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6, 2019

詹勵吾

詹勵吾

2018/09/25

詹勵吾(1904 年 - 1982 年 12 月 26 日)[1]。

-----


Fig. 1. 詹勵吾居士 [1]。

-----

一、台灣

「周宣德居士受到加拿大詹勵吾居士資助,成立了「慧炬學社」,鼓勵青年寫作,結緣佛教書籍,如李恆鉞居士的《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等,印行了不止數十萬冊,分送給青年閱讀,提供獎學金,鼓勵撰寫心得,藉此帶動青年學佛。」  
//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五之三)

「煜齋,是旅居加拿大的華僑。他在重慶南路有一棟四層高的大樓,位在總統府前,在當時可以說是台北市最發達的地段。他毅然捐出來,供給佛教辦各種講學;為鼓勵青年學佛,設有「詹煜齋獎學金」。一直到現在,都還有慧炬出版社發行《慧炬》雜誌等文教事業。他不能稱為菩薩嗎?」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系列 當代菩薩-人間通訊社
 
「老居士僑居加拿大已二十年了,民國三十六年曾經來台,在建國南路買了一棟房子,後來為鼓勵成就大專學生學佛,所以就捐獻出來作佛教事業,由周宣德居士代理主持一切,創辦《慧炬月刊》,嘉惠青年學子。今日台灣佛教界大專青年學佛者日眾,詹老居士的功勞是不可抹煞的。」
// 會見詹勵吾長者 @ 普陀精舍的部落格   痞客邦
 
-----

二、加拿大

「1956年7月,胡適寫信給加拿大的詹勵吾,稱遍查《漳州府志》和《福寧府志》,道光年間知府並未有蕭玉堂此人,因此年譜初版記載有關蕭玉堂曾任福建知府的說法不確。是年7月25日,詹氏抄胡函寄給香港的岑學呂,1957年7月,岑學呂對年譜作第三版修訂。」

「這第一座寺院叫什麼好呢?這時候性空、誠祥二位長老又遇到了兩位朋友,佛學家冉雲華教授和企業家詹勵吾居士。冉雲華教授專門跑到學校告訴孩子們,這兩位是佛教僧人,我們應該尊敬他們,從此孩子們就用尊敬的眼光看他們兩位了。」
// 加拿大佛教50年正傳:大勇大悲開創歷史|Zi 字媒體

「他倆現在在加拿大各主持一個道場,但不分彼此,性師主持的道場叫湛山精舍,在多倫多的郊區,內供有一尊和台灣大湖法雲寺玉佛一樣高的玉佛,這在加拿大是很稀有的;誠師主持的道場是南山寺,這是詹勵吾居士命名的,誠師利用地下室佈置成禪堂,外國人常常喜歡來此打坐,每逢星期三、星期六,是他們打坐的時間。」
// 訪加拿大佛教會——性空、誠祥法師 @ 普陀精舍的部落格   痞客邦

-----

三、 尼加拉瓜瀑布

「那時,企業家詹勵吾居士也有意要把尼加拉瓜瀑布旁,一塊一百五十畝的土地,交由我建立「世界弘法中心」,他雖然是一片好心、美意,但是在我一無所有的情況之下,又要如何進行呢?所以,思前顧後,想到還是以揚州老鄉王良信先生在洛杉磯的那一塊土地,作為到美國發展佛教的基地,比較妥當。所以,我就繼謝絕應金玉堂女士之後,也婉謝了詹勵吾居士的好意,等候王良信先生進一步的消息。」
// 雲水行腳走天下

「我在東京讀完了書,臺灣好像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讓我去做的。正如我大陸佛學院的同學幻生法師所說,我好像是在日本考取了汽車駕駛執照,可是國內沒有汽車讓我開。當時,有兩個因緣讓我到了美國:一是加拿大的詹勵吾居士,邀請我去多倫多大學講學,同時也有意替我在加拿大建一個寺院。二是沈家楨先生在紐約大學的石溪分校,創立了一所世界宗教研究院的圖書館,也讓我非常嚮往。」
// 四五、莊嚴寺大佛開光_空花水月 聖嚴法師著

「我也經歷了一些失望,我獲知他在信中提及的八十英畝地,其中只有五英畝用來建廟。廟建好後,其餘的土地將蓋公寓大廈,寺廟不過類似觀光景點。我問他:“蓋廟的錢從哪兒來?” 他說:“你要自己去找。”

我說:“我沒有錢也沒有信眾。”我不知道要再說什麼,他一定是以為我像虛雲大師一樣,隨處都有人支持、供養。很慚愧,我讓他失望了。之後,我告訴一位在家居士說,我和詹居士之間的認知似乎不太一樣。

他說:“你是一個出家人,為何不能放下?” 他是對的,這位在家居士教了我佛法。我犯了一個錯誤,但無須懊悔,我學會了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
//  【轉貼】前進西方

-----

四、神滅論



-----

References

[1] 詹励吾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9%B9%E5%8A%B1%E5%90%BE

-----

一、台灣

[2]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五之三)
http://www.fgsbmc.org.tw/news_latestnews_c.aspx?News_Id=201602152

[3]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系列 當代菩薩-人間通訊社
http://www.lnanews.com/news/%E6%98%9F%E9%9B%B2%E5%A4%A7%E5%B8%AB%E4%BD%9B%E6%B3%95%E7%9C%9F%E7%BE%A9%E7%B3%BB%E5%88%97%E3%80%80%E7%95%B6%E4%BB%A3%E8%8F%A9%E8%96%A9.html
 
[4] 會見詹勵吾長者 @ 普陀精舍的部落格   痞客邦
http://taiwanpotalaka.pixnet.net/blog/post/326495581-%E6%9C%83%E8%A6%8B%E8%A9%B9%E5%8B%B5%E5%90%BE%E9%95%B7%E8%80%85 
 
[5] 慧炬機構
http://www.towisdom.org.tw/

[6] 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Bk0aCiSV8frQMlXmiKZ2KOmKForpn8iO5GpYsiApL_Y/edit

-----

二、加拿大

[7] 釋虛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9%87%8A%E8%99%9A%E4%BA%91

[8] 加拿大佛教50年正傳:大勇大悲開創歷史|Zi 字媒體
https://zi.media/@yidianzixun/post/nCSfcA

[9] 訪加拿大佛教會——性空、誠祥法師 @ 普陀精舍的部落格   痞客邦
http://taiwanpotalaka.pixnet.net/blog/post/326364922-%E8%A8%AA%E5%8A%A0%E6%8B%BF%E5%A4%A7%E4%BD%9B%E6%95%99%E6%9C%83%E2%80%94%E2%80%94%E6%80%A7%E7%A9%BA%E3%80%81%E8%AA%A0%E7%A5%A5%E6%B3%95%E5%B8%AB

-----

三、 尼加拉瓜瀑布

[10] 雲水行腳走天下
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ticle/article.jsp?index=7&item=8&bookid=2c907d494b3ecd70014b529d713a000b&ch=8&se=0&f=1

[11] 空花水月 153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06-10/153.php
 
[12] 四五、莊嚴寺大佛開光_空花水月 聖嚴法師著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21&cid=38&page=46

[13]【轉貼】前進西方
https://hemingwang.blogspot.com/2019/03/blog-post_19.html 

-----

四、神滅論

[14] 論「神滅論」 詹勵吾居士著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510&cid=61

Thursday, March 21, 2019

古龍的武俠世界(一一):吟松閣事件

古龍的武俠世界(一一):吟松閣事件

2019/03/21

古龍自年輕時就嗜色嗜酒,發財後更加無節制。1980 年 10 月 22 日晚上十時,電影演員柯俊雄帶著通緝犯小葉(27 歲,葉慶輝)與好友小胖(34 歲,陳文和),分帶扁鑽及短刀,到北投吟松閣旅社 212 號房間飲酒作樂,此時古龍在 207 號房間內,因為不願到隔壁房間向柯俊雄敬酒,兩人刺傷重殘古龍右手,使他無法寫作。古龍雖因身邊友人幫忙格鬥抵抗倖未成殘,卻因急救輸血用的是從賣血的「血牛」身上買來,因而染上肝炎,[3]。從此健康更形惡化,體型嚴重縮減,判若兩人。
// 古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References

古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5%8F%A4%E9%BE%99

古龍的武俠世界(一0):心理歷程

古龍的武俠世界(一0):心理歷程

2019/03/21

1938/06/07

114E 22E

先以正午為出生時間。

-----


Fig. 1. 古龍墓碑 [1]。

-----


-----

X庚戊戊
X午午寅
41312111
壬辛庚己
戌酉申未

-----

金月土三刑。
水木刑。

-----

References

[1] 【古龍研究】一些回憶,一些回答:關於鄭小龍對父親瑣事及印象的回憶 - 藝文 - 作家生活誌
https://showwe.tw/blog/article.aspx?a=589

古龍的武俠世界(九):創作背景

古龍的武俠世界(九):創作背景

2019/03/21

他小樓裡,堆了很多像「拾穗」、「今日世界」、「自由談」之類的書刊。還有他奉為經典的「宮本武藏」。
// [风云古龙导读]《名劍風流》:破繭之作,露業奠基──《名劍風流》創作前後_作品评论

-----

References

[1] [风云古龙导读]《名劍風流》:破繭之作,露業奠基──《名劍風流》創作前後_作品评论
https://www.gulongbbs.com/jiedu/zppl/7501.htm

古龍的武俠世界(八):後期作品

古龍的武俠世界(八):後期作品

2019/03/21

41 絕不低頭
47 血鸚鵡:《驚魂六記》之1,連載中途棄筆,自第五章中段後起及《驚魂六記》2-6均由黃鷹完成。
48 劍‧花‧煙雨‧江南
55 大地飛鷹
56 七星龍王:傳聞部分由薛興國接寫。
64 風鈴中的刀聲:未寫完,結尾由于志宏續寫完成。
65-68 短刀集:包含《賭局》、《狼牙》、《追殺》、《海神》四個短篇,。
69-71 大武俠時代:包含《獵鷹》(即紫煙)、《群狐》、《銀雕》三個短篇,《銀雕》未寫完。
72 財神與短刀:共16部,古龍(只起了開頭,實為丁情所作)只完成3部後過世,後由風中白(即蕭瑟)續寫完成。

-----

References
[1]【古龍研究】古龍作品到底有幾部? - 藝文 - 作家生活誌
https://showwe.tw/blog/article.aspx?a=459

[2] 武俠小說- 好讀
http://www.haodoo.net/?M=hd&P=martial

古龍的武俠世界(七):七種武器系列


古龍的武俠世界(七):七種武器系列

2019/03/21

《七殺手》或可稱之為七種武器前傳。《拳頭》則是《霸王槍》外傳。

七種武器之七的一口箱子,如果被用來對付敵對者的首腦,那故事就直接結束了!

