的時候,他教我打坐。我萬萬沒想到,聖嚴法師在這麼忙的情況下,還抽出時間來這裡轉轉。所以,今天,我不但想到了聖嚴法師救別人的恩,而且想到他對我的恩,能夠使我更起悲心,實在非常感激。」[28]

「聽了這一番話,我們早已感動得淚流滿面,而師父竟然也拿下眼鏡拭淚。師父表示,在他的這一生中,受到的打擊、挫折很多,因此,只要有那麼一絲絲的溫暖,一點點的鼓勵都會令他銘記在心,沈居士對他的幫助,真的是雪中送炭。」[23]

----- 

References

[1] 沈家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88%E5%AE%B6%E7%A6%8E

[2] 楊子 - 佛教界現代給孤獨長者 - 沈家楨居士告別式報導
https://www.leniency.com.tw/news_detail.php?id=135

[3] 我的老師沈家楨居士 - 四念堂隨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4mindfulhall/7182398

[4] 沈家楨居士簡介
http://buddhaspace.org/bless/shen/info.php

[5] 推動創造美國佛教文化(上)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388906.pdf
 
[6] 二、二戰後中國佛教隨移民進入美國
http://www.ddc.com.tw/ec/event/2017/12/Buddhist_history/a02.html

[7] 弘揚佛教的沈家楨博士_天華 馮馮居士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586&cid=128&page=19

-----

美國佛教會:

[8] 創建緣起
https://www.baus.org/tc/?page_id=4801

-----

世界宗教研究院:

[9] 美佛會 - 美佛慧訊 - 七、參觀聯合國
http://www.bauswj.org/baus/newsletter/2005/nl95_chu_us_tour_2.html

-----

譯經院:

[10] 譯經院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projects/Leezhifu/html/journal/j032.htm

[11] 訪沈家楨居士談新竹譯經院
https://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97/1997may/1997may4.htm

-----

莊嚴寺:

[12] 簡介紐約莊嚴寺 馮馮
http://slheng.com/b33.html

[13] 莊嚴寺印象 - fushengpoet 浮雲遊子 生活墨客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fushengpoet/10532728

[14] 莊嚴寺的創寺因緣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E4%BA%94%E5%8D%81%E5%91%A8%E5%B9%B4%E7%89%B9%E5%88%8A/%E8%8E%8A%E5%9A%B4%E5%AF%BA%E7%9A%84%E5%89%B5%E5%AF%BA%E5%9B%A0%E7%B7%A3/

[15] 我又回到莊嚴世界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6%88%91%E5%8F%88%E5%9B%9E%E5%88%B0%E8%8E%8A%E5%9A%B4%E4%B8%96%E7%95%8C/

[16] 我在莊嚴寺過春節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6%88%91%E5%9C%A8%E8%8E%8A%E5%9A%B4%E5%AF%BA%E9%81%8E%E6%98%A5%E7%AF%80/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

[17] gaya_佛教圖書館館訊_第二期_推動佛經電腦化的「現代須達多長者」--沈家楨博士
http://www.gaya.org.tw/journal/m2/2-people.htm

[18] 十年「資功會」── 沈家楨居士的「大願」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5%8D%81%E5%B9%B4%E3%80%8C%E8%B3%87%E5%8A%9F%E6%9C%83%E3%80%8D%E2%94%80%E2%94%80-%E6%B2%88%E5%AE%B6%E6%A5%A8%E5%B1%85%E5%A3%AB%E7%9A%84%E3%80%8C%E5%A4%A7%E9%A1%98%E3%80%8D/

[19]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http://www.cbeta.org/index_list.htm

-----

學佛心得:

[20] 華裔船王沈家楨居士自述學佛神奇經歷 - 佛教新聞天地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acewang3005/7032855

[21] 自 己 訂 功 課 ※沈家楨居士講述 - 歡迎來到優雅筑聲的清淨蓮台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yea6969/5723163

[22] 沈家楨居士演講集
http://ebooks.dila.edu.tw/read/ToWisdom_SJZ02
 
[23] 死生契闊-沈家楨和金剛經 - 美佛慧訊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bauswj/3479674

[24] 沈家楨居士:夫人居和如持金剛經往生紀實因果輪迴_感應_施食的故事新彌陀山莊 -
http://portal.amituofohouse.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3

[25] 金剛經的研究
http://ebooks.dila.edu.tw/read/ToWisdom_SJZ01

-----

聖嚴法師:

[26] 聖嚴法師
http://old.shengyen.org/content/photo/PhotoDisplay.aspx?sid=59&MType=3&SType=16

[27] 聖嚴師父的感恩行-記聖嚴師父探訪沈家楨居士103-8-3
https://www.ddm.org.tw/maze/103/8-3.htm

[28] 聖嚴法師與美國佛教會 - 美佛慧訊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bauswj/2618619

[29] 法鼓電子書城
http://ebooks.dila.edu.tw/series/under/DDM_zh-TW

[30] 法鼓全集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

顧世淦

顧世淦

2018/10/08

顧世淦(1917 年 4 月 26 日 巳 時 - 1995 年 11 月 19 日 17 時 45 分) [1], [2]。

-----


丁戊甲丁
巳戌辰巳
7868584838281808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申酉戌亥子丑寅卯

[每逢甲或己年 2 月 1 日交大運]

-----

「法嚴法師俗名顧世淦,祖籍浙江,生於一九一七年三月六日,卒於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九日,俗壽七十九載,戒臘九歲。」[1]「法嚴法師,原籍浙江紹興,生于丁巳年(1917)三月初六日巳時,寂于乙亥年(l995)九月廿七日酉時,世壽七十九歲。」「 法嚴法師是在我離開金山第十一天,在十一月十九日下午五時四十五分安詳往生的。」[2]

-----

「法師生長於上海,抗日戰爭不久,轉往重慶中文大學攻讀機械工程。一九四十年,響應政府號召,投筆從戎,成為中國空軍上尉,擔任美國空軍飛虎隊之翻譯人員。因應職責所需,輾轉中國各地及印度、美國,普見眾生苦難,生老病死,悲心自起,乃積極探求人生真諦,深研佛法。一九四七年自空軍退役後返鄉後,於上海淪陷前夕,隨其母赴臺,後就職於農復會二十年,對臺灣的農經建設頗有貢獻。」[2]

-----


Fig. 1. 譯經院舊址,福嚴精舍 [7]。

-----

譯經院:

「他於民國卅七年(1948)抵台,先在高雄某機構服務,後轉入農復會,當時農復會業務多由美國人主持,他在年資已夠而提早退休後,出任沈家楨居士創辦之美國佛教會新竹譯經院副院長,任期十年中譯出「大寶積經」一部為英文本。」[2]

「首先我們應從譯經院的創始人沈家楨老居士介紹起,沈氏出生於虔誠信仰佛教的家庭,早期畢業于交通大學電機系,復獲美國聖若望大學博士,現在美經營大西洋航運公司,為世界航業鉅子之一,除了在美國興建大覺寺,創立美國佛教會外;諸如國內的慧炬月刊,及大專佛教社團獎助學基金大都是沈氏所捐助的;民國六一年又設立這所「美國佛教會駐台譯經院」。沈氏本人自任基金會董事長,另邀請許巍文、李恆鉞、顧世淦,戈本捷四位居士常務董事。在行政組織上,沈氏自行兼任譯經院院長;顧世淦與戈本捷兩位常務董事分別兼任譯經部與行政部的副院長。譯經院成立以後,曾兩次招考譯員,每次只招三位,一共六位。劉奕賜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因為劉先生當時不能分身,所以由院方聘為持約譯員,兩年以後才正式參予譯政工作。」[4]

「初稿全部完成之後,顧世淦很客氣,建議請學有專長的專家學者編審,以現代的眼光判斷適用不適用,好不好,有什麼需要更改修正的,我於是請在賓州州立大學任教的張澄基教授擔任此事,張澄基答應了。沒想到張澄基看稿之後,和顧世淦各持己見,爭執半天無法達成協議,我又無法判斷,但因為要出版,總得有人做最後決定,我於是對顧世淦說,既然是你建議張澄基的,那就請張澄基做最後的編審吧,顧世淦也同意了,終於把譯稿決定下來。」[5]

「我這次做『金剛經』磁碟片一事,參考了六十六種經與論,看到各家詮釋不同,深深感到譯者如果不能真懂,兼具信、雅、達的翻譯是極難極難之事。例如張澄基,對佛教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在西康學密多年,也打坐,真正下過苦工夫,是貢噶老人真正看得起的人物,但他的文字,不論中文英文就不及顧世淦了,但顧世淦在教理上的體會不及張澄基,這是困難所在,今天他們兩位都不在了,所以我才坦白地講。」[5]

