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中醫學(一0):醫學源流論
學習中醫不容易,請先閱讀徐靈胎‧《醫學源流論》:醫家論,醫非人人可學論,涉獵醫書誤人論,病家論,名醫不可為論,以免自誤誤人。徐靈胎在本書中把醫生、業餘看診者,以及病人,都罵光了!
醫家論
醫之高下不齊,此不可勉強者也。然果能盡知竭謀,小心謹慎,猶不至於殺人。更加以詐偽萬端,其害不可窮矣。或立奇方以取異;或用僻藥以惑眾;或用參茸補熱
之藥以媚富貴之人;或假託仙佛之方,以欺愚魯之輩;或立高談怪論,驚世盜名;或造假經偽說,瞞人駭俗;或明知此病易曉,偽說彼病以示奇。如冬月傷寒,強加
香薷於傷寒方內而愈,以為此暑病也,不知香薷乃其惑人之法也。如本係熱症,強加乾薑於涼藥之內而愈,以為此真寒也,不知彼之乾薑,乃泡過百次而無味者也。
於外科則多用現成之藥,尤不可辨,其立心尤險。先使其瘡極大,令人驚惶而後治之,並有能發不能收以至斃者。又有偶得一方,如五灰膏、三品一條鎗之類,不顧
人之極痛,一概用之,哀號欲死,全無憐憫之心。此等之人,不過欲欺人圖利,即使能知一二,亦為私慾所汨沒,安能奏功?故醫者能正其心術,雖學不足,猶不至
於害人。況果能虛心篤學,則學日進;學日進則每治必愈,而聲名日起,自然求之者眾,而利亦隨之。若專於求利,則名利必兩失,醫者何苦舍此而蹈彼也?
醫非人人可學論
今之學醫者,皆無聊之甚,習此業以為及食計耳。孰知醫之為道,乃古聖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奪造化之權,以救人之死。其理精妙入神,非聰明敏哲之人不可學也。
黃帝、神農、越人、仲景之書,文詞古奧,披羅廣遠,非淵博通達之人不可學也;凡病情之傳變,在於頃刻,真偽一時難辨,一或執滯,生死立判,非虛懷靈變之人
不可學也;病名以千計,病證以萬計,臟腑經絡,內服外治,方藥之書,數年不能竟其說,非勤讀善記之人不可學也。
又《內經》以後,支分派別,人自為師,不無偏駁;更有怪僻之論,鄙俚之說,紛陳錯立,淆惑百端,一或誤信,終身不返,非精鑒確識之人不可學也。故為此道
者,必具過人之資,通人之識;又能屏去俗事,專心數年,更得師之傳授,方能與古聖人之心,潛通默契。若今之學醫者,與前數端,事事相反。以通儒畢世不能工
之事,乃以無文理之人,欲頃刻而能之。
宜道之所以日喪,而枉死者遍天下也。
涉獵醫書誤人論
人之死,誤於醫家者十之三,誤於病家者十之三,誤於旁人涉獵醫書者,亦十之三。蓋醫之為道,乃通天徹地之學,必全體明而後可以治一病。若全體不明,而偶得
一知半解,舉以試人,輕淺之病,或能得效;至於重大疑難之症,亦以一偏之見,妄議用藥,一或有誤,生死立判矣。間或偶然倖中,自以為如此大病,猶能見功,
益復自信,以後不拘何病,輒妄加議論。至殺人之後,猶以為病自不治,非我之過,於是終身害人而不悔矣。然病家往往多信之者,則有故焉。蓋病家皆不知醫之
人,而醫者寫方即去,見有稍知醫理者,議論鑿鑿,又關切異常,情面甚重,自然聽信。誰如彼乃偶然繙閱,及道聽塗說之談,彼亦未嘗審度,從我之說病者,如何
究竟,而病家已從之矣。又有文人墨客,及富貴之人,文理本優,偶爾檢點醫書,自以為已有心得,傍人因其平日稍有學問品望,倍加信從。而世之醫人,因自己全
無根柢,辨難反出其下,於是深加佩服。彼以為某乃名醫,尚不如我,遂肆然為人治病,愈則為功,死則無罪。更有執一偏之見,恃其文理之長,更著書立說,貽害
後世,此等之人,不可勝數。
嗟乎!古之為醫者,皆有師承,而又無病不講,無方不通,一有邪說異論,則引經據典以折之,又能實有把持,所治必中,故餘人不得而參其末議。今之醫者,皆全
無本領,一書不讀,故涉獵醫書之人,反出而臨乎其上,致病家亦鄙薄醫者,而反信夫涉獵之人,以致害人如此。此其咎,全在醫中之無人,故人人得而操其長短
也。然涉獵之人,久而自信益真,始誤他人,繼誤骨肉,終則自誤其身。我見甚多,不可不深省也。
病家論
天下之病,誤於醫家者固多,誤於病家者尤多。醫家而誤,易良醫可也;病家而誤,其弊不可勝窮。有不問醫之高下,即延以治病,其誤一也;有以耳為目,聞人譽