-----

40 七殺手

42 長生劍:《七種武器》之1
43 孔雀翎:《七種武器》之2
44 碧玉刀:《七種武器》之3
45 多情環:《七種武器》之4
46 霸王槍:《七種武器》之5

57 離別鉤:列為《七種武器》之6,丁情稱因離前五種武器寫作時間過久,以致古龍脫離了先設定的青龍會主軸。

60 英雄無淚:丁情稱《七種武器》之7,武器為一口箱子


50 拳頭:由《霸王槍》衍生,又名《狼山》或《憤怒的小馬》,古龍曾列入《七種武器》,後剔除。

-----

References

[1]【古龍研究】古龍作品到底有幾部? - 藝文 - 作家生活誌
https://showwe.tw/blog/article.aspx?a=459

[2] 武俠小說- 好讀
http://www.haodoo.net/?M=hd&P=martial

古龍的武俠世界(六):歡樂英雄系列

古龍的武俠世界(六):歡樂英雄系列

2019/03/21

《歡樂英雄》是一本書而不是一個系列,稱為系列,則帶有嘲諷的味道,特別是這裡面最有名的《蕭十一郎》,可說一點都不歡樂。

-----

27 蕭十一郎
39 火併蕭十一郎:《蕭十一郎》續集

28 歡樂英雄
29 大人物
31 流星•蝴蝶•劍
52 白玉老虎
54 碧血洗銀槍

-----

References

【古龍研究】古龍作品到底有幾部? - 藝文 - 作家生活誌
https://showwe.tw/blog/article.aspx?a=459

古龍的武俠世界(五):陸小鳳系列

古龍的武俠世界(五):陸小鳳系列

2019/03/21

33-37 陸小鳳傳奇:即陸小鳳系列1-5,包含《陸小鳳傳奇》(金鵬王朝)、《繡花大盜》、《決戰前後》、《銀鉤賭坊》、《幽靈山莊》

58 隱形的人:故事未完,由薛興國續寫大部分,更名《鳳舞九天》,為陸小鳳系列之6。

63 劍神一笑:陸小鳳系列之7,由古龍口述,丁情代抄,結尾執筆者不詳。

-----

References

[1]【古龍研究】古龍作品到底有幾部? - 藝文 - 作家生活誌
https://showwe.tw/blog/article.aspx?a=459

[2] 武俠小說- 好讀
http://www.haodoo.net/?M=hd&P=martial

古龍的武俠世界(四):楚留香系列

古龍的武俠世界(四):楚留香系列

2019/03/21

21-23 鐵血傳奇:楚留香系列1-3,包括《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

25 鬼戀俠情:楚留香系列4,即《借屍還魂》
26 蝙蝠傳奇:楚留香系列5,即《蝙蝠傳奇》

30 桃花傳奇:楚留香系列6

59 新月傳奇:楚留香系列之7

61 午夜蘭花:楚留香系列之8,由古龍口述,丁情代抄,結尾執筆者不詳。

-----

References

[1]【古龍研究】古龍作品到底有幾部? - 藝文 - 作家生活誌
https://showwe.tw/blog/article.aspx?a=459

[2] 武俠小說- 好讀
http://www.haodoo.net/?M=hd&P=martial 

盗帅留名楚留香──赏析《楚留香传奇》 - 单本小说解读 - 热血古龙
https://www.rxgl.net/html/c9/2006-12/395.html

古龍的武俠世界(三):小李飛刀系列

古龍的武俠世界(三):小李飛刀系列

2019/03/21

《多情劍客無情劍》的主角本來是阿飛而不是李尋歡,不過小李飛刀這一段寫得太突出,反客為主。《邊城浪子》中的葉開是李尋歡的徒弟。《飛刀,又見飛刀》中的李壞則是李尋歡的後人。這幾部小說,劇情不一定有直接的聯繫,總之都跟小李飛刀帶一點關係。

至於晚期作品《三少爺的劍》,因為跟《多情劍客無情劍》同樣都有自我放逐的主題, 所以我把它拉過來一起討論。

-----

24 多情劍客無情劍
32 邊城浪子:《邊城浪子》三部曲之1
38 九月鷹飛:《邊城浪子》三部曲之2
49 天涯‧明月‧刀《邊城浪子》三部曲之3
62 飛刀,又見飛刀:小李飛刀系列之末,古龍口述,後半部分由丁情代抄。

51 三少爺的劍
53 圓月彎刀:原名《刀神》,別稱《三少爺的劍》後傳,11集後由司馬紫煙代筆。

-----

References

[1]【古龍研究】古龍作品到底有幾部? - 藝文 - 作家生活誌
https://showwe.tw/blog/article.aspx?a=459

[2] 武俠小說- 好讀
http://www.haodoo.net/?M=hd&P=martial

古龍的武俠世界(二):武林外史系列

古龍的武俠世界(二):武林外史系列

2019/03/21

古龍的中期作品,產量豐富。《絕代雙驕》或可稱之為其成名之作。中期另外有三個主要系列創作,分別是《小李飛刀》、《楚留香》與《陸小鳳》,都延伸到晚期還有作品發表。晚期則以《七種武器系列》為其代表作。

《武林外史》的主角沈浪,在後續其他沒有直接相關的作品中一再被提及,可見其被作者偏愛的程度,因此中期一開始的幾部零散作品,我稱其為武林外史系列。

-----

16 大旗英雄傳
17 浣花洗劍錄
// 18 名劍風流:缺結尾,1967年喬奇續完。
19 武林外史
20 絕代雙驕

-----

「古龍中期的三部小說分別為《大旗英雄傳》、《浣花洗劍錄》、《武林外史》。這三部小說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主人公都是少年英俠,而不是後期古龍筆下那些經驗豐富的中年男人。由此可見,古龍此時還是局限於舊時武俠小說少年奇遇終成一代大俠的成長性的故事,但細究這三書,你還是會發現一點不同。   

《大旗英雄傳》是典型的少年英雄成長故事。鐵中棠遭人誤會,獨闖江湖,得逢奇遇。性格寬厚,待人真誠,端的是一代大俠,是最最正統的武俠小說。不過遺憾的是古龍也沒有給出一個完美的結局,只草草交待了一下便終了。這套路也是典型的金式風格。   

《浣花洗劍錄》雖然仍然是同上的結構題材,但在對話描寫、行文手法上已然有所突破。方寶玉與白衣人一戰亦有今後古式“一招定勝負”如紫禁之巔一戰和小李上官一戰的神韻。可謂古龍為改變所做的初期努力。現在的古龍不再是當初那個為求食而寫武俠的無名小輩,他已開始了自己在藝術上一定的追求。   

而《武林外史》則比以上兩部更進一步,主人公沈浪是出現在古龍小說中的第一個智俠,而熊貓兒等朋友的協助也是以後楚留香、李尋歡、陸小鳳的套路。這是從福爾摩斯、華生組合那模仿來的。王憐花這樣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和快活王強大的對手以及與沈浪惺惺相惜都是今後古龍小說常有的場面。由此可見,《武林外史》實是古龍中期最重要的一部小說,是古龍從“大路貨”到形成自己獨有風格,終成一代大師的轉折點。但是這部小說也還有一點不足。」
// 神?人?──评《武林外史》_作品评论

-----

References

[1]【古龍研究】古龍作品到底有幾部? - 藝文 - 作家生活誌
https://showwe.tw/blog/article.aspx?a=459

[2] 武俠小說- 好讀
http://www.haodoo.net/?M=hd&P=martial 

神?人?──评《武林外史》_作品评论
https://www.gulongbbs.com/jiedu/zppl/7653.htm

古龍的武俠世界(一):早期作品

古龍的武俠世界(一):早期作品

2019/03/21

古龍的武俠小說,被歸類於早期作品者共有 16 部 [1]。其中編號 16 的《大旗英雄傳》(鐵血大旗)個人認為可以歸類於中期作品的前驅。

-----

01 蒼穹神劍:共14集,只寫前7集,其後由正陽續完
02 劍毒梅香:只寫4集/14章,其後由上官鼎續完
03 殘金缺玉:第一部在報紙上連載的作品
04 劍氣書香:共8集,只寫第1集,其後由陳非續完
05 月異星邪
06 遊俠錄
07 失魂引
08 劍客行
09 孤星傳
10 湘妃劍
11 彩環曲
12 護花鈴
13 飄香劍雨
14 神君別傳:《劍毒梅香》別傳
15 情人箭

-----

References

[1]【古龍研究】古龍作品到底有幾部? - 藝文 - 作家生活誌
https://showwe.tw/blog/article.aspx?a=459

[2] 武俠小說- 好讀
http://www.haodoo.net/?M=hd&P=martial

古龍的武俠世界:概論

古龍的武俠世界:概論

2019/03/21

古龍

古龍

2018/11/15

Thursday, January 17, 2019

AI 從頭學(二一):A Glance at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I 從頭學(二一):A Glance at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2017/04/06

前言:

資料很多,先理出個頭緒以便按圖索驥。

-----

Summary:

Deep learning (DL) [1]-[40] + reinforcement l earning (RL) [41]-[44] =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 [45]-[53]。

這四個多月以來,我利用下班時間自學一點 DL [1]-[20]。嚴格說來,不能算是完全自學,因為社團內的先進很熱心,陸陸續續受到 Jason、Winston 等先進的指導,所以還算蠻順利的。最近因為 Jason 除了原來 DL 的讀書會之外 [29],新增了 RL 的讀書會 [41],而我也獲得新的 DRL 資訊 [20],所以藉這個機會,重新擬定一下自己的讀書計畫,參考圖1.1。

一開始,我查了一些回顧性質的論文 [1],隨著 S/W tools 的貼文 [2],引來一連串的討論 [3]-[8],而我也開始從 BP [9]、AD [10]、LeNet [12], [13]、CNN [18]、RNN [19] 一路看下來。與此同時,我還是不斷地問自己,DL 是什麼 [1], [11], [17], [20]?

整理完 DRL 的參考資料,大約可說稍有概念了!


 

Fig. 1.1.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

Introduction

AI 要如何定義,圖1.2告訴我們,由淺入深是 ML、RL、DL。圖1.3則是把相關技術分為 Deep、Shallow,Supervised、Unsupervised。圖 1.4則是舉出另外還有 Reinforcement Learning。結合 DL 與 RL,目前 DRL 是一重要的發展方向。

到目前為止,我大概可以對 DL 下個不算精確的定義隨時提醒自己:DL 為一連續可微的函數表現為多層的網路,其輸入與輸出均為向量。每層前半為線性,後半段為非線性。f(x, w, b) = y,訓練的目的在於找出 w、b 值使得所有 x 輸入的誤差很小。其方法是 BP,對某個 x 輸入固定時,w、b 為變數,沿著讓 cost function 的偏導數變小的方向調整 w、b,則可讓誤差函數慢慢收斂。

以上這段是寫給自己的,不懂的人看不懂,懂得的人不用看。

以下共分六部分,A、B、C 為基礎到進階的 DL。D 為 RL,E、F 為 DRL,參考圖1.1,數字為我幫自己設計的課程順序。本文主要以解釋順序為主。


Fig. 1.2. AI, p. 9 [29].