「福嚴佛學院是女眾學院,一向借福嚴精舍來辦學。第一屆辦完後,由於人事因緣,曾停辦了好些年。一度精舍還因房舍虛置甚為可惜,而借給譯經院從事經典英譯的文化事業。」[6]

「美國佛教會的創始人沈家楨老居士于民國六一年在新竹青草湖創辦了譯經院。該院向政府的立案全銜是「美國佛教會駐台譯經院」。譯經院的全部經費都是由沈老居士獨力捐助的。因為沈老居士的事業都在美洲,所以不能親自分身照顧譯經院,去年底,聖嚴法師返國奔東老之喪,乃與他商議,將譯經院改組,由中華佛教文化館與美國佛教會合作來主持譯經院。並且,將院址從新竹遷往北投佛教文化館的下院,這是東初老法師晚年所建之新道場——農禪寺。」[4]

「民國六十二年(一九七三),六十八歲 ● 國曆一月二十四日,應美國佛教會沈家楨居士之請,由美國佛教會駐台譯經院副院長顧世淦陪同,經日本東京飛美靜養。途經日本,晤聖嚴、清度二法師,及吳老擇、梁道蔚二居士。抵美後,住長島菩提精舍靜養,由日常法師隨侍左右。」[8]

-----

「一九七八年赴美,更是全心致力於經典之翻譯。初時定居於舊金山,後於一九八六年,在妙境法師座下剃度出家。自此掛單於拉菲葉山之法王寺,後以病苦體弱,遷回舊金山,二年前法體更見敗壞離散之相,再遷到Freemont市方便照顧。法師雖久於病中,但是廣度有情之願力未嘗或輟,仍然屢屢抱病弘法,誨人不倦,殊堪感念。」[2]

妙境「法師先後主持,香港東林念佛堂,美國法王寺及美國法雲寺道場,統理大眾,弘揚正法,一本樸質風格,解行并重,實事求是。」[9]

-----

翻譯兩三事:

「在空軍翻譯期間,他主要負責英譯情報、漢譯公文、提高軍人文化水平,1942年7月4日,結束空軍翻譯服役。在訓練班招待會歡迎美國志願空軍大隊長陳納德上校,黃仁霖致歡迎詞,當說到「三民主義」時,中央大學顧世淦同學直譯為「nationality,people 's sovereignty,people's livelihood」(民族、民權、民生),陳納德聽不懂,許淵沖便譯成「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用林肯的話解釋孫中山的話,賓主恍然大悟。」[10]

「顧居士在我家見有兩本英文佛學雜誌,一本是鍚蘭出版的「佛陀之光」,一本是印度出版的「摩訶菩提」,要借去一閱,這兩本刊物,尤其是「佛陀之光」,世界各地的佛教消息特別多,「摩訶菩提」則佛學論述尤佳,他讀後發心要為樹刊的國際佛教動態,譯載兩刊的消息,同時發現有佳作時亦願翻譯後交我們發表。」[2]

「此外,早年在台灣有一位學者顧法嚴居士,後來在美國出家,他曾經從導師的著作中,翻譯出兩篇文章介紹給西方的讀者,一是〈從人到成佛之路〉──"The Road from Man to Buddha",2另一是〈學佛之根本意趣〉──"The Basic purpose of Following the Buddha"。3另外,顧居士也曾英譯了幾章導師的《中觀今論》。」[11]

-----

佛陀的啟示:

「佛所說的四念處因為很微妙的原因﹐不止是在中國失傳了﹐就連在自封是原始佛教正統的南傳佛教系統中﹐都曾經失傳了上千年。今天南傳佛教系統中的四念處修行方法﹐是得力於近代一位緬甸的高僧烏巴金。是他在四念處失傳了近二千年後﹐重新又拾回了這一個法門。今天我們所看到教四念處或覺觀的團體﹐皆直接或間接源于高僧烏巴金。我和李元松之所以會見到四念處﹐也都是間接受惠﹐因為我們都深讀了一本書﹐也就是一位斯里蘭卡的學者羅侯羅所寫的『佛陀的啟示』。李元松讀的是顧法嚴翻譯的中譯本﹐而我讀的是英文原本。但這位斯里蘭卡的學者也是受到高僧烏巴金的影響。」[12]

「「佛陀的啟示」重點,是闡明南傳佛教最簡明有力的一部書,立論嚴謹,據典明實,深入淺出,把許多隱晦、枯澀的課題說得生動有趣,深為廣大讀者喜愛。」[2], [13]

-----

「公元1971年,曾銀湖20歲,大學機械系二年級學生,面對必須補考的微積分和失意的愛情,形容枯槁,神情憔悴地品嘗著身、心痛苦的滋味。這時,他很幸運地閱讀了由錫蘭比丘博士羅日侯;羅化普樂所著述的「佛陀的啟示」(顧法嚴譯)一書。書中提到有人問佛陀,為什麼佛陀的弟子們過著簡單平靜的生活,每天只吃一餐,卻如此神情煥發?佛陀回答說:「他們不悔既往,不冥索將來。他們生活在現前的時間中,因此他們都神采奕奕。愚蠢的人又冥索未來又追悔過去,就像碧綠的蘆葦在驕陽中被刈斷一般,一下子就枯萎了。」全書以四聖諦為宗旨,說明八正道,也概要地介紹了在一切時中都要保持念念分明的方法。」[15]

「先從善盡自己的責任與義務,與照顧好身旁的人開始。李老師的這項教導,後來在閱讀印順法師所著「佛法概論」中第十九章「菩薩眾的德行」(註一)得到了印證:「…新的社會---淨土中,有菩薩僧,大多是沒有出家聲聞僧的;…佛的真身,是現在家相的。…菩薩行的真精神,是『利他』的。…應參與社會一切正常生活,廣作利益有情的事業。如維摩詰長者的作為,…依自己所作的事業,引發一般人來學菩薩行。」」[16]

「此外,李老師亦非常注重民主的精神和經驗主義的立場,鼓勵學習者勿因尊敬師長而不提問,應該有疑就問!甚至到了圓寂前數分鐘,仍鼓勵弟子對於教誡不明之處提問。同時,凡是未親自經歷或驗證的事物,不要急著「相信」,應暫時存疑,等到親自「見」到了,再生起信心。此二點與顧法嚴居士翻譯的「佛陀的啓示」中第一章「佛教的宗教態度」(註二)記載佛陀對弟子及迦摩羅人的教誡無二無別。」[16]

-----

References

[1] 懷念法嚴法師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6%87%B7%E5%BF%B5%E6%B3%95%E5%9A%B4%E6%B3%95%E5%B8%AB/
 
[2] 山居雜記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8553/

[3] 美佛會 - 美佛慧訊 - 我為什麼出家
http://www.bauswj.org/baus/newsletter/2002/nl80_why_left_home.html

[4] 譯經院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projects/Leezhifu/html/journal/j032.htm 

[5] 訪沈家楨居士談新竹譯經院
https://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97/1997may/1997may4.htm

[6] 三年新竹山居歲月——我在福嚴教學時代的所遇、所學、所思
http://www.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21CAC65B3E1544A82681FBBEDA94F30C
 
[7] 台語與佛典  到福嚴精舍禮佛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8/08/blog-post_11.html

[8] 印順導師略譜
http://www.yinshun.org.tw/A03-0-101.htm

[9] 佛教界的耆老,妙境長老。昨天(4月17日)晚上示寂於苗栗的法雲寺。
http://www.buddhaspace.org/threadread.php/board=BudaInfo&nums=72

[10] 許淵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m.wikipedia.org/zh-mo/%E8%A8%B1%E6%B7%B5%E5%86%B2

[11] 導師的著作與思想在美國弘傳的現況 李祖鵠(美國印順導師基金會董事)
http://www.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A7CE6B0440983C61ABC1C4203A256EE9

[12] 佛法現代化的先行者 - 李恆鉞教授 - 四念堂隨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4mindfulhall/7182418

[13] 佛陀的啟示
https://book.bfnn.org/books/0535.htm

[14] 佛陀的啟示讀後                     釋開普
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m/special/BuddhismIntro.htm

[15] 三十五、曾銀湖 _ 向群港台新馬泰日美佛教大學和寺院
https://scbbb.wordpress.com/2011/07/26/%E4%B8%89%E5%8D%81%E4%BA%94%E3%80%81%E6%9B%BE%E9%8A%80%E6%B9%96/

[16] 我到象山淨苑的因緣(徹見)
https://www.modernpureland.org/webc/html/about/show.php?num=263&page=18

李恆鉞

李恆鉞

2018/09/17

李恆鉞(1910 年 - 1998 年 8 月 20 日)[1]-[4]。

-----


Fig. 1. 圖左起為:李恆鉞居士、聖嚴法師、仁俊長老、敏智長老、東初老人、通如法師 [12]。

-----

懷念:

「到了今年春天,我回臺灣期間,聽說李教授患了癌症,但又據說,他見到前去探病的訪客,談起他的病情,好像是在介紹另外一個人所害的病,一點也沒有為病擔心、為病所苦的表情,大家讚歎他畢竟是一位數十年浸淫於中觀學的智者。我於今年四月二十日由東方返抵紐約,五月二十四日便帶著三位僧俗弟子,到他紐澤西州的家中探望,他跟他的兩位小姐生活在一起,特地由他的小姐從樓上把他請到樓下,已是病得骨瘦如柴,舉步艱難,兩眼深陷,牙齒全脫,說話的聲音也相當微弱。記得去(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五日,我到紐澤西州羅格斯大學演講那天,他還精神碩健地坐在臺下跟我在臺上高聲對話,使全場四百位聽眾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時隔短短半年,竟然有如此大的變化,真是「無常迅速」!」[4]

-----

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

「周宣德居士受到加拿大詹勵吾居士資助,成立了「慧炬學社」,鼓勵青年寫作,結緣佛教書籍,如李恆鉞居士的《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等,印行了不止數十萬冊,分送給青年閱讀,提供獎學金,鼓勵撰寫心得,藉此帶動青年學佛。」[5], [21]

「一年多後,到民國四十年(一九五一),貧僧到了新竹青草湖擔任教務主任。這是因為創辦人大醒法師中風臥床不起,不能語言,住持無上法師是一位頭陀苦行的行者,對教育他也不敢聞問,就全權給我負責。大概有六十名學生,四眾弟子都有,我請心悟、心然兩位法師,一位擔任佛學教師,一位擔任佛教史教師,我教授國文。其它的世俗學科,皆由當時石油公司研究所幾位科學家,如:李恆鉞《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的作者、程道腴等人教授。」[6]

新竹佛教居士林:

「居士方面,早期李恆鉞、許巍文成立佛教居士林,關世謙居士也居住在新竹市,科學園區又近在咫尺,只可惜新竹的學佛風氣都只在風前燭時明時滅的狀態,有待眾人的努力了!」[7]

「民國四十年代初以李恆鉞、許巍文等一批學佛弟子,初期在其所服務單位新竹工業研究所附近研習佛法,後因聞法者日增場地不敷使用,而商借北門鄭氏家廟為研習處,但因交通的問題而有移借市中心之議,經介紹而與證善堂結緣,就地弘法。講經數年後,學佛會取名為「新竹佛教居士林」,林址亦設在證善堂內,從此居士林與證善堂結下法緣近五十年。」[8]

「讀完大方的文章-《校門外的回憶(四) ---西門街的童玩糖果店》,讓我想起了我們家族維護的佛寺「證善堂」,這座佛寺建於清光緖十九年(1893年),它坐落在我們西門街家的後面,因為屋舍已經太老舊,所以已經重新改建,那裡只供奉佛菩薩。「證善堂」裡,沒有供奉其他民俗信仰的神明,這和瓊林家的宗祠「鄭氏家廟」也不一樣。 」[9]

「證善堂每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上,固定由當時是工研所副所長和清大代校長的李恆鉞教授講授佛法。有一年,我們有幸請到佛學巨擘「印順導師」來講經一年。」[9]

「左邊這張「證善堂」的照片裡,只展現了「證善堂」三分之二的外觀,那是因為「證善堂」重建以後,前面的庭院沒有以前那麼寬大,外加一個蓮花池,照相時,我只能照到證善堂全景的三分之二。照片裡沒有顯示的右邊的匾額上寫著「般若」,左邊的匾額上寫著「禪定」。正規的寺或廟都有三個前門,普通信衆應該都是走邊門,以示禮貌。」[10]

「由於李恆鉞居士時任工研所副所長及清華大學代校長,公務繁忙,終於在民國五十年代中期離開居士林,但十多年在證善堂的弘法為居士林奠定深厚的佛法基礎。李恆鉞居士因公離開居士林後,許巍文等居士繼續敦請教界法師前來講經弘法,並增加了念佛共修,以持誦《佛說阿彌陀經》為常課,這一念佛共修前後延續至今約四十年未曾中止。」[8]

電晶體:

「本校電子研究所在教授張瑞夫、李恆鉞、副教授溫鼎勳、電研所學生的共同研究努力下,於1965年5月成功自製矽平面式電晶體,為台灣電子工業開創新紀元。該半導體實驗室所製的電晶體品質,要比一般電晶體收音機所用者為高。當時一般所用原料是「鍺」,交通大學則是用「矽」。電流放大五十餘倍,截止頻率約為每秒五億週。台灣當時普通電視機及收音機所用的電晶體截止頻率都在二億以下。」[11]

-----


Fig. 2. 左二,李恆鉞教授。中,「淨海法師」,也是「玉佛寺」的創辦人 [10]。

-----

佛青會的創始人兼指導老師:

「他說來到美國的早期,曾給一群美國人講佛法,就有人問他是否已經開悟。他因一向都習慣於扮演中國在家弘法者的陪襯角色,就回答自己只是向他的師父印順法師學法的一個小學生,從不以為自己已經開悟。那人接著就問他,你向師父學法學了多久?他就回答已經有三十多年了。結果這位美國人就說,我還是不要向你學習佛了。因為我可不希望像你一樣,學了三十多年都還沒有開悟。你最好還是關了這個佛法研習班,不要再浪費自己和大家的時間了。李教授說自己聽了只是沈默,但倒也承認這位美國人有他的道理。」[13]

「由李教授主講﹐趙守仁帶領討論。一時吸引了不少紐約地區對佛法有興趣的華人青年。這就是世界佛教青年會的前身。趙守仁當時為了吸引初機﹐還慈悲地特別透過管道在世界週刊上開闢了一個專欄﹐叫電腦算命﹐用趙干銘作筆名。他本人雖然學過算命﹐但他寫專欄的目的卻不在算命﹐而是要宣揚李恆鉞教授的佛法。趙守仁本人為了做這件事﹐下了極大的功夫﹐也花了很多時間。可以說世界佛教青年會早期的成長﹐在法上是依據李教授的理念﹐但在組織上﹐是趙守仁夫婦精心經營與策劃的。」[14]

「或者我回台灣,或者不在紐約,長老便來代我講經。我在美國時期,能夠這樣相助,代我講經的長者,除了仁俊長老,還有一位李恆鉞長者,他們都是印順長老的弟子。因此,即便我不在紐約,東初禪寺仍是照常維持每週日的定期講經。」[15]

「是日大覺寺觀音殿及地下室有十幾位外籍人士,他們也每週來寺集會一次,或靜坐、或聽講,由李恆鉞居士主持。以英語為他們說佛法。李居士前在台灣服務於新竹科學園區,與現在休斯頓的許巍文博士同事,加上嘉義溶劑廠長戈本捷、台北農復會顧世淦(即後來在美出家的法嚴法師)等,他們幾人都是對佛法有深入研究的高級知識分子,經常聚在一起研究討論佛學,並譯著、出版佛學書籍;這幾位居士均曾在拙編的菩提樹雜誌上發表過很多著述或譯作。恆鉞居士闔家移民來美後,在紐澤西州一家醫院為針灸醫師,稍有餘暇,即宏揚佛法,今已高壽生西矣。」[16]

「佛青會過去的導師是李恆鉞教授,在李教授往生後,為什麼邀請一位出家人作指導老師﹖如此做難道不會傷害佛青會本有的思想自由的學風﹖難道不是自找麻煩﹖自找發展的限制﹖這樣做是不是很笨﹖很蠢﹖我在幾年前就在佛青會提出禮請宏印法師擔任指導老師的建議,直到今年才因緣俱足而得到法師的慈允。但在提出後,我的確感覺到有會員有這樣的疑問,只是沒有說出來。如今法師既然慈允了,我覺得有需要作一個說明。這樣才能使得佛青會在這樣殊勝的因緣下更能成長,茁壯。」[17]

「我想至今我仍沒有完全同意李教授的佛法思想,而李教授在生前,也顯然知道得很清楚。但他從沒有要求我改變自己的看法,反而以長者之尊一再地對我表達支持與肯定。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以為李教授的人格真地是符合佛法真實的精神。作為世佛青會的指導老師,他也是很當之無愧的。而我也一直很慶幸,自己在今生能遇到如他和沈老居士這幾位當今的大菩薩們。他們事實上都如南懷瑾老師一樣,並不大確切地知道什麼是四念處。但他們的人格都確切地展現出了佛法的精神,也就是從不以威權自居而去限制學人心靈的發展。也正因為這種因緣,我從不在任何人面前擺出「大師」的架子,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但我確知「不依賴的心態」正是中國佛教所真正需要的———即每一位修行人都需要走出那個來自近代中國文化裡倫理觀念的桎梏。」[18]