某醫,即信為真,不考其實,其誤二也;有平日相熟之人,務取其便,又慮別延他人,覺情面有虧,而其人又叨任不辭,希圖酬謝,古人所謂以性命當人情,其誤三
也;有遠方邪人,假稱名醫,高談闊論,欺騙愚人,遂不復詳察,信其欺妄,其誤四也;有因至親密友或勢位之人,薦引一人,情分難卻,勉強延請,其誤五也;更
有病家戚友,偶閱醫書,自以為醫理頗通,每見立方,必妄生議論,私改藥味,善則歸己,過則歸人,或各薦一醫,互相毀謗,遂成黨援,甚者各立門戶,如不從
己,反幸災樂禍,以期必勝,不顧病者之死生,其誤七也;又或病勢方轉,未收全功,病者正疑見效太遲,忽而讒言蜂起,中道變更,又換他醫,遂至危篤,反咎前
人,其誤八也;又有病變不常,朝當桂附,暮當芩連;又有純虛之體,其癥反宜用硝黃;大實之人,其癥反宜用參術。病家不知,以為怪僻,不從其說,反信庸醫,
其誤九也;又有吝惜錢財,惟賤是取,況名醫皆自作主張,不肯從我,反不若某某等和易近人,柔順受商,酬謝可略。扁鵲云:輕身重財不治。其誤十也。此猶其大
端耳。其中更有用參附則喜,用攻劑則懼;服參附而死,則委之命,服攻伐而死,則咎在醫,使醫者不敢對癥用藥。更有制藥不如法,煎藥不合度,服藥非其時,更
或飲食起居,寒暖勞逸,喜怒語言,不時不節,難以枚舉。小病無害,若大病則有一不合,皆足以傷生。然則為病家者當何如?在謹擇名醫而信任之。如人君之用宰
相,擇賢相而專任之,其理一也。然則擇賢之法若何?曰:必擇其人品端方,心術純正,又復詢其學有根柢,術有淵源,歷考所治,果能十全八九,而後延請施治。
然醫各有所長,或今所患非其所長,則又有誤。必細聽其所論,切中病情,和平正大;又用藥必能命中,然後托之。所謂命中者,其立方之時,先論定此方所以然之
故,服藥之後如何效驗;或云必得幾劑而後有效,其言無一不驗,此所謂命中也。如此試醫,思過半矣。若其人本無足取,而其說又怪僻不經,或游移恍惚;用藥之
後,與其所言全不相應,則即當另覓名家,不得以性命輕試。此則擇醫之法也。
名醫不可為論
為醫固難,而為名醫尤難,何則?名醫者,聲價甚高,敦請不易,即使有力可延,又恐往而不遇。即或可遇,其居必非近地,不能旦夕可至。故病家凡屬輕小之疾,
不即延治;必病勢危篤,近醫束手,舉家以為危,然後求之,夫病勢而人人以為危,則真危矣。又其病必遷延日久,屢易醫家,廣試藥石,一誤再誤,病情數變,已
成壞癥。為名醫者,豈真有起死回生之術哉?病家不明此理,以為如此大名,必有回天之力,若亦如他醫之束手,亦何以異於人哉?於是望之甚切,責之甚重。若真
能操人生死之權者,則當之者難為情矣。若此病斷然必死,則明示以不治之故,定之死期,飄然而去,猶可免責,倘此癥萬死之中,猶有生機一線,若用輕劑以塞
責,致病人萬無生理,則於心不安;若用重劑,以背城一戰,萬一有變,則謗議蜂起,前人誤治之責,盡歸一人。雖當定方之時,未嘗不明白言之。然人情總以成敗
為是非,既含我之藥而死,其咎不容諉矣。又或大病差後,元氣虛而餘邪尚伏,善後之圖尤宜深講。病家不知,失於調理,愈後復發,仍有歸咎於醫之未善者,此類
甚多。故名醫之治病,較之常醫倍難也。知其難,則醫者固宜慎之又慎;而病家及傍觀之人,亦宜曲諒也。然世又有獲虛名之時醫,到處誤人,而病家反云此人治之
而不愈,是亦命也。有殺人之實,無殺人之名,此必其人別有巧術以致之,不在常情之內矣。
Thursday, January 29, 2015
八字中醫學(一0):醫學源流論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29/2015 10:35:00 A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中醫:入門
Wednesday, January 28, 2015
八字中醫學(九):中醫基礎書籍(五):《實戰篇》
八字中醫學(九):中醫基礎書籍(五):《實戰篇》
治感冒比治療慢性病優先。舉例來說,陰虛火旺可能用六味地黃丸,這是把血抽到肝腎。感冒時不管寒邪或熱邪都在表,如果把血抽到腹部,那外邪由誰來抵擋呢?