Fig. 1.3. Deep learning taxonomy, p. 492 [28].



Fig. 1.4. Machine learning, p. 515 [28].
 
-----

A, 01-07

Part A 屬於 DL 的基礎部分,有關這個,我特別想推薦 [28],這本書有電子版可以下載。它寫的不算很好,有的地方太簡略。但好處是 DL 就一章,RL 也一章,你不用在一開始就去啃 [29],即使我現在對於CNN [18] 與 RNN [19] 已經有一點瞭解,[29] 的相關章節我還是認為不容易閱讀。

論文的部分,[23] 是可以先看一下的,因為它主要是介紹性質。[21] 裡面有好幾種基本架構簡介,也是可以反覆閱讀的。這樣先熱身一下,接下來就可以專攻 LeNet 了 [12]。

-----

B, 08-10

RNN 是可以記憶的單元,加上 Controller,則有 Neural Turing Machine (NTM)、Differential Neural Computer (DNC ) 與 Memory Augmented Neural Network (MANN) 的架構 [30]-[37]。

-----

C, 11-15

這個部分主要是生成模型。

圖 2.1a 指出,Autoencoders (AE) 之後是 RL。看 Deep Generative Models (DGM) 之前也得先看 AE。

Boltzmann Machine 在二十章前半部,VAE 與 GAN 都藏身在 20.10 裡,參考圖2.2a。



Fig. 2.1a. Deep Learning, p. 12 [29].



Fig. 2.1b. Autoencoder, p. 501 [28].



Fig. 2.1c.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38].



Fig. 2.2a. Deep generative models, [29].



Fig. 2.2b. 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 p. 498 [28].

-----

D, 16-23

有關 Representation Learning,[41] 這本不容易啃,所以我從 [28] 裡面先把重點找出來,首先是四個比較重要的技術,分別是 Dynamic Programming (DP)、Monte Carlo Methods (MCM)、 Temporal Difference (TD) Learning、以及 Policy Gradient Method (PGM)。

MCM 很重要,[29] 裡也有一章。TD 可能是最重要的,參考圖3.2a。所以我也找了 Q-Learning 的資料 [43], [44]。

從圖3.1a中,我們知道,Markov Decision Process (MDP) 跟 Functional Approximation (FA) 是基礎。FA 在 [41] 裡面有不少章,但是想看懂 AlphaGo [50] 的話,少不了 FA,所以整本 [41] 還是跑不掉的。

MDP,簡單來說就是sars,參考圖3.1b。




Fig. 3.1a. RL basis, p. 513 [28].



Fig. 3.1b. Basic RL model, p. 524 [28].



Fig. 3.2a. RL methods, p. 513 [28].



Fig. 3.2b. Q-learning, p. 537 [28].



Fig. 3.2c. Actor-Critic, p. 538 [28].

-----

E, 24-27

[45] 有很詳細的 DRL 介紹,包含今年 2017 的出版論文。ATARI 電玩是 DQN、S3C、UNREAL 這幾篇論文的重點 [46]-[49]。

-----
 
F, 28-34

最後是 AlphaGo [50],這個有好幾篇中文文章介紹它用的技術 [11],除了 CNN 之外,還用到 PGM [51] 以及 MCTS [52], [53]。由於這個 PGM 有用到 function approximation,所以要把 [41] 讀完,才能真正瞭解 AlphaGo。

-----


結論:

很快把 DRL 整個帶過一遍。算是地圖而非旅遊指南。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


Fig. 4.1a. Policy gradient method [50].



Fig. 4.1b. Policy and value networks [50].



Fig. 4.1c. Monte Carlo tree search (MCTS) [50].



Fig. 4.2. Actor-critic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a hypothetical neural implementation, p. 340 [41].

-----

References

[1] AI從頭學(一):文獻回顧

[2] AI從頭學(二):Popular Deep Learning Software Tools

[3] AI從頭學(三):Popular Deep Learning Hardware Tools

[4] AI從頭學(四):AD and LeNet

[5] AI從頭學(五):AD and Python

[6] AI從頭學(六):The Net

[7] AI從頭學(七):AD and Python from Jason

[8] AI從頭學(八):The Net from Mark

[9] AI從頭學(九):Back Propagation

[10] AI從頭學(一0):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11] AI從頭學(一一):A Glance at Deep Learning

[12] AI從頭學(一二):LeNet

[13] AI從頭學(一三):LeNet - F6

[14] AI從頭學(一四):Recommender

[15] AI從頭學(一五):Deep Learning,How?

[16] AI從頭學(一六):Deep Learning,What?

[17] AI從頭學(一七):Shallow Learning 

[18] AI從頭學(一八):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19] AI從頭學(一九):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20] AI從頭學(二0):Deep Learning,Hot 

[21] Wang, Hao, and Dit-Yan Yeung. "Towards Bayesian Deep Learning: A Survey." arXiv preprint arXiv:1604.01662 (2016).

[22] Lacey, Griffin, Graham W. Taylor, and Shawki Areibi. "Deep learning on fpga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rXiv preprint arXiv:1602.04283 (2016).

[23] LeCun, Yann, Yoshua Bengio, and Geoffrey Hinton. "Deep learning." Nature 521.7553 (2015): 436-444.

[24]Schmidhuber, Jürgen. "Deep learning in neural networks: An overview." Neural networks 61 (2015): 85-117.

[25]Deng, Li, and Dong Yu. "Deep learn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Signal Processing 7.3–4 (2014): 197-387.

[26] Bengio, Yoshua, Aaron C. Courville, and Pascal Vincent. "Unsupervised feature learning and deep learning: A review and new perspectives." CoRR, abs/1206.5538 1 (2012).

[27] Bengio, Yoshua. "Learning deep architectures for AI." 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Machine Learning 2.1 (2009): 1-127.

[28] Gollapudi, Sunila . Practical machine learning. Packt Publishing, 2016.

[29] Goodfellow, Ian, Yoshua Bengio, and Aaron Courville. Deep learning. MIT Press, 2016.
http://www.deeplearningbook.org/

[30] 

[31] 程式編寫程式:泛用人工智慧領域的一顆明珠 - 歌穀穀
http://www.gegugu.com/2017/03/16/9050.html

[32] 深度學習挑戰馮·諾依曼結構_幫趣網
bangqu.com/gpu/blog/5239

[33] 深度學習的新方向 One-shot learning - George's Research Website
http://tzuching1.weebly.com/blog/-one-shot-learning

[34] Olah, Chris, and Shan Carter. "Attention and Augmente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Distill 1.9 (2016): e1.
http://distill.pub/2016/augmented-rnns/

[35] Graves, Alex, Greg Wayne, and Ivo Danihelka. "Neural turing machines." arXiv preprint arXiv:1410.5401 (2014).

[36] Graves, Alex, et al. "Hybrid computing using a neural network with dynamic external memory." Nature 538.7626 (2016): 471-476.

[37] Santoro, Adam, et al. "One-shot learning with memory-augmented neural networks." arXiv preprint arXiv:1605.06065 (2016).

[38] Bengio, Yoshua, Aaron Courville, and Pascal Vincent.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A review and new perspectives."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35.8 (2013): 1798-1828.

[39] Doersch, Carl. "Tutorial on variational autoencoders." arXiv preprint arXiv:1606.05908 (2016).

[40] Goodfellow, Ian, et 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2014.

[41] Sutton, Richard S., and Andrew G. Barto.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 introduction. (2016): 424.
http://incompleteideas.net/sutton/book/bookdraft2016sep.pdf

[42] Heidrich-Meisner, Verena, et 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a nutshell." ESANN. 2007.

[43] Watkins, Christopher JCH, and Peter Dayan. "Q-learning." Machine learning 8.3-4 (1992): 279-292.

[44]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foundations of computational agents -- 11_3_3 Q-learning
http://artint.info/html/ArtInt_265.html

[45] Li, Yuxi.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 overview." arXiv preprint arXiv:1701.07274 (2017).
 
[46] 深度增強學習前沿算法思想 - 歌穀穀
http://www.gegugu.com/2017/02/17/1360.html

[47] Mnih, Volodymyr, et al. "Human-level control throug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Nature 518.7540 (2015): 529-533.
 
[48] Mnih, Volodymyr, et al. "Asynchronous methods for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2016.

[49] Jaderberg, Max, et 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unsupervised auxiliary tasks." arXiv preprint arXiv:1611.05397 (2016).

[50] Silver, David, et al. "Mastering the game of Go with deep neural networks and tree search." Nature 529.7587 (2016): 484-489.

[51] Sutton, Richard S., et al. "Policy gradient methods for 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function approximation." NIPS. Vol. 99. 1999.

[52] Browne, Cameron B., et al. "A survey of monte carlo tree search method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AI in games 4.1 (2012): 1-43.

[53] Huang, Shih-Chieh, and Martin Müller. "Investigating the limits of Monte-Carlo tree search methods in computer G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Game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3.

Thursday, October 11, 2018

李子寬

李子寬

2018/09/25

李子寬(1882 年 - 1973 年 9 月 7 日)[1]。


-----



-----

「印順導師在上世紀50年代已開始吸取教訓,他總結說:保守勢力攻擊他,表面是為某一藉口發難,實際是「為了善導寺,5對付子老(即李子寬),就非先對付我不可。如我倒了,子老維持善導寺的局面,也就非成問題不可。這是長老法師們對付我的深一層意義。」6所以,印順導師為了不再浪費精力於與保守勢力無止境的糾纏,以免最終兩敗俱傷,他寧願辜負李子寬的好意,最後還是放棄了善導寺住持一職,開拓了建立慧日講堂與福嚴精舍,外弘內修的新路。這些都離不開「逆增長緣」激發。星雲大師也在同一「逆增長緣」激發下,「認為要透過『佛教會』的力量來革新佛教,這個夢想不容易實現,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於是我開闢了佛光山,從教育開始辦起。」

「印順法師的思想在台灣普遍受到教界人士的傳頌,著作等身、思想淵博更為佛教學術界所肯定。一九五二年七月十五日來台,應中國佛教會決議,出席在日本召開之「世界佛教友誼會」第二屆代表大會,成為中華民國代表團五位成員之一,同年十月底會議結束,在李子寬居士的堅請下增聘印順法師為善導寺導師。」

「1948年至1954年間,李子寬先後聘大醒、章嘉、南亭、印順等法師為導師。1953年成立「淨土宗善導寺董事會」;1955年李子寬面請蔣中正總統將善導寺產權撥給董事會,並聘請印順法師為首任住持;1957年至1987年期間,先後聘演培、默如、道安、悟一、雲霞、妙然、了中等法師擔任住持。1987年起由董事長妙然法師兼任住持,1997年,妙然法師圓寂,推選了中法師接任董事長。1999年,了中法師當選第11屆董事長(兼任住持)後連任迄今(2009年)。」