「每一位修行人都應做自己的大師。也只有當大多數的修行人都能深刻了知修行是做自己的大師時,我所期盼的佛教現代化才算是有了基礎。所謂的皈依三寶也才能真地在修行人的生命裡起用(有作用)。否則套句禪宗祖師的話說,真可謂是「心外求法」。無論是再虔誠,再恭敬,都不會是原始佛教裡三皈依的真義。」[18]

-----

執著:

我執與法執。「執著」是釋迦牟尼佛所發現的人性共同現象,亦是眾生煩惱之根源。佛為幫助眾生解脫煩惱,便發明一套「慧」的科學,即「緣起性空」的科學,並藉「定」的力量,使這套緣起性空的道理在潛意識中作用,直到時機成熟,自然由一種知識轉變為自己之感情與經驗,由執著變為不執著,是轉迷為悟,是為解脫。」[25]。

中觀:

「後來印順導師到了台灣,就向印順導師當面去學,印順導師教中觀,慢慢的才知道自己執著太厲害,如果沒有聽他說,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錯了。剛剛我跟人談天,他常說自己修行不夠,這就很了不起了。而我修了幾十年,並不知道自己修行不夠,以為我甚麼都修出來了,道教的我修出來了,上師要求的我都聽見了,也都看見了,我覺得很了不起,難怪沒有進步。經過印順導師,我才知道以前不對,是他把正確的見解傳給了我,而且他所說的話,我跟心經、金剛經一校對,完全跟佛說的一樣。看到他的修行,才看到自己的目標,雖然距離目標還遠,可是我不會瞎跑了,知道目標在那裏,走錯路的機會就少了,因此印順導師是我的恩師,師恩太大了,如何報師恩?沒辦法,只有盡力把他教給我的拼命貢獻給大家,使別人也得到好處,這是私人的一點心意;同時也是我一講佛法,一定會講回到中觀的原因。」[26]

「中觀修行的要點就是不執著:不執著一切見、一切相,不只是錯的不能執著,對的也不能執著。像(相?)現象中一切都不可執著,相反的若執著本體的空也是不對的。因此龍樹菩薩的中觀頌提到「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意思是說佛等大聖人講解不執著的要領,就是為了要破執著,如果什麼都不執著了,但是卻緊緊抓住這個什麼都不執著,連佛對此執著都無法化解。」[31]

-----

持戒:

「持戒就是不妨害人。戒律是人的道德。無論在何種宗教裡,道德是人定的,或是傳統的。由於是人為的,就沒有真理在其中。所以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下,就會出現不同的認定。但是佛教的戒律是真理,在不同的時空下,都是正確的。那就是凡是不妨礙眾生的都是好事,都是該做的事;凡是妨礙眾生的,都是壞事,要持戒不去做它。天下沒有任何一個戒律會說妨害別人、妨害自己是好事,待人好、待自己好是壞事。所以佛教的戒是沒有錯的。」[27]

禪定:

「李教授以為人如果修定修得太深,則是定則定矣,樂亦樂矣,但和開悟沒有直接的必然關係。人要開悟,主要靠的是八正道中的正見,定只是輔助。若沒有八正道中的正見,無論你定修得再深,哪怕到非想非非想處定,仍是枉然,和開悟兩不相關。而要使定和正見相關,定就不能太深,否則人只能在定中享受禪定的快樂。但再快樂也不是開悟的正因。」[14]

「印順「人間佛教」,和本文主題相關的第三個理念是:「不修(深)禪定,不斷(細)煩惱」乃至「不證入實際」。印順以為,這是初期大乘佛教,亦即尚未變質的大乘佛教,所採取的修行原則。他說:當時的大乘佛教徒,雖然也修禪定,不過他們都像《阿含經》裏的彌勒菩薩一樣,不修深定;因為修深定必會耽著在禪樂當中而成小乘。 」[19]

「學佛需要的定有兩種,一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是未到某一個定以前的一個定。由於用未到地定可得慧解脫,慧解脫是把理智轉迷為悟的解脫。」[27]

「印度教與佛教對定的說法相同,但是印度教的定分為四禪八定。四禅是一禪、二禪、三禪、四禪,八定是四禪五定、四禪六定、四禪七定、四禪八定,最後再加一個九次地定。八定跟四禪大體相同但是內容不一樣。初禪非常快樂、二禪則是歡喜、三禪是輕鬆愉快的、四禪是空。五定是空無邊定、六定是識無邊定、七定是無所有定、八定是非想非非想定、九定是滅受想定。而未到地定就是在還未到達某一個有內容定以前,或是超過某一個有內容的定,而還未到達下一個有內容的定以前的空檔,它是有定而無內容的。因此未到四禪就叫四禪未到地定;倘若沒有指明是那一禪,則就是指初禪未到地定。」[27]

般若:

「把無分別智用到解脫道上是智,用到行為上就是愚。否則渡眾生時,救人跟害人相同,那不是愚嗎?所以修行不能把裏外弄錯。」[28]

「這種智慧分三種,一是慧解脫,一是心解脫,一是俱解脫。」[28]

「慧解脫,用我自己的說法,就是理智的轉變。這種解脫的轉變不是一種定境、不是心的現象,一但出了定就沒有了,而是永遠存在。是理智像毛蟲變蝴蝶一樣整個轉化過來。像是菩薩到了第八地得無生法忍、不生不減的境界,而且保持在那裏。」[28]

「心解脫就是感情的轉變,是證到涅槃境界,在經上的術語叫漏盡欲界。漏是缺陷、煩惱,漏盡就是無缺陷、無煩惱。心一但解脫,一切沒煩惱的反應立刻就出來,遇上不愉快的事就不會發脾氣。慧解脫還需要用理智來解脫,心解脫則當下就不起反應,不需要講道理,或靠長期鍛煉出來的。然而這只是內自證的解脫,只適合用在內心感受上,不可以用在外在行為上。慧解脫是由定能生慧而引發的,而慧能解脫需要的定是未到地定,也就是未到初禪的定。心解脫則需要到四禪,因為心解脫需要的力是很大,沒有神通不行;四禪可以發六種神通,第六種漏盡通就可以把心轉變過來。」[28]

「第三種是俱解脫,是比前二種解脫還要徹底的解脫,不但要得到比未到地定還要高的根本定,而且一定耍到第九次的滅受想定。除了佛外,只有一部分阿羅漢得到。而阿羅漢有各種解脫的,慧解脫的就沒有神通;心解脫的就有神通。不過我們不要太貪心,先從做到慧解脫或心解脫開始 。」[28]

「再說慧解脫和心解脫有什麼不同呢?「慧解脫」是理智的解脫,譬如有人罵我時,我立刻生氣,可是理智告訴我,不能執著,也不能生氣,對方罵我,我當沒聽到就沒事了,如此一想,本來想發脾氣的,脾氣也發不起來了。「心解脫」就是脾氣不見了,受罵,沒有關係,凡事不起執著,罵歸罵,聽歸聽,但心不動。」[26]

-----

止觀:

「定課三修?因為專修在時間與體力上要求較多,所以只要是定課專修,修行的時間就不能太長。隨時修則沒有這些限制,不論有沒有遇上困難,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在修行,如此就進步快。過去我常做定課專修,老是感覺不到進步,後來把修行放到所有生活中的事事物物上去,才感覺到有些輕鬆愉快的反應,然後才感到真正有了進步。後來便把整個專修的進度停下來,而改到隨時修上去。」[29]

「要得到慧解脫,則只要到初禪以前的一個安靜的時期就可以了,這個時期叫未到地定,所謂未到地定就是沒有到達下一個定以前的時期。而每一個定都是有內容的,初禪的定像吸鴉片, 很愉快,二禪則淡一些,三禪更淡一些,四禪則安靜了。四禪以上則是各種不同安靜的定,像感覺無邊的空,或是時間很廣大, 或是一無所有的空,和沒有思想卻仍然很清楚,及最後為沒有感受與思想的定。而在一個定到另一個定的中間都還有一個安靜的時段。而未到初禪的定以前的這段時間,就是做止觀所需要的定。」[31]

「所以一定要修定,止觀的方法中,止就是修定。修定有三個原則,要精神統一、內心安靜、和身心放鬆,這三部曲是最要緊的。從這裡把定修出來以後,在定的情形下,你把你的正見提出來,而在定中提出正見就是觀,只有如此影響你的潛意識才是最有效的。無論那一種宗教修行所用的原理,都是止觀。用止觀修久了,便能開悟。開悟如同一種自動發生的靈感,一下子就跑出來了。」[30]

-----

References

[1] 李恆鉞居士(唐山交通大學) - 禪世界清凈修行 南傳尼柯耶
https://chanworld.org/2017/07/10/%E6%9D%8E%E6%81%92%E9%92%BA%E5%B1%85%E5%A3%AB%E5%94%90%E5%B1%B1%E4%BA%A4%E9%80%9A%E5%A4%A7%E5%AD%A6-%E7%A6%85%E4%B8%96%E7%95%8C/?variant=zh-tw