有哪些方可用,參考《常用方劑手冊》。
如何用經方加上特定藥物治療疾病,參考《傷寒實踐論》,我用葛根湯加蒼耳散治療慢性鼻炎。
如要更深入中藥的五行觀,可參考《筆花醫鏡》跟《本草求真》,這兩本書都可在網路上查詢到電子檔。
實戰是越快開始越好。有實驗課進步才快。
實戰是越慢開始越好。免得誤治自己或別人。
【綜合】
◎ 賴榮年,《感冒應該看中醫》,大塊文化,2013。
【藥物】
◎ 江涵暾,《筆花醫鏡》。
◎ 黃宮繡,《本草求真》。
【方劑】
◎ 順天堂,《常用方劑手冊》。
【醫案】
◎ 陳瑞春,《傷寒實踐論》,相映文化,2006。
【理論】
◎ 余無言,《傷寒論新義》,億珉文化,2006。
◎ 柯琴,《傷寒來蘇集》,志遠書局,1998。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28/2015 09:16:00 A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中醫:入門
八字中醫學(八):中醫基礎書籍(四):《活用篇》
八字中醫學(八):中醫基礎書籍(四):《活用篇》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 陳祈宏,江家宏,王筱蓉,詹瞿霙,《中藥方劑輕鬆學》,智林文化,2009。
有魚骨圖,便於理解類似藥方之應用。可惜所附脈圖有不少錯誤。
◎ 顏焜熒,《圖解常用中藥處方》,南天書局,2003。
從西醫病名列出對應藥方。 例如:感冒。
◎ 歐陽錡,《證病用藥指南》,南天書局,1997。
從中醫術語列出對應藥方。 例如:肝腎陰虛。
-----
【綜合】
◎ 顏焜熒,《漢方醫學概論》,南天書局,2003。(絕版)
◎ 馬光亞,《臨床辨證與經驗實錄》,知音出版社,1993。
【方劑】
◎ 汪昂,《醫方集解》。
◎ 汪昂,《湯頭歌訣》。
◎ 陳祈宏,江家宏,王筱蓉,詹瞿霙,《中藥方劑輕鬆學》,智林文化,2009。(絕版)
◎ 陳祈宏,江家宏,王筱蓉,詹瞿霙,《中藥方劑輕鬆學2》,智林文化,2011。
◎ 楊進,黃煌,朱麗江,《一百天學開中藥方》,台灣商務,1992。(絕版)
◎ 孫伯玉,《方劑學》,正中書局,1996。
◎ 顏焜熒,《圖式中藥處方八綱方類》,南天書局,2001。
◎ 顏焜熒,《圖解常用中藥處方》,南天書局,2003。
◎ 歐陽錡,《證病用藥指南》,南天書局,1997。
◎ 花輪壽彥,《漢方決定版》,方舟文化,2012。
◎ 李家雄,《妙用中醫大全》,文經社,1999。
【藥物】
◎ 汪昂,《本草備要》。
◎ 李時珍,《本草綱目》。
◎ 王煥華,儲農,倪惠珠,《中國藥話集》,旺文社,1999。
◎ 濟世養生 : 同仁堂。
◎ 中醫同仁堂。
◎ 百年同仁堂 : 樂家創始憶往。
◎ 楊思澍,《中醫百症用藥配伍指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4。
◎ 楊洪軍,《方藥縱橫》,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 黃煌,《中醫十大類方》,知音出版社,2004。
◎ 黃煌,《張仲景五十味藥證》,知音出版社,2005。
【醫案】
◎ 馬光亞,《臺北臨床三十年》(正續集合訂本),知音出版社,1995。
◎ 黃煌,《醫案助讀》,知音出版社,2004。
【工具書】
◎ 謝觀,《中國醫學大辭典》,台灣商務。
◎ 陳存仁,《中國藥學大辭典 》,世界書局。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28/2015 09:15:00 A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中醫:入門
八字中醫學(七):中醫基礎書籍(三):《張步桃》
八字中醫學(七):中醫基礎書籍(三):《張步桃》
跟張步桃老師學習辨證與用方用藥。
由於我老闆跟張步桃老師學中醫,因此當我悟出中藥五行之理後,即開始閱讀張步桃老師的著作。張步桃老師用藥習慣是二方四藥,方4.5g,藥1.5g,整個是18g。劑量我老闆說是因為健保的限制。我後來在馬光亞老師的書中看到中醫師習慣的寫法是一日量,所以18g的話,每日三服,每服為6g。我自己早餐較晚吃,所以午餐不服藥,每日上限為12g,剛好也是每服6g,習慣上也是兩方四藥。超過6g我就覺得藥稍濃了一點。
以方為主,好處是便於學習,便於使用。之前看相映文化出版的大陸名家醫案,一方面是中藥還未對應到五行,所以不易掌握要領。另一方面,黃煌的《醫案助讀》即使已經將中藥與五行連結起來,還是覺得頗困難。馬光亞老師用藥也經常以成方加減,好處是他會解釋的很詳細。
乙未年初到志遠書局逛,意外還看到不易買到的《神奇仲景方100醫案經驗發表》與《傷寒大論壇》。我覺得張步桃老師書寫的不錯,值得反覆閱讀,但我大概只讀一遍就好了,因為好書實在太多了!