當時東初法師也把「中國佛教會」的招牌帶來台灣。由於有孫張清揚女士以一千萬舊台幣和李子寬居士的五百萬舊台幣,兩人合資買下台北善導寺,作為《海潮音》及「中國佛教會駐台辦事處」會所。 到了第二屆理事長、與理監事的改選,選出章嘉大師為理事長,常務理事九人,名單如下:章嘉、白聖、悟明、孫心源、星雲、張清揚、趙恆惕、吳仲行、羅桑益西等人。當時南亭、慈航、東初等諸位長老都一一落選,我自感年紀太輕,又與負責人理念不一,決定不受此職,於是寫了辭職書。許多人批評我不識抬舉,不知時務。 後來中國佛教會改選,屬於圓瑛法師一派的白聖法師,因票數超過李子寬,故而出任理事長。之後,白聖法師把持中國佛教四十年,他的行事作風,讓佛教會成為一人的佛教會、十普寺的佛教會,並不能普遍地容納全體佛教徒,致使中國佛教會功能不彰,未能振興、團結人間佛教,實在很可惜。

「孫夫人對我種種禮遇,除此之外,我剛到台灣,在中壢圓光寺,她曾託人帶四百元新台幣給我,這對當時一無所有的我來說,那真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賜予。又台北善導寺收歸成為佛教產權時,她曾試圖想將該寺交由我來住持,但終因我年紀太輕以及師承不同,而力薦未果,特來向我說明致歉,我並不以此為意,但是對她這分知遇盛情,卻是永生難忘!」

-----

黨國元老李子寬老居士對佛教貢獻很大,影響也很大,在他一本手寫的書,叫做《百年一夢記》裡邊提到影印《大藏經》的事情。在那個時候,台灣佛教都仿日本的,僧寶制度不是很健全,法寶沒有,所以他們影印《大藏經》,對台灣佛教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李子寬老居士書裡就提到,當時台灣差不多每一個寺廟都買了一部《大藏經》。 東老三十八年春天到台灣的時候,在基隆被擋了下來,就是李子寬幫他擔保的,他才有辦法上岸。因為老法師他在大陸,就是中國佛教會的常務理事,到台灣之後,他就以大陸的中國佛教會的常務理事,成立了中國佛教會台灣分會的辦事處,東老當主任,就因為有這個機構和東老這個名義,又再擔保了很多從大陸逃出來的法師,於是僧寶、法寶通通進來了。 李子寬畢竟是黨國元老,他腦袋裡面,國家地位不輸給佛教的,所以,為了《大藏經》要用上什麼紀年的,李子寬老居士就要用中華民國多少年多少年這樣子,老法師不同意,我想他主張要用佛曆。我前面提過老法師是有原則的人,東老原則的堅持,他是都不會變的,兩個人因此爭得臉紅脖子粗。後來李子寬在書裡提到,最後東老還是同意用中華民國的寫法。這個小爭執,就說明了,當初影印《大藏經》是一件大事。 一下聖開法師之外,煮雲法師與聖嚴法師兩位跟老法師的關係。老法師曾經怎麼跟我講呢?他說:「比方我是蔣介石,那聖嚴法師就是蔣經國。蔣經國怎麼可以去跟毛澤東來往呢?」他講的毛澤東就是指白聖老和尚。在這裡我得先分析一下,老法師禪法的嫡系,當然是聖嚴法師。如果他還會找煮雲法師、還會找其他法師的話,他就不會講,他比方是蔣介石,聖嚴法師就是蔣經國,從這個比喻裡頭,可以了解到他內心世界的主意。
//口述歷史之三—訪方甯書教授(一)

關於佛教界人士不願投入中佛會的原因,由下列事件中,可見一斑﹕ 一、中佛會與善導寺分不了家,但善導寺的財務卻時有問題,一九六○年曾爆發監院和尚想趕走董事會的李子寬居士之糾紛(釋樂觀﹕一九七六)
//梅庵  終結台灣中國佛教會

常務理事身分,和章嘉活佛、李子寬居士,向內政部備案將「中國佛教會」在台復會。

一九五五年,東初法師得孫張清揚居士之助,發起影印大藏經,此為台灣最早印行的大藏經。東初法師要我負責到全台各地宣揚,由南亭長老為團長,我帶領宜蘭念佛會青年團一起參與。不管到哪個縣市,都引起熱烈回響,前後四十多天,共預約了二百多部,對正信佛法的推動,有著莫大的貢獻。弟子慈惠法師,寫的〈宣傳影印大藏經弘法日記〉,後來收錄在影印續藏的藏經裡。
//星雲大師參學瑣憶 東初法師-人間通訊社

說到大藏經,東初法師得到孫張清揚居士的支持,發起影印由外交部長葉公超從日本運回的《大正新脩大藏經》,並且成立影印大藏經環島宣傳團,南亭法師擔任團長,由我領隊,和煮雲、廣慈法師,以及當時的宜蘭青年慈惠、慈容、慈蓮、慈範、林松年等人一起參與。我們環島八十天,推廣了數百部大藏經。慈惠法師還撰寫了〈宣傳影印大藏經弘法日記〉記錄當時的弘法盛況。
//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最新消息

说起影印大藏经,那时候大家的经济都很有限,没有人有力量承担,最初东初法师商之于我,要我负责到全台湾各地宣扬,邀人预约大藏经,如果能预约到三百部至五百部,那大藏经就能印成了。 预约了二百多部,东初法师、张少齐、孙张清扬等一些参与者都非常高兴,热烈欢迎我们,并且举行庆功宴,请我们吃饭。
//【读书】宣传影印大藏经

文化館建好以後,既然是稱作「文化」,我們就做文化的工作。這個時候參與的有張少齊、孫張清揚、朱鏡宙、閻錫山,好像還有李子寬等人,這些大老們大家一起開會商議。

後來蒙李子寬、孫張清揚、于右任、居正等這些黨國元老出來擔保,說:「出家人啊,絕對不會來做這些間諜什麼的。」所以,才沒有事喔!不然的話,麻煩可大了!

記得當時好像是南亭老法師是隊長,煮雲法師是副隊長,星雲法師是總務,我是財務。隊裡還有一些居士,到一個地方,他們就找地點搭台子、拿喇叭到外面去宣傳,這些都由歌詠隊的人去宣傳。東初老和尚是留在文化館坐鎮,我們把到外面宣傳的成績拿回來以後,就交給他整理。書如果印好,他要負責分發。也就是以文化館這個地方為主,我們大家都是協助文化館來出這一套《大藏經》就對了。
//口述歷史之一—訪廣慈法師


-----



-----

References

[1] 李子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5%AD%90%E5%AF%AC

百年人間佛教之重要教訓
http://www.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1E0444ADF70C8087090959C2A1880A35 

善導寺時期(1952~1957)的印順法師
http://www.yinshun.org.tw/thesis/18.htm

善導寺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349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最新消息
http://www.fgsbmc.org.tw/news_latestnews_c.aspx?News_Id=201602152

李子寬 _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_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498060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index.html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五之三)
http://www.fgsbmc.org.tw/news_latestnews_c.aspx?News_Id=201602152

孫張清揚 _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_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99901

口述歷史之三—訪方甯書教授(一)
http://dongchu.dila.edu.tw/html/04/4_3.html

梅庵  終結台灣中國佛教會
https://mercybuddha2011.blogspot.com/2016/01/blog-post_9.html

星雲大師參學瑣憶 東初法師-人間通訊社
http://www.lnanews.com/news/%E6%98%9F%E9%9B%B2%E5%A4%A7%E5%B8%AB%E5%8F%83%E5%AD%B8%E7%91%A3%E6%86%B6%E3%80%80%E6%9D%B1%E5%88%9D%E6%B3%95%E5%B8%AB.htm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最新消息
http://www.fgsbmc.org.tw/news_latestnews_c.aspx?News_Id=201602138


【读书】宣传影印大藏经
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3528

口述歷史之一—訪廣慈法師
http://dongchu.dila.edu.tw/html/04/4_1.html

孫張清揚 _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_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99901

周宣德

周宣德

2018/09/25

周宣德(1899 年 9 月 18 日 - 1989 年 8 月 2 日)[1], [2]。

-----

「周宣德居士受到加拿大詹勵吾居士資助,成立了「慧炬學社」,鼓勵青年寫作,結緣佛教書籍,如李恆鉞居士的《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等,印行了不止數十萬冊,分送給青年閱讀,提供獎學金,鼓勵撰寫心得,藉此帶動青年學佛。」

「周宣德居士打電話來慧日講堂談論,周宣德那時候是慧炬的真正統帥、總司令。不好意思,這個不要寫出來。是說它的負責人。挾著是關心啦。其實我也禮貌上去訪問慧炬、訪問過周老師,我都去訪問他們。」

「那些大學生也很客氣、也很謙虛。(笑)其實我懂得只是比他們多了一點點而已,可是學生找不到人,就非要我去講不可。打腫臉充胖子,學生不嫌棄,我就去講。結果那時候,從六十三年就開始為淡江、文化、輔仁,六十四年也到過臺大講幾次,六十五年去臺大講比較多。那時候多了,銘傳、北醫、東吳,都或多或少我都去。我去大專社團的佛學社跟學生結緣,就是我在慧日講堂的工作是管圖書館,所以我很有空,除了看書,就是應付這些大學生作朋友一樣。」

-----

References

[1] 周宣德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1%A8%E5%AE%A3%E5%BE%B7

[2] 周宣德老居士往生記
http://www.minlun.org.tw/old/389/t389/t389-4-7.htm

-----



星雲大師參學瑣憶 周宣德、南懷瑾-人間通訊社
http://www.lnanews.com/news/%E6%98%9F%E9%9B%B2%E5%A4%A7%E5%B8%AB%E5%8F%83%E5%AD%B8%E7%91%A3%E6%86%B6%E3%80%80%E5%91%A8%E5%AE%A3%E5%BE%B7%E3%80%81%E5%8D%97%E6%87%B7%E7%91%BE.html

周宣德居士簡介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5%91%A8%E5%AE%A3%E5%BE%B7%E5%B1%85%E5%A3%AB%E7%B0%A1%E4%BB%8B/

推動大專佛學社團之父──周宣德
http://www.hongshi.org.tw/literary.aspx?code=A1356F08560C944AC6DF037C9643BDBD

周宣德 _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_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98652

周宣德老師行誼 - 精華區 Sunrise - 批踢踢實業坊
https://www.ptt.cc/man/Sunrise/DB70/M.1052498812.A.B08.html

悼念‧遊化 164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03-07/164.php

[]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五之三)
http://www.fgsbmc.org.tw/news_latestnews_c.aspx?News_Id=201602152

[] 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docx - Google Docs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Bk0aCiSV8frQMlXmiKZ2KOmKForpn8iO5GpYsiApL_Y/edit