[2] 令人懷念的李恆鉞教授 _ 仁俊法師電子文庫
http://renjun.org/mag-021-1998-21-oct.html
 
[3] 悼念‧遊化 171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03-07/171.php

[4] 悼念‧遊化 174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03-07/174.php

-----

[5]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五之三)
http://www.fgsbmc.org.tw/news_latestnews_c.aspx?News_Id=201602152

[6] 【十四說】我的新佛教改革初步
http://www.3fo.org/article/article.jsp?index=14&item=41&bookid=2c907d494f78ce82015364e155370045&ch=15&se=0&f=1

[7] 台語與佛典  家庭佛學讀書會---歡樂的時光 (15)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13/09/15.html

[8] 台語與佛典  新竹市證善堂與新竹佛教居士林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18.html

[9] 竹師附小第16屆同學會部落格  [作文50+3] No90  我們家族維護的佛寺「證善堂」
https://fx1650.blogspot.com/2013/12/503-no90_16.html

[10] 竹師附小第16屆同學會部落格  [作文 50+3] No101  證善堂的兩張照片
http://fx1650.blogspot.com/2014/01/503-no99.html

[11] history2-3
http://www.nfc.nctu.edu.tw/history/history2-3.htm

-----

[12] 不平凡的回憶-紀念敏智老和尚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4954/
  
http://old.shengyen.org/content/photo/PhotoDisplay.aspx?sid=57&MType=3&SType=16

https://www.flickr.com/photos/39035042@N00/8472095890

[13] 菩薩僧團———談在家與出家的角色 - WYMBA
https://wymba.livejournal.com/81556.html

[14] 佛法現代化的先行者 - 李恆鉞教授 - 四念堂隨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4mindfulhall/7182418

[15] 美好的晚年 126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10-15/126.php 

[16] 美佛會 - 美佛慧訊 - 七、參觀聯合國
http://www.bauswj.org/baus/newsletter/2005/nl95_chu_us_tour_2.html
 
[17]《 佛青的導師 》
http://www.wisdomvoice.org/articles108/a1/a1_2.html

[18] 做自己的大師 - WYMBA
https://wymba.livejournal.com/77137.html

[19] 從印順的人間佛教探討新雨社與現代禪的宗教發展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1/93565.htm

-----

李恆鉞教授專輯 - Google Drive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0B64j_QJxA40yc1g2TUtSOFNZWHM

-----

[20] 如何達到真正的快樂-李恆鉞-111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KG4TI3aTQd1HnxJI7Ft3X3v3eQykclPgkhcVOg-7dvY/edit

[21] 離苦得樂之道.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o50IchOmb_o4ls83mGoyibkMQRBgA5zQAF402eMElc/edit

[22] 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Bk0aCiSV8frQMlXmiKZ2KOmKForpn8iO5GpYsiApL_Y/edit

[23] 佛教要義 - 李恆鉞教授.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POXqQjSVRj6gCKP0q6XZOG6U2OntXf93YCuKIhY0PXU/edit

[24] 佛青會訊七週年願言-李恆鉞-佛青會訊57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j1HKwf8xDdHjf4WRfmBoQwSe2rULcwqZ0P-dYLD4RjQ/edit

-----

[25] 執著-李恆鉞-佛青會訊76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O7m7dWRFnu8GW7I8irWC7D7eT_6NF5mHQURkT8fob0/edit

[26] 中觀-李恆鉞教授-佛青會訊106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VpEwDvx8I65jNen1_QbEffmjUKgwocWQItRYHRtpjpg/edit 

[27] 持戒、正知與定-李恆鉞-佛青會訊110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aTFgFGCQde5nA-AwHsAXWCp1kTLhIaPjxzRuegD47as/edit

[28] 般若-李恆鉞-佛青會訊105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b3FyH6_P3UJoy4HIGwn6u0frqETP04iDyYrlEDHOdyY/edit

-----

[29] 修行的方法-李恆鉞-佛青會訊109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hc9ljZBhqcBOEs5fMwz2zHLGFbRC7hzE1ApX3IWfePc/edit 

[30] 頓悟與漸修.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Wy-cC1IpQuuwX-vwcK4-W6YGpPdiPEwM2uKVmXrRyxQ/edit 

[31] 解脫道-李恆鉞-佛青會訊108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wO-qcb6Mh-wvOkdBYi5CIKK5kbLTc1LwEdXbJrtUXBc/edit 

[32] 解脫道與菩薩道-李恆鉞-佛青會訊107期.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lkjkw37vOhnb1hCEf6VbGa9sLuAjsXCqwZCmK-FeIRI/edit

李元松

李元松

2018/09/17

李元松(1957 年 3 月 25 日 卯 時 - 2003 年 12 月 10 日 申 時)[1]-[4]。

-----


Fig. 1. Lee [10]。

-----


Fig. 2. Lee (圖片來源)[32]。

-----


辛丙癸丁
卯申卯酉
4737271707
戊己庚辛壬
戌亥子丑寅

[每逢癸或戊年 7 月 3 日交大運]

-----


大運戊戌

戊丁甲癸
申巳子未

-----

「現代禪從1989年成立以來,短短九年之間,之所以發展出如此嚴密、龐大的教團,除了所授禪法的吸引現代人之外,背後還有組織型態和領導人(李元松)風格的原因。」

「這樣看來,在「外禪」的號召之下,現代禪吸引了許多嚮往理性、自由、民主的現代青年。但在「內密」的教團組織裏,卻阻礙了這些青年的向上(向教團權力核心)發展。「外禪內密」的禪法和教團架構,顯然隱含著內在矛盾,有待現代禪領導人的智慧化解。」[22]

-----

「一九九一年下半年,法師開始臥病,在病榻中讀了王瑪麗送給她的《與現代人論現代襌》,大為欣賞,於是她向出家弟子們推荐李老師的書,認為李老師說了她想說卻沒有說出的話。這是瑪麗告訴我的。從這些事可以看出如學法師目光如炬,能夠分辨修行人的高低深淺,然而更可貴的是,她對僧俗弟子慧命道業的真切關心和真切隨喜,在在都顯示了一個修行人慈悲和無私的風範。」[30]

-----

「「青年弘法團」部分人員在離開證善堂之後,雖然推動「農禪寺、法鼓山的活動」,甚至引入「張大卿」、「李元松」、「洪啟嵩」之類的禪修,最後都不能長久。這一推動新竹學法風氣的活動,就逐漸平息了。」[31]


-----

「我和李元松之所以會見到四念處﹐也都是間接受惠﹐因為我們都深讀了一本書﹐也就是一位斯里蘭卡的學者羅侯羅所寫的『佛陀的啟示』。李元松讀的是顧法嚴翻譯的中譯本﹐而我讀的是英文原本。但這位斯里蘭卡的學者也是受到高僧烏巴金的影響。」[33]

「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李元松不如沈居士。沈老從不曾和出家人辯論法義﹐也從未以成就者自居。但他終其一生確定自己是一個學菩薩道的在家人﹐沒有想過因美佛會沒有那麼興旺就出家。也沒有在辭世前忽而覺今是而昨非式地着上染衣。」[33]

-----

References

[1] 李元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5%85%83%E6%9D%BE

[2] 信佛人李元松老師年譜初稿 (卷一)
https://www.modernpureland.org/webc/html/book/show.php?num=27&page=1

[3] 獨留情義落江湖,釋昭慧
http://www.unjinkr.url.tw/m_m_1_2.htm

[4] 永恆的燈塔 釋淨音(禪音)
https://modernpureland.org/webc/html/buddhist/show.php?num=103&page=6&kind=1

-----

[5]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 -) 一位禪師臨終前的告言懺悔
http://tw-buddha.com/forum3/index.php?showtopic=10274 

[6] 訪談紀錄:現代禪(四)現代禪 溫金柯先生訪問記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7-07.htm

[7] 訪談紀錄:現代禪(九)藍吉富先生訪問記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7-03.htm

[8] 四段法緣,始終如一的真性情 -- 感懷李元松老師,游祥洲
http://www.unjinkr.url.tw/m_m_1_16.htm

[9] 憶李老師,林光明
http://www.unjinkr.url.tw/m_m_1_8.htm 

[10] 佛教復興的探索者 現代義邑的築基者--《生命智慧的對話》、《就這樣》序
http://www.unjinkr.url.tw/m_m_1_4.htm
http://m.blog.sina.com.cn/s/blog_6025ebd50102dqh1.html#page=1

[11] 教授爸爸週記  李元松之死
http://tmlai.blogspot.com/2004/07/blog-post_15.html

[12] 我到象山淨苑的因緣(徹見)
https://www.modernpureland.org/webc/html/book/show.php?num=263&page=19

[13] 無限的感恩與啟發——現代禪協助搬遷感言
http://www.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5B2EF0AF059A12E81402B6407F288789 