推動大專佛學社團之父──周宣德
http://www.hongshi.org.tw/literary.aspx?code=A1356F08560C944AC6DF037C9643BDBD

南懷瑾老師你念佛一輩子,快點放下交給年輕人,自己專心念佛吧
http://toments.com/728359/

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一)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 宏印法師訪問記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4-01.htm

大專院校學佛社團
http://www.sanghanet.net/asp/asp1/onetype.asp?ppp=%A4j%B1M%B0%7C%AE%D5%BE%C7%A6%F2%AA%C0%B9%CE

南懷瑾

南懷瑾

2018/09/17

南懷瑾(1918 年 3 月 18 日 - 2012 年 9 月 29 日)[1]。

-----


-----


[2]

-----

同輩的看法:

「這是由台北甲辰學佛會同仁發起籌備組織,經內政部批准立案而成立的,一個全國性的佛教居士團體,於1969年一月五日正式成立於台北。最初會所租用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24號二樓。該會發起人李謇居士經成立大會推選為第一任理事長;理事有南懷瑾、王天鳴、李恒鉞、周邦道、沈遵晦、周宣德、顧世淦、張齡、朱斐、董正之、盧宗濂、蔡登山、徐槐生、伊西娜珍等31人。監事有水祥雲、朱鏡宙等11人。李謇居士係河北順義人,為第一屆國大代表,曾任內政部司長及參事等職,時年六十一歲,將以退休餘年貢獻佛教。該會於成立大會同日成立一弘法委員會,敦請立委盧宗濂為主任委員,積極展開宏揚佛法工作。首先辦理佛學講座,南懷瑾居士擔任第一次講演。」[3], [4]

「其他,尚有曾在學校擔任佛學課程的學者如:羅光、吳經熊、南懷瑾、吳怡、蕭春溥、藍吉富、張優理(慈惠)、劉貴傑、孔維勤、楊惠男,及現在任教的林煜洲、郭朝順、陳英善與筆者本人等。所以文化大學的佛學碩、博士論文無論在質與量上,可說都居各大學之冠。這即是曉峯夫子對佛教學術之重視所奠定的基礎。」[5]

「我對他過去在大陸,學經歷不太了解。不過,他隨著國民政府到了台灣,在台灣著作了一本《禪海蠡測》,這一本書奠定了他在台灣學術界的知名度,有多位立法委員、國大代表跟他學習各種見聞。只是,他接觸龐雜,沒有哪一家願意認同他,自成為一家之宗。」「他來佛光山,就讚歎佛光山是一個蘭花瓣的地形,非常有地理,能可以弘揚佛法,興旺兩百年以上。我心想:佛教叢林千年以上的,在中國為數很多。兩百年,太短了吧!實際上,經過了這幾十年的歲月,我覺得南懷瑾居士,對於佛光山讚許兩百年以上的法緣,實在說也是恭維我的。」[6]

「一九七九年秋,香港僧伽聯合會會長暨紐約世界佛教中心創辦人洗塵大和尚, 由聖嚴法師陪同訪晤南懷瑾老師,見「大乘學舍」僧眾,行持綦嚴,生活簡樸,復有懷公親授中華文化與佛學課程,氣象清新,禪風高峻,對此頗為心儀,歎為數十年來所僅見,遂慨允兼任學舍方丈,同時決定籌設「十方叢林書院」,希望在台灣建立一座眾所仰望的現代禪林。「十方叢林書院」於一九八0年六月正式成立,秋季辦理第一屆招生,並由洗塵上人自任院長,南師懷公以導師名義權理內外,實際主持院務;顯明長老為導師兼副院長,聖印大法師為董事長兼理台中分院。院址分台北市信義路復青大廈禪林現址,與台中霧峰萬佛寺。」[7]

-----

後輩的看法:

-----


[7]

-----

首愚法師:

「首愚法師,談起他的出家因緣,他說在一九六九年服兵役期間,因為《中央日報》副刊連載關於《六祖壇經》的論戰,引發他對佛教的興趣,開始閱讀《壇經》與靜坐自修,起居作息中觀照自心,從中得享少分禪悅。自忖與佛門有緣,且時機業已成熟,決定皈依佛門,依台中慈明寺聖印法師為啟蒙師。服役期滿後,先後親近聖印、懺雲法師,後得推薦,於一九七一年於新店五峰山麓同淨蘭若出家,依止仁俊、廣善兩位長老為剃度師父,法名 「宏善」,法號「從智」,日後得南懷瑾老師嘉勉,特以「首愚」為自謙之號。一九七二年至七七年入學東方佛教學院高級部一年及佛光山叢林大學就讀唯識學系四年,依星雲大師為親教師,畢業後並留山擔任男眾部糾察,期間蒙大師慈悲成全,閉關專修般舟三昧四次,並得南懷瑾老師之指導,師生自此開始結緣。」[8]

「一九七九年南懷瑾老師成立大乘學舍,首愚法師擔任監院並參與共修,受南師「顯密圓通準提法門」灌頂,日後更得南師認可為傳授準提法門阿闍黎。一九八○年六月「十方叢林書院」正式成立,由洗塵上人自任院長、南師以導師名義權理內外,實際主持院務,首愚法師擔任總務主任並兼訓導副主任。一九八一年,首愚法師協助南師創辦《知見》雜誌,同時接掌剃度師之「同淨蘭若」為第三任住持。」[8]

「一九九五年九月中旬,首愚法師應美國佛教會邀請,至紐約莊嚴寺及新澤西州領眾共修準提法,令大眾獲益良多,也揭開美、加弘法的序幕。為了求法心切的海外佛子們,法師應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海南島、西安等地弟子的邀請,辦準提七專修,銜接禪密實證之法,探掘行者身心伏藏,與會者於豁然轉身之處,多有所感,甚得有識之士肯定歡迎。後於一九九九年五月底受聘接任美國佛教會副會長、美國紐約莊嚴寺及大覺寺住持二年。」[8]

-----

李元松:

「李元松自認現代禪,乃上承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下繼楊仁山、歐陽竟無、李炳南、南懷瑾等人所建立的教團理念;這一教教團理念的特色是:僧俗平等。在這些居士教團當中,歐陽竟無所創立的「支那內學院」最為醒目,遭受來自出家僧人的批判也最為嚴厲。自認為繼承這一理念的現代禪,被當前台灣出家僧人的批判,不過是這一戰火的延續罷了!其中是非對錯,恐非一時所能解。」[9]

「南懷瑾老師當然是我敬重的善知識,事實上,他也是我的師父——圓一法師曾極力推崇的大善知識。南(懷瑾)老師的著作也曾經是我摸索求道時期的精神資糧,對於他自承「著書多為稻米謀」的一句話,我無限讚歎!將近二十年後的今天,我依舊敬佩他的磊落無礙。今日,回憶起來或有三項因素,我沒有在他豐富的著作中學習太久:」[10]

「一、平心的說,我有一點獨覺的根性。」「二、特別是我自認思考最敏捷的二十五、六歲,一直到三十歲左右的時候,我大部份的心力都浸淫在印順法師的《妙雲集》世界裡。」「三、至於實際修習止觀的方面,我也很自然地繼續仰賴印順法師的著作,例如《成佛之道》《學佛三要》《中觀今論》……等,以及佛經原典,如《雜阿含經》《小品般若經》《思益梵天所問經》《俱舍論》《清淨道論》《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論》《六祖壇經》《永嘉證道歌》……等。另外,《密勒日巴大師全集》和《岡波巴大師全集》也給我很深很深的影響!」[10]

「南老師的思想和修行從著作上來看,碩大廣博是其獨特的優點,但在有關悟道的描述以及邁向悟道的具體修行次第,我個人暫時看不出可以讓同屬修行界之我輩生起深切的認同。不過,由於南老師德高望重,享譽中外禪界多年,我格外心存敬意,未曾面晤或深度筆談之前,我不敢論定。」[10]

-----

苟嘉陵:

「佛青會要一系列探討有影響力的在家佛教居士,我就主動地自願在第二期寫南懷瑾居士。不少同修編輯告訴我南懷瑾不好寫,因為其人在佛教界頗有爭議,直到最近仍聽到某位德高望重的大法師在公開對其口誅筆伐,嚴辭批評。我就說法師可以批評法師的﹐我也可以探討我的。我的探討不一定絕對正確,南懷瑾居士若看到我的文章也不一定會完全認同。這些都不是我們要寫這些文章的真正目的。我們的目的仍是佛法的現代化。佛青會是肯定佛法現代化的團體。我們認為佛法尚未充份現代化,而佛法現代化的實現,仍需許多人的努力。正如上期寫李元松居士,並不代表我完全認可或崇拜其人。我也表達我對他的批評,雖然批評的也只是我個人的一家之言。對南懷瑾居士,我的立場也是一樣。但無論是李元松或南懷瑾,他們在我的視野裡,均是佛法現代化進程中值得探討的人物。」[11]

「南懷瑾另一樣讓我十分佩服的就是他對民族及人類文化無盡的關懷。那種關懷在聽他講課時,是很強烈而有熏染性的。換句話說,他在在地流露出中國儒家『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淑世精神。那種強烈的文化使命感,是很教人感動的。」[11]

「在佛教思想上,我相信不少現代學佛人,尤其是認同印老思想或南傳佛教的人,會對南懷瑾了解的佛教不大認同。無可諱言的,南懷瑾了解的佛教範圍仍在傳統中國佛教之內,他對近代高僧太虛及印順所提出的人生佛教及人間佛教,也許並不十分熟識。他在演講中曾經提到自己有一個原則,就是絕不批評當代的人。故就算他對印順法師有看法,也不可能在文章或演講中有所表達。若一定要講懷瑾和人間佛教有何關係,我想是很牽強的。但二十年來在我自己的心裡,我總覺得南懷瑾和人間佛教有關,而且在南懷瑾身上,剛剛好有一些東西正是人間佛教的發展所缺乏的。這一篇文章,也算是我對此問題探討的一個嘗試吧。我想最主要的一點,是他讓我活生生的感覺到法和人的關係。我想,這對人間佛教的發展很重要。對於這些,我須要做一些說明。」[11]

-----

南懷瑾自己的看法:

「後來發現紐約沒有一個佛教廟子,他就發動蓋了一個大覺寺,大部分都是他出的錢。當時在紐約是很大的廟子,請了很多大陸到台灣去的和尚,後來也請了一些大陸和尚、喇嘛。當年我在楊管北那裏上課時,楊管北跟我講:老師啊,最好你去。我就笑說,我不喜歡到外國去,他們人才多,不需要我去。沈家楨後來又修了莊嚴寺,是北美洲很大的一座廟子,有人再三要求我去,幾十年我都沒有跟他碰面,我到美國也沒有跟他碰面。莊嚴寺現在住著一個老和尚,叫顯明法師,東北人。這位法師當年抗日戰爭時,有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13]

「父親見到他,說:“你不是要退休嗎?‘慧矩’找到人接手了吧?”周老答道:“一時還交不下來,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人接。”父親說:“到了我們這個年紀,看見年輕人總覺得能力還不夠,不能放心交給他們。其實我們年輕時也和他們一樣。我們因為累積了七八十年的經驗,才會自覺有能力,等到年輕人活到我們這個年紀,自然有我們現在的能力了。你念佛一輩子,快點放下交給年輕人,自己專心念佛吧。”」[14]

-----

References

生平:

[1] 南懷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80%80%E7%91%BE

[2] 南懷瑾國學大師的一生 - KNOWPIA
https://zh.knowpia.com/s/blog_190369046a8ff503

-----

同輩的看法:

[3]【中華佛教居士會 Lay Buddhist】- 關於中居
http://www.lbaroc.org/inside_09_in.php?id=17

[4] 美佛會 - 美佛慧訊 - 學佛回憶錄(六)
http://www.bauswj.org/baus/newsletter/2003/nl86_chu_bio6.html

[5] 星雲大師參學瑣憶 周宣德、南懷瑾-人間通訊社
http://www.lnanews.com/news/%E6%98%9F%E9%9B%B2%E5%A4%A7%E5%B8%AB%E5%8F%83%E5%AD%B8%E7%91%A3%E6%86%B6%E3%80%80%E5%91%A8%E5%AE%A3%E5%BE%B7%E3%80%81%E5%8D%97%E6%87%B7%E7%91%BE.html 

[6] 曉峰夫子與佛教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projects/Leezhifu/html/journal/j043.htm

[7] 黃梵月與南懷瑾大師、首愚法師《十方叢林書院》之因緣 _ wuyo
http://www.wuyo.com.tw/single-post/2016/11/30/%E9%BB%83%E6%A2%B5%E6%9C%88%E8%88%87%E5%8D%97%E6%87%B7%E7%91%BE%E5%A4%A7%E5%B8%AB%E3%80%81%E9%A6%96%E6%84%9A%E6%B3%95%E5%B8%AB%E3%80%8A%E5%8D%81%E6%96%B9%E5%8F%A2%E6%9E%97%E6%9B%B8%E9%99%A2%E3%80%8B%E4%B9%8B%E5%9B%A0%E7%B7%A3

-----

後輩的看法:
 
[8] 峨眉十方禪林 清靜專修準提法 _ 宗教 _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20095

[9] 我所認識的南懷瑾居士 - 四念堂隨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4mindfulhall/7163774

[10] 從印順的人間佛教探討新雨社與現代禪的宗教發展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TAIWAN/md/md07-02.htm

[11] 生死涅槃等空华_新浪博客
http://m.blog.sina.com.cn/s/blog_4ccc70620102vd8h.html#page=1

-----

著作:

[12] 金剛經說什麼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7/61.htm

[13] 人生的起點和終站 南懷瑾_第一講 紐約的寺廟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688&cid=44

[14]南懷瑾老師:你念佛一輩子,快點放下交給年輕人,自己專心念佛吧
http://toments.com/728359/
 
[15] 南怀瑾全集|南怀瑾|南怀瑾著作最全的网站
http://www.quanxue.cn/ct_NanHuaijin/index.html 

張澄基

張澄基

2018/09/17

張澄基(1920 年 - 1988 年)。


-----



-----

佛研所:

「張澄基先生在中華學術院籌備「佛學研究所」,該所先後有張曼濤、周邦道、聖嚴法師擔任所長,增購團書,籌募基金,出版《華岡佛學學報》,招考研究生,出版《中華大典》佛教叢書等,都有很大的貢獻。民國五十年代,國家尚在戒嚴時期,各學校都禁止法師在學校教書、弘法;可是,曉峯先生卻邀請道安長老輔導學生佛教社團的「慧智學社」;五十四年,又聘請印順長老在哲學系授課。打破了當時的禁忌,這就是夫子之氣度與膽識。」
//曉峰夫子與佛教

「五十四年春天,張澄基博士帶著中國文化學院創辦人張曉峰先生的聘書,邀請正在掩關的導師出任哲學系教授。導師思惟良久,心想能夠讓高等學府中的青年學子接觸佛法,受佛法的潤澤,應是前所未有的機緣。雖然導師閉關專修的研究與寫作正在進行,但自覺弘揚佛法本當隨緣盡分,終於在良久思惟後答應受聘,在掩關一年期滿的五月十五日,結束一年的掩關生活,前往台北擔任教職,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進入大學任教的出家法師。」
//印順導師略傳

「法師 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 法師四十九歲 十月,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先生囑託校長潘維和博士及哲研所李志夫教授,蒞臨文化館,邀請 法師接任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 【案】:中華學術院為文化大學之附屬研究機構,佛學研究所則隸屬於中華學術院,成立於民國五十四年。最初由教育部次長周邦道居士擔任籌劃工作,歷任所長有張澄基、張曼濤等大德。創辦以來,主要功能為佛學研究與出版,發行三期《華岡佛學學報》及《中華大典》之有關佛教典籍。另參見:〈明天會更好—訪佛學研究所話今昔〉,《人生》二六:版三)」
//聖嚴法師

-----

沈家楨居士:

「我一生中受佛法影響最大的有兩件事:一是在做船生意興盛忙碌的時候,能在五年中跟張澄基教授去Wisconsin等地,和他單獨的舉行了三次每次三個星期的連續打坐、習禪、修習顯密法門。」
//沈家楨居士佛學座談記實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在中國大陸時,我倆人都曾在基督教會辦的學校讀過書。到了美國之後,我和張澄基教授很接近,從他那裡學了不少佛法,和如對佛教的認識則還很淺薄。結婚紀念日那天,當我們談到信仰的問題時,和如說:「你們就只會咬文嚼字,對一般人類的苦痛,只會講不會做!你看看基督教,他們的理論雖講得很少,可是他們辦醫院、辦學校、辦孤兒院,是實實在在地在解決人類的苦痛,為什麼你們不做這些實際的工作?」各位請注意,此時和如口中的「你們」,是指我和張澄基、陳健民這批朋友,過了幾年之後,她才改口說「我們」。」
//福慧雙修莊嚴世界 莊嚴世界福慧雙修 - 美佛慧訊 - udn部落格

-----

譯經院:

「初稿全部完成之後,顧世淦很客氣,建議請學有專長的專家學者編審,以現代的眼光判斷適用不適用,好不好,有什麼需要更改修正的,我於是請在賓州州立大學任教的張澄基教授擔任此事,張澄基答應了。沒想到張澄基看稿之後,和顧世淦各持己見,爭執半天無法達成協議,我又無法判斷,但因為要出版,總得有人做最後決定,我於是對顧世淦說,既然是你建議張澄基的,那就請張澄基做最後的編審吧,顧世淦也同意了,終於把譯稿決定下來。」[]

「我這次做『金剛經』磁碟片一事,參考了六十六種經與論,看到各家詮釋不同,深深感到譯者如果不能真懂,兼具信、雅、達的翻譯是極難極難之事。例如張澄基,對佛教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在西康學密多年,也打坐,真正下過苦工夫,是貢口葛老人真正看得起的人物,但他的文字,不論中文英文就不及顧世淦了,但顧世淦在教理上的體會不及張澄基,這是困難所在,今天他們兩位都不在了,所以我才坦白地講。」[]

-----

在前弘期噶舉派的在台發展,主要是早期在大陸追隨噶瑪噶舉派貢噶仁波切學法的漢人居士申學文、張澄基、陳健民等人。1942年申學文至西康貢噶山貢噶仁波切本寺求法三個月,閉紅觀音法三年,1958年從香港來台傳法,在中和成立貢噶精舍,1960年應邀到台南弘法,成立台南貢噶精舍,1994年擴建為貢噶寺,是台南市頗具規模與特色的藏傳佛寺。1980年申學文由十六世大寶法王的剃度,積極地邀請噶瑪噶居派的藏僧來台,如1980年的創古仁波切,是海外流亡藏僧來台弘法的第一人,1981年堪布噶塔仁波切來台,為貢噶精舍新殿佛像舉行開光典禮,1982年巴度仁波切來台,為貢噶精舍新殿主持落成大典。張澄基十七歲時赴西康貢嗨雪山寺追隨貢噶仁波切學法八年,1945年代表國民政府恭請貢噶仁波切主持護國息災法會,後赴美任教於紐約新學院、賓州 (Pennsylvania)大學等,1963年應中國文化大學創設人張其盷邀請在哲學系,教授佛教哲學與比較宗教學的課程,後擔任比較宗教研究所所長,1966年離台返美。1976年擔任美國佛教會新竹譯經院院長,在台期間傳大手印法,收了一些弟子,有日慧法師在苗栗觀自在蘭若傳法。陳健民1930年間在四川遇紅、白、花等派大喇嘛的灌頂,其中以五世貢噶仁波切傳授無上密法為要,1939年赴西康專修,1947年住印度閉關二十五年,80年代中期來台傳法多次,1987年在美圓寂,遺骨送回金山建塔奉養,其妻陳相攸與弟子徐芹庭仍繼續在台傳法。
//台灣國際藏傳法脈總會  噶舉派(白教)在台的發展




在我出離專修一段時間以後(譯按:時為一九四五年),我的上師要我返鄉帶家人避離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禍。我依囑返鄉(譯按:湖南攸縣),把家人安頓在安全的處所,然後就在一個岩穴居住了兩年(譯按:閉關於獻花岩),接著就來到印度。在我返鄉之前,碰到了我的老友張澄基,他問我該怎麼辦?我說:「去印度。」但他說:「為什麼去那兒?佛法在印度已經衰微了。」我回他說:「雖然佛法在印度是衰微了,可是聖地都還在呀!」我預言說我們兩人都會到印度,那時他不相信我的話,結果後來他還是因為公務的關係到了印度。我有一位有錢的施主黃先生(譯按:黃蘅秋老居士)希望去印度朝聖,而邀我同行。我們在一九四七年一起到了印度(譯按:這年陳瑜伽士預知共產黨將統治中國大陸,故決定到印度閉關,共計廿五年,直至一九七二年才移居美國),黃先生把一切安排妥當後就回國了。我在黃先生的資助下,獨自朝禮了各個聖地,並且在每個聖地至少禪修一個星期,看看什麼地方最適合我修行。最後張先生幫我取得印度的居留權,我便來到噶倫堡這個關房。
//陳健民上師主頁簡介





受戒期間於戒場中認識張澄基教授的母親。張老太太早年皈依貢噶上師,當時師父正苦於修行欠缺師承,得知西藏密教修行次第傳承未斷,故特請老太太引見,認識張澄基教授,由張教授的因緣承接了白教(噶舉派),授阿闍黎灌頂。隨後並於彰化.澄園閉關三年,專修四加行及大手印。
//我們的恩師 慧寂、慧澄恭撰