-----

[14] 信佛人敬致江燦騰教授暨江教授回覆信佛人的信
https://www.masterlee.url.tw/talk/letter/m70.htm

[15] 佛教現代禪菩薩僧團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6643

[16] 由菩薩僧團談起 - 四念堂隨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4mindfulhall/5942204

-----

[17] 訪談紀錄:現代禪(一)現代禪 李元松上師訪問記之一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7-06-01.htm

[18] 訪談紀錄:現代禪(二)現代禪 李元松上師訪問記之二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7-06-02.htm

[19] 訪談紀錄:現代禪(三)現代禪 李元松上師訪問記之三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7-06-03.htm

[20] 訪談紀錄:現代禪(四)現代禪 溫金柯先生訪問記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7-07.htm

[21] 人間佛教的困局—— 以新雨社和現代禪為中心的一個考察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7-01.htm

[22] 從印順的人間佛教探討新雨社與現代禪的宗教發展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7-02.htm

[23] 一個被研究者對楊惠南教授的申辯 ——並請學界公評
https://www.masterlee.url.tw/lee/academic/m13.htm

[24] 台灣居士佛教的展望(溫金柯)
https://www.masterlee.url.tw/lee/chibook/lifedir/lifedir-15.htm

[25] 永光集-《我有明珠一顆》讀後
http://www.yinshun-edu.org.tw/zh-hant/book/export/html/3732

[26] 敬覆印順法師「《我有明珠一顆》讀後」(溫金柯)
https://www.masterlee.url.tw/lee/chibook/lifedir/lifedir-02.htm

-----

[27] 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一)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 宏印法師訪問記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4-01.htm

[28] 訪談紀錄:文殊出版社(三)文殊出版社 洪啟嵩先生訪問記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2-01.htm

[29] 訪談紀錄:文殊出版社(一)文殊出版社 黃啟霖先生訪問記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2-02.htm

[30] 懷念如學法師的風範
http://www.hkshp.org/scholar/WenJinKe/m3-09.htm

[31] 台語與佛典  新竹市證善堂與新竹佛教居士林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18.html

-----

[32] 李元松老師著作匯集
https://www.masterlee.url.tw/

-----

[33] 佛法現代化的先行者 - 李恆鉞教授 - 四念堂隨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4mindfulhall/7182418

張慈田

張慈田

2018/09/25

張慈田(1952 年 - 2009 年 5 月 31 日)[1]。


-----


[]
台語與佛典  明法比丘遺著《雜阿含經注》

-----

雜阿含經註》遺稿,經 Nanda Lau 整理後,印製五套。長老明法比丘致力於世尊正法律的弘揚,所著《雜阿含經註》雖非定稿,版主展卷批讀,發現處處碎金、珍寶,彌足閱讀《雜阿含經》者的參考。
此書有詳盡的來自巴利文獻的補註,頗與坊間所引的巴利註解不同。版主曾在明法比丘講席之下聆聽教導,頗思回報,希望撰文將此中獨特之處與大眾分享,讓 Nanda Lau 一番苦心不致落空。
// 台語與佛典  明法比丘《雜阿含經註》經號對照表

我身邊的學佛朋友在張大卿時期與尊者明法比丘在南傳系統下出家後返台時期,均頗有聯絡。

 我個人曾在新竹「法華寺」聽他講過兩次《雜阿含經》,受益頗多。我認為後人也許不該妄自刪裁尊者明法比丘的注,總以全貌顯示為要。

 當然,尊者明法比丘原意是要親自批閱審定後才出版,但是尊者已經捨報,如果坐令尊者的著作少人閱讀,更為可惜。

 我想,只要註明此為尊者明法比丘遺著,請讀者披沙得金即可。如果繼續留存在少人閱讀的情況(閱讀《雜阿含經》的信眾已是少數,能簡別出尊者明法比丘的卓見者,想必更少),勢必讓遺稿更為少人知聞。

  我想,仍然以將原著出版才不辜負尊者明法比丘的苦心孤詣。
// 台語與佛典  法友飛鴻 177:明法比丘註解:《《雜阿含經》注》

很快地在嘉義縣中埔鄉找到約七分地(兩千坪)的園林(舊底:彌陀園),並於2002年(民國91年)6月30日遷入,並改名為「法雨道場」(Dhammavassārāma),新開始組織運作,於9月完成寺廟登記。

  「新雨」最初在美國1987年(民國76年)2月成立,翌年由張慈田居士(明法比丘Thitadhammo,Bhikkhu Metta)回台弘揚,「新雨」曾組織過台灣各地方學員,曾出版「新雨月刊」(1987.2~1994.1)。在嘉義成立「嘉義新雨道場」,出刊「嘉義新雨雜誌」(1994.2.~2003.4.);目前出刊「法雨雜誌」(2003.12~ 2008.11)。一路走過來,參與了台灣原始佛教的建構,留下一些法的痕跡。
  
  道場以呼吸法當做禪觀的要領,也介紹其他的禪法,日常生活的互動(法的分享與回饋)、生活、作務,也佔重要的份量。秉持深度的思惟、實踐、反省法義。道場將繼續出版以巴利三藏為根據的佛教書籍,作為修學參考。但願未來在這道場有更多的精進禪修者完成解脫道。善哉!
// 法雨道場


照片


當年,新竹市普賢學佛會已經接近尾聲,後面邀請的李元松、張大卿、洪啟嵩的禪修練習,我都沒參加。普賢學佛會陳炳坤師兄在張大卿的演講課程中,與當時尚未出家的明法比丘熟稔,等尊者明法比丘從緬甸出家返台,陳師兄仍有機會擔任明法比丘的臨時淨人,也得以聆聽佛法。

我在 2000年返台之後,參加陳師兄的「雜阿含經讀書會」。在新竹法華寺搬去苗栗永和山水庫旁之前,在法華寺聽過兩次尊者明法比丘的「雜阿含經」講說。尊者申明阿含教義,輔以尼柯耶經證,既不偏袒漢譯經典,也不獨尊巴利經文,反復論證,引經深論,探甚深法義,再歸結日常行履、禪修下手處,令人如飲醇酒,身心俱
// 台語與佛典  明法比丘遺著《雜阿含經注》


經論會編》為主,已經反覆閱讀了四、五次;老實說,二十多年來很少讀到第三冊。
在閱讀過程同學偶爾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當年導師沒有電子大藏經,無法進行網路搜尋;在佛法討論上,又無良師益友能相互酬對,導師怎麼有辦法發現這些錯誤?」
如果跟其他幾個版本比較,這樣的特色更加突出。這些版本,例如:《大正藏》(紙本)、CBETA 《中華電子佛典集成》、佛光版《雜阿含經》、明法比丘《雜阿含經注》、王建偉/金暉《雜阿含經校釋》、台大獅子吼佛學社《好讀雜阿含經》。
// 台語與佛典  《雜阿含經論會編》的特點

明法尊者

後來在嘉義法雨道場上過明法尊者的阿含經課程,法師在教導的過程中,不時會引用阿毗達摩的資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們在討論意根時,他提到心所依處色,我完全聽不懂這個名相。也是這個因緣,我興起了學習阿毗達摩的念頭,因為阿含經中許多不太明白的地方,阿毗達摩似乎都有解釋的方法。
// 學習阿含要先學習阿毗達摩嗎? _ 人生海海



-----

References

[1] 迴向明法尊者成就正覺
http://buddhaspace.org/bless/Master_MingFar/index.php

[2] 訪談紀錄:新雨社(三)嘉義新雨社 明法法師訪問記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9-08.htm

[3] 從印順的人間佛教探討新雨社與現代禪的宗教發展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1/93565.htm

明法比丘作品集 之二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big/big.htm 


訪談紀錄:現代禪(一)現代禪 李元松上師訪問記之一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7-06-01.htm

人間佛教的困局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7-01.htm

法雨道場明法尊者訃聞
http://www.dhammarain.org.tw/obituary.html

明法尊者於2009年5月31日捨報 _ 人生海海
http://heavenchou.buddhason.org/node/159

推動大專佛學社團之父──周宣德
http://www.hongshi.org.tw/literary.aspx?code=A1356F08560C944AC6DF037C9643BDBD

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一)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 宏印法師訪問記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4-01.htm

// 明法比丘 葛印卡
- 佛法與內觀 - 南傳佛教各派在台發展概況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214

台語與佛典  明法比丘《雜阿含經註》經號對照表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6/07/blog-post_29.html

台語與佛典  法友飛鴻 177:明法比丘註解:《《雜阿含經》注》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5/12/177.html

法雨道場
http://www.dhammarain.org.tw/index.html

台語與佛典  明法比丘遺著《雜阿含經注》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6/03/blog-post_4.html

台語與佛典  《雜阿含經論會編》的特點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17/08/blog-post_17.html