‧1988年:佛教學者張澄基教授往生,遺囑將其藏書三千冊贈予美國西來寺。
//佛光山歷史上的今天-5月24日-人間通訊社

十六無記: 出《佛學今詮》 1.世界永恒。2.非永恒。3.即永恒又非永恒。4.即非永恒又非不永恒。 5.世界是有限。6.無限。7.即有限又無限。8.非有限非無限。 9.如來滅後存在。10.不存在。11.即存在又不存在。 12.非存在亦非不存在。13.身心是一。14.是異。15.即一又異。 16.非一非異。( 註六 ) 張澄基《佛學今詮》上冊p135 以上是分別由五種的無記,只做為比較;看起來「十無記」比較忠於原始教法,其他的很可能是後來的大德所衍生出來的。但是「十六無記」所探討的比較深入圓滿。
//十四無記之初探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

References

[1] 張澄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B5%E6%BE%84%E5%9F%BA

【百年佛緣——我和學者們的互動‧6】 張澄基 _ 副刊 _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87071

沈家楨居士佛學座談記實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6%B2%88%E5%AE%B6%E6%A5%A8%E5%B1%85%E5%A3%AB%E4%BD%9B%E5%AD%B8%E5%BA%A7%E8%AB%87%E8%A8%98%E5%AF%A6/

我們的恩師 慧寂、慧澄恭撰
http://www.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BD5B1D3BA4DD6EA3CF5BE3D3062C72CC

福慧雙修莊嚴世界 莊嚴世界福慧雙修 - 美佛慧訊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bauswj/7194575


佛光山歷史上的今天-5月24日-人間通訊社
http://www.lnanews.com/news/%E4%BD%9B%E5%85%89%E5%B1%B1%E6%AD%B7%E5%8F%B2%E4%B8%8A%E7%9A%84%E4%BB%8A%E5%A4%A9-5%E6%9C%8824%E6%97%A5.html

印順導師略傳
http://www.yinshun.org.tw/A01-0-101.htm

台灣國際藏傳法脈總會  噶舉派(白教)在台的發展
http://sum-buddhism.blogspot.com/p/blog-page_7056.html

陳健民上師主頁簡介
http://www.yogichen.org/intro.html

十四無記之初探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5%8D%81%E5%9B%9B%E7%84%A1%E8%A8%98%E4%B9%8B%E5%88%9D%E6%8E%A2/

曉峰夫子與佛教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projects/Leezhifu/html/journal/j043.htm

聖嚴法師
http://old.shengyen.org/content/about/about_01_2_1.aspx?HS_Sn=19

沈家楨

沈家楨

2018/09/17

沈家楨(1913 年 12 月 15 日 - 2007 年 11 月 27 日)[1], [2]。

「我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莊嚴寺看過他較年輕時的演講錄影。當時的他會令我覺得是兩個不同的人。那時的沈老大約五十幾歲﹐講話的聲音很大﹐中氣十足﹐更像個企業家。最主要是氣質完全不同。七十歲的沈老已完全沒有侵略型的氣質了﹐絕不會讓你覺得緊張。也許就類似儒家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而五十多歲的他﹐會讓你覺得他精明得咄咄逼人。講起話來﹐會讓我想起馬丁路德金恩博士。」[3]

-----


-----


-----

「初到美國,物質及精神上的生活,都很艱苦。我英語差得太遠,常和美國人講話時,看見對方眉頭一皺,心裡就生起慚愧難過的反應;風俗人情,又十分生疏。所以在貿易公司解散後,一度失業徬徨的期間,眼看著和如帶著四個小孩(我們一直沒有傭人),真是心疲力竭,耐苦耐勞,那種同心協力的熱情,暗中常令我嘗到痠痛愛憐的滋味!」[20]

「我們是星期五去精舍的,星期日離此赴大覺寺聽經;在精舍住了二夜,與沈居士伉儷和詹居士,有充分的時間長談,沈夫人居和如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賢內助。她家裡沒有傭人,沈居士有客來,也都由夫人親自下廚料理一切,招待中外緇素賓客,我們在精舍兩天,都是她一個人每天為我們而忙三餐,真使我們過意不去,只好大家動手,搬搬碗筷,幫個小忙。」[9]

「在她往生的前兩天,她停止服用止痛藥。我從莊嚴寺回來,和家人及雷久南一起坐在她房間的地上談話,大約晚上十一點十分左右,她忽然叫我到她的床前,伸出她的雙手叫我握著,看著我。我問她『痛不痛?』她搖頭表示不痛。片刻後,忽然發現她的眼珠不動了,這時她的口稍稍張開,接著,輕微的『浦』的一聲,便什麼都靜止了。接著我們依佛陀的教法,全家和雷博士圍繞在她身邊念阿彌陀佛,至半夜兩點,我請雷博士和孩子先去休息,我繼續握著她的手念佛號八個小時。」[24]

-----

「沈居士育有一子三女,老人家27日早上八點零五分過世時子女皆隨侍在側。告別式最後由小女兒沈馥代表家屬致詞,她感謝這麼多人來為她父送行,並與大家分享自己與父親的一個小故事。她回憶自已第一次買房子時曾問父親,要不要請人來看風水?但父親以自己買房子的故事告訴她,你只要在業力上下功夫,凡事自有因果。」[2]

「如果有人問我最欣賞沈老的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他的演講。而且是要身歷其境地當場聆聽﹐才能體會其中之妙。因為只有當場聆聽﹐才能直接感受到那一種由他生命中流出來的清涼法喜﹐以及一種獨特的犀利狡捷的智慧。而且越是他小型的演講﹐聽者的感受會越強烈。」[3]

「事實上後來我主張的佛法修行應以四念處為主軸的看法﹐並不得自於沈老。但我自己心裡知道﹐我的佛法養成教育是在大覺寺﹐而我的導師毫無疑問地是沈老。若沒有他的點撥﹐我生命裡的某些東西出不來﹐也不會有後來寫的四本書。如今沈老去了﹐我在心裡叫他一聲恩師﹐應屬恰當。」[3]

-----

美國佛教會:

「一九六四年春天,在三藩市弘法的樂渡法師到紐約,有一位倓虛老和尚的皈依弟子姜黃玉靖老太太接待他。由姜老太太的介紹,和沈家楨居士見面。沈居士到樂師住的公寓中相訪,二人共談佛教前途。他們談到中國佛教的危機。這一番話,使沈居士十分感動。他們相約組織一個佛教社團,共同為佛教做點事。」[8]

「大概在收到公司的錢不滿二個月,有一個星期日,和如和我從美佛會出來,預備走到停車場去,忽然看見廣告,有一座門面相當大的房子出售,原本是電話公司的辦公廳。和如叫我將電話號碼抄下來。我不明白她的意思。她說:「我們不妨約個時間來看看,也許可以買下來給美佛會做寺址用。」「那裡來的錢呢?」「用修福的錢啊!」「您不是說應該辦醫院、辦學校、老人院、孤兒院嗎?」「這一點點錢,那裡夠辦這類大規模的善事呢?美佛會現在的地方實在太小了!何況樂渡法師說,有三尊大佛像在香港定做,不久將運來。我們需要這麼一個地方,可以多容納一些人,使他們來瞭解佛法。」她還加了一句:「也使您可以有地方多修一點慧。」這個電話公司的辦公廳,就是現在的大覺寺。」[20]

「樂渡法師(一九二三─二○一一)於一九七四年,辭去美國佛教會會長及大覺寺住持兩項職務後,在紐約另行創辦美國佛教青年會,成立「美加譯經會」。在幾位英語能力極佳弟子的協助下,樂渡法師埋首於佛典的英譯工作,譯作達三十多種,主要為清雍正所選的二十部經書。而視為最重要的則是四十卷《大涅槃經》,已完成英譯本初稿。英譯經書出版後,寄贈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大學、佛教團體。」[6]

-----

世界宗教研究院:

「沈居士在這家大學圖書館的第五層,開辦世界佛學研究會及世界佛教圖書館,在會客室中,沈居士先作簡報,然後我們分成四組,由沈院長、賀副院長、陳剛居士、圖書館副主任陳秋榮小姐,帶領參觀這間圖書館。這是目前全世界佛教藏書最多、最全的圖書館,藏經中,有十多種不同的文字,有關中國藏經就有六、七種版本,其他的有韓國、日本、越南、高棉、緬甸、泰國、錫蘭、西藏等國家的藏經,有貝葉的、有卷軸的。曾有一位美國人在遠東搜集佛教藏經、佛書三十五年,所有的存書,全部由沈居士買下存入圖書館。還有香港的嚴寬祐居士,一生所收集的藏經及佛書,也全部捐獻給此世界佛教圖書館。」

「為什麼蒐藏這些資料呢?沈博士說當年從大陸出來時,最擔心佛教經典會在大陸佚失殆盡,因此發願努力保存佛教文獻資料,使佛法得以永續流傳。稍後,正好嚴寬祜先生,將很多從大陸運抵香港,以廢紙出售的成擔佛典、叢書,細心加以整理,得四千多種,乃運去美國,交給沈博士,成為世界宗教研究院最早、最主要的藏書。後來,任職東南亞美國大使館商務參贊長達三十五年的伽德博士(Dr.Richard Gard),晚年出售珍藏一萬六千多冊的中英文佛書,沈博士即喜捨地以退休金十萬美元購得,再加上他自身的藏書,進一步充實了研究院館藏。此外,美國國會圖書館得知研究院的性質,也轉贈了美國政府自印度運回的大量資料,內容廣含印度各宗教及大量佛教哲學,兼及藏文、印度文、蒙古文等多種文字,豐富而珍貴。最近台北善導寺妙然法師,希望將太虛大師所創的海潮音雜誌彙編成文集時,就曾為收齊自創刊號至今的雜誌,尋遍各地不可得,最後是在此圖書館裡找到極大部份。」[17]

「這裡要追溯到一九七一年,沈家楨居士為了培育宗教人才,蒐集、珍藏這些宗教的善本,成立了「世界宗教研究院」,租長島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設立圖書館。一九九O年為了方便管理起見,遷來莊嚴世界,開始籌建院址及圖書館,這七萬多冊書籍,只好暫時置放於貨櫃及許多倉庫裡,沈夫人居和如與沈居士偕手同心,對美國佛教會及世界宗教研究院參與實際工作,不遺餘力,其省吃儉用與人和諧合作,不分彼此,向為人所稱道。不幸於一九八八年七月四日捨報生西,美國佛教會及世界宗教研究院為紀念沈夫人二十年來的貢獻,特將其發起在莊嚴世界所建圖書館而命名為「和如紀念圖書館」以供世宗院之用。」[15]

「該寺的居和如紀念圖書館的藏書也是很大的吸引重點,吸引了數以百計的學者,前往研究佛學與比較宗教。居和如是沈家楨博士的夫人,他們伉儷,毀家捐建莊嚴寺,不遺餘力,原是美國航業鉅子的沈家楨博士,把所有的輪船賣掉,購買此處山林湖泊千畝之地,建成莊嚴寺。創立宗教研究所,請著名於世界的工程設計家貝聿銘博士設計觀音殿,悉依唐代古剎風格,不用鐵釘。又陸續增建了大雄寶殿與其他建築物,延請高僧大德駐錫講經傳法。對於做學問的學者而言,和如紀念圖書館實在是最大的寶庫,因此,學人紛淼而至。從事研究,又製作了佛經光碟發行,以利世人。」[12]

-----

譯經院:

「美國佛教會的創始人沈家楨老居士于民國六一年在新竹青草湖創辦了譯經院。該院向政府的立案全銜是「美國佛教會駐台譯經院」。譯經院的全部經費都是由沈老居士獨力捐助的。因為沈老居士的事業都在美洲,所以不能親自分身照顧譯經院,去年底,聖嚴法師返國奔東老之喪,乃與他商議,將譯經院改組,由中華佛教文化館與美國佛教會合作來主持譯經院。並且,將院址從新竹遷往北投佛教文化館的下院,這是東初老法師晚年所建之新道場——農禪寺。」[10]

「初稿全部完成之後,顧世淦很客氣,建議請學有專長的專家學者編審,以現代的眼光判斷適用不適用,好不好,有什麼需要更改修正的,我於是請在賓州州立大學任教的張澄基教授擔任此事,張澄基答應了。沒想到張澄基看稿之後,和顧世淦各持己見,爭執半天無法達成協議,我又無法判斷,但因為要出版,總得有人做最後決定,我於是對顧世淦說,既然是你建議張澄基的,那就請張澄基做最後的編審吧,顧世淦也同意了,終於把譯稿決定下來。」[11]

「我這次做『金剛經』磁碟片一事,參考了六十六種經與論,看到各家詮釋不同,深深感到譯者如果不能真懂,兼具信、雅、達的翻譯是極難極難之事。例如張澄基,對佛教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在西康學密多年,也打坐,真正下過苦工夫,是貢口葛老人真正看得起的人物,但他的文字,不論中文英文就不及顧世淦了,但顧世淦在教理上的體會不及張澄基,這是困難所在,今天他們兩位都不在了,所以我才坦白地講。」[11]

-----

莊嚴寺:

-----



大佛殿側面。

-----



-----


-----

「到五時才圓滿,眾人移到觀音殿作晚課後,步出殿門,忙了一天飢腸轆轆的,才想起還未用藥食,到廚房轉了一圈,結果一人一碗泡麵,過年在寺裡煮泡麵之舉,想想不覺莞爾。這一天,這一切將是美好的開始,萬象更新,欣欣向榮。」[16]

「遊覽莊嚴寺,不妨順遊距離不遠,一河之隔的西點軍校,不過須要預約。參觀這所著名的美國軍校,又是另一種經驗與感受。」[12]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即是因應佛典電腦光碟化的工作成立,而其兼具的功能是--希望世界各地推動中文佛教資料電腦化者,達到充份分工合作,避免工作重複,以及統一若干共同需求的規範。目前該功德會設址於美國紐約世界宗教研究院和如紀念圖書館,未來將逐漸隨緣於世界各地設立分庫;而已完成輸入和校閱的有:丁福保的佛學大辭典、大般若經、金剛經、彌陀經、六祖壇經,原則上以四校為主,也有高達六校的。另外其分會大覺蓮社已輸入明末四大師全集、理海佛學會已輸入來果禪師全集等。」[17]

「然而,沈居士硬是有辦法,他創辦了「資功會」,這是一個鬆散靈活的機構,它以設立分庫的方式,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志士仁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凡「資功會」成員,可以在自己家裡輸入校對,最後匯總到總庫編輯製作。佛家所說的「有財施財,有力施力」,經過沈居士的設計,超越了時空限制。十年間,上千萬字的佛經,輸入電腦,每部經典校對四次…有限的經費,二三個專職人員,靠著沈居士的智慧,就這樣,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18]

-----

學佛心得:

「第二天早上,沈居士走進家裡的小佛堂,第一眼就看到妻子念了十八年從未間斷的《金剛經》課誦本。於是他發了一個願,他要繼續妻子的功課,繼續念《金剛經》,並把功德回向給妻子。從此沈居士每日念誦一部《金剛經》,研究各家注解的《金剛經》,其後應邀到紐約僑聲廣播電臺講《金剛經的研究》時,更是全心投入研究。沈居士說,他過去雖陸續念了四十餘年的《金剛經》,但遠不如妻子走後念得多。」[23]

如果您自己觀察下來,您是近乎第一種典型的人,我建議您先從修學原始佛教入手。四念住是一帖對症良藥。如果您對於研讀中國古文的經典沒有問題,四聖諦、八正道等哲理及教法,都是好的,應該細心研究。倘您宿根深厚,一樣可以得果。《金剛經》中說:「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陀洹是修學原始佛教達到的初果。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即是不受外境的影響。第一種典型的人,比較容易修到不受外境的影響,也比第二種典型的人所接觸的外境簡單,因此容易修到初果的境界。

貢獻給各位供參考及討論:一、不要以為一定有明天。二、不要批評。三、不要為煩惱所轉。並以福慧雙修為目標。

-----

聖嚴法師:


-----

「來到和如圖書館,接受我們的採訪。師父表示,從早年留日的學費、生活費,到學成回國後,沈居士邀請他到美國大覺寺,幫他請英文老師教英文等等,真心感謝沈居士的幫助。記得以前我們每當問及沈伯伯是否記得此事,沈伯伯總是回答:「不記得了。」對他來說,才要感謝聖嚴師父,因為,他謙沖的表示,他幫的忙很小,這些錢如果當年是買件古董或是一幅畫,現在保存的也只是古董或畫作,但幫了師父,師父所做的事,卻利益了更多的眾生,聖嚴師父才是他的恩人,為他種下福田,他要感謝聖嚴師父。」[23]

「他接著說:「所以,佛教講種福田,聖嚴法師就是我的福田。他到美國之後,給我的影響和教導,這些我都感激不盡。在大覺寺的時候,他教我打坐。我萬萬沒想到,聖嚴法師在這麼忙的情況下,還抽出時間來這裡轉轉。所以,今天,我不但想到了聖嚴法師救別人的恩,而且想到他對我的恩,能夠使我更起悲心,實在非常感激。」[28]

「聽了這一番話,我們早已感動得淚流滿面,而師父竟然也拿下眼鏡拭淚。師父表示,在他的這一生中,受到的打擊、挫折很多,因此,只要有那麼一絲絲的溫暖,一點點的鼓勵都會令他銘記在心,沈居士對他的幫助,真的是雪中送炭。」[23]

----- 

References

[1] 沈家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88%E5%AE%B6%E7%A6%8E

[2] 楊子 - 佛教界現代給孤獨長者 - 沈家楨居士告別式報導
https://www.leniency.com.tw/news_detail.php?id=135

[3] 我的老師沈家楨居士 - 四念堂隨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4mindfulhall/7182398

[4] 沈家楨居士簡介
http://buddhaspace.org/bless/shen/info.php

[5] 推動創造美國佛教文化(上)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388906.pdf
 
[6] 二、二戰後中國佛教隨移民進入美國
http://www.ddc.com.tw/ec/event/2017/12/Buddhist_history/a02.html

[7] 弘揚佛教的沈家楨博士_天華 馮馮居士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586&cid=128&page=19

-----

美國佛教會:

[8] 創建緣起
https://www.baus.org/tc/?page_id=4801

-----

世界宗教研究院:

[9] 美佛會 - 美佛慧訊 - 七、參觀聯合國
http://www.bauswj.org/baus/newsletter/2005/nl95_chu_us_tour_2.html

-----

譯經院:

[10] 譯經院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projects/Leezhifu/html/journal/j032.htm

[11] 訪沈家楨居士談新竹譯經院
https://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97/1997may/1997may4.htm

-----

莊嚴寺:

[12] 簡介紐約莊嚴寺 馮馮
http://slheng.com/b33.html

[13] 莊嚴寺印象 - fushengpoet 浮雲遊子 生活墨客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fushengpoet/10532728

[14] 莊嚴寺的創寺因緣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E4%BA%94%E5%8D%81%E5%91%A8%E5%B9%B4%E7%89%B9%E5%88%8A/%E8%8E%8A%E5%9A%B4%E5%AF%BA%E7%9A%84%E5%89%B5%E5%AF%BA%E5%9B%A0%E7%B7%A3/

[15] 我又回到莊嚴世界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6%88%91%E5%8F%88%E5%9B%9E%E5%88%B0%E8%8E%8A%E5%9A%B4%E4%B8%96%E7%95%8C/

[16] 我在莊嚴寺過春節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6%88%91%E5%9C%A8%E8%8E%8A%E5%9A%B4%E5%AF%BA%E9%81%8E%E6%98%A5%E7%AF%80/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

[17] gaya_佛教圖書館館訊_第二期_推動佛經電腦化的「現代須達多長者」--沈家楨博士
http://www.gaya.org.tw/journal/m2/2-people.htm

[18] 十年「資功會」── 沈家楨居士的「大願」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5%8D%81%E5%B9%B4%E3%80%8C%E8%B3%87%E5%8A%9F%E6%9C%83%E3%80%8D%E2%94%80%E2%94%80-%E6%B2%88%E5%AE%B6%E6%A5%A8%E5%B1%85%E5%A3%AB%E7%9A%84%E3%80%8C%E5%A4%A7%E9%A1%98%E3%80%8D/

[19]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http://www.cbeta.org/index_list.htm

-----

學佛心得:

[20] 華裔船王沈家楨居士自述學佛神奇經歷 - 佛教新聞天地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acewang3005/7032855

[21] 自 己 訂 功 課 ※沈家楨居士講述 - 歡迎來到優雅筑聲的清淨蓮台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yea6969/5723163

[22] 沈家楨居士演講集
http://ebooks.dila.edu.tw/read/ToWisdom_SJZ02
 
[23] 死生契闊-沈家楨和金剛經 - 美佛慧訊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bauswj/3479674

[24] 沈家楨居士:夫人居和如持金剛經往生紀實因果輪迴_感應_施食的故事新彌陀山莊 -
http://portal.amituofohouse.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3

[25] 金剛經的研究
http://ebooks.dila.edu.tw/read/ToWisdom_SJZ01

-----

聖嚴法師:

[26] 聖嚴法師
http://old.shengyen.org/content/photo/PhotoDisplay.aspx?sid=59&MType=3&SType=16

[27] 聖嚴師父的感恩行-記聖嚴師父探訪沈家楨居士103-8-3
https://www.ddm.org.tw/maze/103/8-3.htm

[28] 聖嚴法師與美國佛教會 - 美佛慧訊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bauswj/2618619

[29] 法鼓電子書城
http://ebooks.dila.edu.tw/series/under/DDM_zh-TW

[30] 法鼓全集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