學習阿含要先學習阿毗達摩嗎? _ 人生海海
http://heavenchou.buddhason.org/node/243

阿毗達摩:《攝阿毗達摩義論》與《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簡介 _ 人生海海
http://heavenchou.buddhason.org/node/165


四念處
阿含經
阿毗達磨
四念處的實際修行法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5%9B%9B%E5%BF%B5%E8%99%95%E7%9A%84%E5%AF%A6%E9%9A%9B%E4%BF%AE%E8%A1%8C%E6%B3%95/

法念處淺說 - 四念堂隨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4mindfulhall/6113212

《當代南傳佛教大師》 --推薦序/楊郁文(Recommandation of 'LIVING BUDDHIST MASTERS' from Upasaka Yang Yu-Wen)
http://myweb.ncku.edu.tw/~lsn46/extra/authors/jack-kornfield/living-buddhist-masters/Yang-recommend.htm

烏巴慶

烏巴慶

2018/09/27

-----

「佛所說的四念處因為很微妙的原因﹐不止是在中國失傳了﹐就連在自封是原始佛教正統的南傳佛教系統中﹐都曾經失傳了上千年。今天南傳佛教系統中的四念處修行方法﹐是得力於近代一位緬甸的高僧烏巴金。是他在四念處失傳了近二千年後﹐重新又拾回了這一個法門。今天我們所看到教四念處或覺觀的團體﹐皆直接或間接源于高僧烏巴金。我和李元松之所以會見到四念處﹐也都是間接受惠﹐因為我們都深讀了一本書﹐也就是一位斯里蘭卡的學者羅侯羅所寫的『佛陀的啟示』。李元松讀的是顧法嚴翻譯的中譯本﹐而我讀的是英文原本。但這位斯里蘭卡的學者也是受到高僧烏巴金的影響。 」

-----

References

Vipassana Meditation  烏巴慶 老師
https://www.tw.dhamma.org/zh-tw/%E4%BB%8B%E7%B4%B9%E5%85%A7%E8%A7%80/%E7%83%8F%E5%B7%B4%E6%85%B6-%E8%80%81%E5%B8%AB/

Zen Classroom 修思錄:Vipassan ā 內觀十日禪 » 大渡山學會
http://www.tunghaiwatch.org/?p=3377

近代內觀高僧--韋布尊者 @ 遊心於法界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log.xuite.net/ksitiputra/buddhism/475016763-%E8%BF%91%E4%BB%A3%E5%85%A7%E8%A7%80%E9%AB%98%E5%83%A7%EF%BC%8D%EF%BC%8D%E9%9F%8B%E5%B8%83%E5%B0%8A%E8%80%85

佛法現代化的先行者 - 李恆鉞教授 - 四念堂隨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4mindfulhall/7182418

訪談紀錄:關懷生命協會(一)關懷生命協會 昭慧法師訪問記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11-10.htm

訪談紀錄:關懷生命協會(一)談台灣佛教與人間佛教─昭慧法師訪問記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11-11.htm

BAUS Newsletter - 兩次掩關內觀禪修日誌
http://www.bauswj.org/baus/newsletter/1999/nl58_vmc_retreat.html

Á½´ÎÑÚ¹ØÄÚ¹ÛìøÐÞÈÕÖ¾
http://kusala.online-dhamma.net/%E6%96%87%E5%AD%97%E8%B3%87%E6%96%99/%E5%8D%97%E5%82%B3%E4%BD%9B%E6%95%99%E5%9C%96%E6%9B%B8%E9%A4%A8%20Theravada%20Buddhism%20E-Library/048%20%E8%91%97%E4%BD%9C%20%20%20%E4%BE%9D%E4%BD%9C%E8%80%85/%E8%91%9B%E5%8D%B0%E5%8D%A1%E8%80%81%E5%B8%AB%20Goenka/%E5%85%A9%E6%AC%A1%E6%8E%A9%E9%97%9C%E5%85%A7%E8%A7%80%E7%A6%AA%E4%BF%AE%E6%97%A5%E8%AA%8C.HTM

 -----

《當代南傳佛教大師》 --第十三章 烏巴慶(Chapter 13 -- U BA KHIN of 'LIVING BUDDHIST MASTERS' from Upasaka Yang Yu-Wen)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Theravadian-masters/chap13.htm

如何對制十魔軍_烏巴慶老師 @ 秋菊蘭若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log.xuite.net/roswita921105/021105/154463774-%E5%A6%82%E4%BD%95%E5%B0%8D%E5%88%B6%E5%8D%81%E9%AD%94%E8%BB%8D%2F%E7%83%8F%E5%B7%B4%E6%85%B6%E8%80%81%E5%B8%AB

烏巴慶 內觀方法
https://www.lama.com.tw/content/edu/data.aspx?id=3811

台語與佛典  烏巴慶內觀禪修的古老根源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_9332.html

內觀基礎 馬哈希法師
http://www.book853.com/wap.aspx?nid=2424&p=1&cp=51&cid=162

〈身口意三業〉內觀療法 掃遍全身 - 副刊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187089

台語與佛典  觀智的開展---早期佛典與烏巴慶、葛印卡內觀法門的比較研究(1)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1/05/1_06.html

葛印卡

葛印卡

2018/09/27

-----

References

覆作家友人——談葛印卡大師(信佛人)
https://www.masterlee.url.tw/talk/letter/m72.htm

葛印卡老師答問的寶庫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8%91%9B%E5%8D%B0%E5%8D%A1%E8%80%81%E5%B8%AB%E7%AD%94%E5%95%8F%E7%9A%84%E5%AF%B6%E5%BA%AB/

台語與佛典  觀智的開展---早期佛典與烏巴慶、葛印卡內觀法門的比較研究(1)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1/05/1_06.html

善來軒  葛印卡老師哀辭
http://kyawhtin2013.blogspot.com/2013/10/blog-post_187.html

- 佛法與內觀 - 南傳佛教各派在台發展概況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214

香光莊嚴第八十二期_永懷_懷念人間的導師_憶印順導師一二事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v1/2005/82/82lb1.htm

走一趟法鼓山,不是悲傷的哭,是感動的淚 @ 小王子的玫瑰   痞客邦
http://kellycheuk.pixnet.net/blog/post/4248467-%E8%B5%B0%E4%B8%80%E8%B6%9F%E6%B3%95%E9%BC%93%E5%B1%B1%EF%BC%8C%E4%B8%8D%E6%98%AF%E6%82%B2%E5%82%B7%E7%9A%84%E5%93%AD%EF%BC%8C%E6%98%AF%E6%84%9F%E5%8B%95%E7%9A%84%E6%B7%9A

聖嚴法師七十年譜 829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11-01/829.php

菩提道上  寧靜喜悅的生活―佛教正念學獻給當代的禮物
http://wisdom009.blogspot.com/2014/11/blog-post_76.html

台語與佛典  訪問林崇安教授談學佛歷程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html

Monday, September 17, 2018

齊柏林

齊柏林

2018/09/17

齊柏林(1964 年 12 月 27 日 - 2017 年 6 月 10 日)[1]。

-----


X庚丙甲
X戌子辰
4434241404
辛庚己戊丁
巳辰卯寅丑

[每逢戊或癸年 3 月 9 日交大運]

-----


大運辛巳

戊戊丙丁
午辰午酉

-----

References

[1] 齊柏林 (臺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D%8A%E6%9F%8F%E6%9E%97_(%E8%87%BA%E7%81%A3) 

[2] 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齊柏林空拍20年的堅持與深情-齊柏林
http://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4127305

Thursday, September 06, 2018

AI從頭學(四五):SGD

AI從頭學(四五):SGD

2018/09/06


一、Batch gradient descent
二、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三、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

AI從頭學(三五):DPN

AI從頭學(三五):DPN

2017/09/06

-----

References

[DR014] Dual Path Networks - Shaofan Lai's Blog
http://shaofanlai.com/post/39

解读Dual Path Networks(DPN,原创) -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p/c13a9900d643 

ImageNet 2017 目标定位冠军论文:双路径网络 _ 机器之心
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17-07-19-4

AI從頭學(三五):DenseNet

AI從頭學(三五):DenseNet

2017/09/06

-----

References

DenseNet – Towards Data Science
https://towardsdatascience.com/densenet-2810936aeebb

Monday, September 03, 2018

Blockchain(二):Python Lab

Blockchain(二):Python Lab

2018/09/03

-----


Fig. 1. Chain。圖片來源

-----

References

[Python] 區塊鏈實作
https://zwindr.blogspot.com/2018/05/python.html

Learn Blockchains by Building One – Hacker Noon
https://hackernoon.com/learn-blockchains-by-building-one-117428612f46

Monday, May 21, 2018

AI 從頭學(三六):YOLO v1

AI 從頭學(三六):YOLO v1

2018/05/21

前言:

YOLO 可說是 object detection 第一個成功的 end-to-end(整合良好,不是好幾個演算法湊成一個)的演算法。而後的 YOLO v2 與 v3 更在效能與準確率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本文簡介 YOLO v1 的架構與原理。

-----

Summary:

在學習 YOLO [1], [2] 之前,必須對 mAP [3] 與 NMS [4] 有基本的認識,才能夠進一步探討 YOLO 這個 object detection 演算法。本文參考了網路上 YOLO 的說明文章 [5]-[16] 與程式碼[17]-[21]。最後說明為何使用 Leaky ReLU 這個 activation function [22]-[24]。

-----


Fig. 1. The YOLO Detection System [1].

-----

Outline

一、YOLO
二、Model
三、Loss Function
四、NMS
五、Leaky ReLU

-----

一、YOLO

YOLO 這個 object detection 的演算法主要可分為三個步驟。第一、輸入的圖片先把它更新到 448x448 的正方形大小。第二、整張圖片放入一個 CNN 網路運算。第三、演算法最後的輸出是幾個物件的中心、大小、與類別的 confidence。參考圖1,左邊 0.64 的可能是人,中間 0.30 的可能性是狗,右邊 0.28 的可能性是馬(示範圖片不能算是一個好的結果)。
 
-----

二、Model

YOLO 的作法是先把正方形平均分為 7x7 個小塊。每個小塊可以預測兩個物件框的中心位置、大小、與類別。限制條件是中心位置必須落在小塊裡面。

所以一開始的輸出會有 98 個可能物件,去掉無效的框框(演算法認為不是一個物體),然後透過 NMS [4] 把重複的物件去除。然後再根據這個物件框的最大可能類別,最後就是圖2右邊識別出來的三個物件。

圖2是模型的原理,可以搭配圖3.1與圖3.2一起理解。

首先分成 7x7 個小塊。每個小塊分別可以產生兩個建議框,資訊包含框的中心 (x, y)(必須落於小塊內)、框的寬高 w, h,以及框框是物件,或者非物件。如圖2中間上方所示。這 10 個 bytes 也就是圖3.1最後輸出的前十個資訊。

圖2中間下方則是每個小塊最有可能的類別(二十種其可信度最高者),類別的資訊是由上面的框框決定。這 20 個 bytes 也就是圖3.1最後輸出的後二十個資訊。二十個可信度由兩個框框共享,所以這小塊延伸的兩個框框預測的是同一種物件(可信度最高那種)。如果小塊內有兩個物件,那只能預測出比較大的那一個。

由圖2中間上方可以看到重複性非常高,所以 NMS 是很有必要的。



Fig. 2. The Model [1].

-----

三、Loss Function

Loss function 可說是整個 YOLO 演算法的重點。重點中的重點則在於圖3.1最右邊,CNN 的輸出。 也就是圖2在論文中的說明:S × S × (B * 5 + C) tensors。

S = 7。
B = 2。
C = 20。

S = 7,7 X 7 個預測框。B = 2,每個框預測 2 個物件(屬於同一種類別)。5 分別是中心 (x, y) 與寬高 w, h,以及是物件或不是物件。然後 C = 20 是這兩個物件屬於二十種類別的 confidences。



Fig. 3.1. The Architecture [1].

-----

如圖3.2,Loss function 希望中心點 (x, y) 要對(第一行)。框框 w, h 要 match(第二行),由於希望減低大框框位移錯誤的比重,所以加上根號 [6], [7], [10], [11]。這個參考圖3.4很容易理解,小 box 的橫軸值較小,發生偏移時,反應到 y 軸上相比大 box 要大 [7]。第三、四行分別為框框被判定是物件還是非物件,非物件重要性降低,係數設為0.5。另外,座標的重要性比較高,係數設為5,如圖3.3所說明。最後則是分類(第五行)。

這邊有個補充,Sheng-min Huang:「7*7 所以會有 49個 cells,x, y 其實只有在算物件在這一格 cell 裡的位置,真正圖裡的位置要先找出 cell 的位置再加上 x, y。」

基本上,就是希望透過訓練集的資料更新網路的 weighting values,以達到較小的誤差值。這跟一般 CNN 沒有不同,只是 YOLO 連物件座標都預測了!


Fig. 3.2. Loss function [1].



Fig. 3.3. Parameters [1].



Fig. 3.4. Root function [7].

-----

四、NMS

比較特別的一點是,圖3.1的網路輸出之後,要先經過 NMS 去除重複的物件,然後再計算第三節的 loss。

「接下來,我們要去解析網絡的預測結果,這裡採用了第一種預測策略,即判斷預測框類別,再 NMS,多虧了 TF 提供了 NMS 的函數 tf.image.non_max_suppression,其實實現起來很簡單,所有的細節前面已經交代了。」[17]

-----

五、Leaky ReLU

在 AlexNet 大獲成功之後,ReLU 廣受歡迎,YOLO 使用更新的 Leaky ReLU [22]-[24]。

因為「ReLU 會使部分神經元的輸出為0,可以讓神經網路變得稀疏,緩解過度擬合的問題。但衍生出另一個問題是,如果把一個神經元停止後,就難以再次開啟(Dead ReLU Problem),因此又有 Leaky ReLU 類等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22]。

-----

結論:

YOLO 這篇論文前後看了很久,但只要先搞清楚 mAP、NMS,那 YOLO 其實只是利用 CNN 同時判斷框框的位置與大小。講是容易,但能夠想到這一層,YOLO 可說是天才之作。

-----

References

[1] Redmon, Joseph, et al. "You only look once: Unified,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6.
https://www.cv-foundation.org/openaccess/content_cvpr_2016/papers/Redmon_You_Only_Look_CVPR_2016_paper.pdf

[2] YOLO论文翻译——中文版
http://noahsnail.com/2017/08/02/2017-8-2-YOLO%E8%AE%BA%E6%96%87%E7%BF%BB%E8%AF%91%E2%80%94%E2%80%94%E4%B8%AD%E6%96%87%E7%89%88/

[3] Machine Learning Concept(一):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
http://hemingwang.blogspot.tw/2018/04/machine-learning-conceptmean-average.html

[4] Machine Learning Concept(二):Non-Maximum Suppression(NMS)
http://hemingwang.blogspot.tw/2018/04/machine-learning-conceptnon-maximum.html

-----

基本說明

[5] YOLO — You Only Look Once 介紹 – Chenchou LO – Medium
https://medium.com/@chenchoulo/yolo-%E4%BB%8B%E7%B4%B9-4307e79524fe

[6] 论文阅读笔记:You Only Look Once  Unified,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 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tangwei2014/article/details/50915317

[7] 图解YOLO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916786 

[8] YOLO详解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236464 

[9] YOLO模型原理-大数据算法
http://x-algo.cn/index.php/2017/02/28/1767/

[10] You Only Look Once  Unified,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YOLO)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427164

[11] RCNN学习笔记(6):You Only Look Once(YOLO) Unified,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 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u011534057/article/details/51244354

-----

非基本說明

[12] 深度学习之目标检测-YOLO算法(一) – Eric Fan
https://www.fanyeong.com/2018/01/30/cnn-object-detection-yolo-part1/

[13] 深度学习之目标检测-YOLO算法(二) – Eric Fan
https://www.fanyeong.com/2018/01/31/cnn-object-detection-yolo-part2/

[14] YOLO解读 - 任广辉的博客 _ Sundrops Blog
http://renguanghui.com/2017/11/30/yolo/ 

[15] IOU
DEEP LEARNING之三十六:YOLO 算法(You Only Look Once) – Rethink
http://www.rethink.fun/index.php/2018/03/05/deep-learning36/

[16] C4W3L09 YOLO Algorithm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s_FpMpdYW8

-----

代碼

[17] YOLO算法的原理与实现 - 云+社区 - 腾讯云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52865
 
[18] YOLO,一种简易快捷的目标检测算法 _ 雷锋网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801/VfYDZHC7Xa6hJXEK.html 

[19] GitHub - MashiMaroLjc_YOLO  implement the YOLO algorithm using MXNet_Gluon
https://github.com/MashiMaroLjc/YOLO

[20] Darknet  Open Source Neural Networks in C
https://pjreddie.com/darknet/

[21] GitHub - pjreddie_darkne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https://github.com/pjreddie/darknet

-----

Leaky ReLU

[22] 深度學習:使用激勵函數的目的、如何選擇激勵函數 Deep Learning   the role of the activation function _ Mr. Opengate
http://mropengate.blogspot.tw/2017/02/deep-learning-role-of-activation.html

[23] cs231n_2017_lecture6
http://cs231n.stanford.edu/slides/2017/cs231n_2017_lecture6.pdf

[24] Ramachandran, Prajit, Barret Zoph, and Quoc V. Le. "Searching for activation functions." (2018).
https://openreview.net/pdf?id=Hkuq2EkPf
https://arxiv.org/pdf/1710.0594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