-----
張步桃全集
[1] 張步桃,《黑豆.蘿蔔.茶》,元氣齋,1995。
[2] 張步桃,《小病不求人》,元氣齋,1995。
[3] 張步桃,《酒色材氣》,九思,1996。
[4] 張步桃,《感冒自療法》,元氣齋,1996。
[5] 張步桃,《自己開藥方》,元氣齋,1997。
[6] 張步桃,《自己開藥方(下)》,元氣齋,1997。
[7] 張步桃,《簡易去除過敏DIY》,九思,2001。
[8] 張步桃,《神奇仲景方100醫案經驗發表》,台北市中醫師公會,2001。
[9] 張步桃,《張步桃開藥方》,遠流,2002。
[10] 張步桃,《吃出免疫新活力》,民視文化,2003。
[11] 張步桃,《張步桃治大病》,遠流,2004。
[12] 張步桃,《張步桃解讀傷寒論 / 藥物篇》,遠流,2005。
[13] 張步桃,《張步桃養生觀》,九思,2005。 原《酒色材氣》增訂。
[14] 張步桃,《病案推理-張步桃治百病 / 第1輯》,知音,2006。
[15] 張步桃,《病案推理-張步桃治百病 / 第2輯》,知音,2006。
[16] 張步桃,《張步桃解讀傷寒論 / 方劑篇》,遠流,2006。
[17] 張步桃,《張步桃醫方思維》,台北市中醫師公會,2006。
[18] 張步桃,《張步桃美人方》,遠流,2007。
[19] 張步桃,《傷寒大論壇》,高雄市中醫師公會,2008。
[20] 張步桃,《張步桃談植物養生》,遠流,2009。
[21] 張步桃,《張步桃教你健康到老》,遠流,2010。
[22] 張步桃,《張步桃治過敏》,九思,2010。 原《簡易去除過敏DIY》增訂。
[23] 張步桃,《張步桃藥方妙解》,遠流,2011。
[24] 張步桃,《張步桃新編眼科》,九思,2012。
[25] 張步桃,《張步桃用方的奧秘(上)》,知音,2013。
[26] 張步桃,《張步桃用方的奧秘(下)》,知音,2013。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28/2015 09:12:00 AM
3
意見
標籤: 印:術數:中醫:入門
八字中醫學(六):中醫基礎書籍(二):《理論篇》
八字中醫學(六):中醫基礎書籍(二):《理論篇》
這是打地基用的。
【理論】
◎ 吳清忠,《人體使用手冊》,達觀,2005。
◎ 王唯工,《氣的樂章》,大塊文化,2002。
◎ 王唯工,《水的漫舞》,大塊文化,2007。
◎ 王唯工,《氣血的旋律》,大塊文化,2010。
◎ 王唯工,《氣血大合唱》,大塊文化,2011。
◎ 陳華,《中醫的科學原理》,台灣商務,1992。
◎ William F. Ganong,《醫學生理學》,麥格羅希爾出版,2008。
◎ Arthur C. Guyton,《醫用生理學》,台灣愛思唯爾,,2008。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28/2015 09:08:00 A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中醫:入門
八字中醫學(五):中醫基礎書籍(一):《概論篇》
八字中醫學(五):中醫基礎書籍(一):《概論篇》
這是先讓你有個全觀。
如果只要一本中醫書,大概就是孟景春的《中醫學概論》了。如果對中醫已有一些認識,藥物跟方劑兩章就會是重點。中醫一般就是望聞問切四診,然後八綱辨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最後開方治病。方劑一章講得很簡略,最好能配合王綿之的方劑學講義。中文版已經絕版了,簡體字版乙未年初在重慶南路天瓏書局還有一堆。
不管是成方或者自擬方,最後還是由中藥組成。把中藥依五行分類,則可加入八字的系統。
【綜合】
◎ 孟景春,周仲瑛,《中醫學概論》,知音出版社,2002。
【方劑】
◎ 王綿之,《王綿之中醫方劑學 十九講》,相映文化,2006。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28/2015 08:10:00 A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中醫:入門
Tuesday, January 27, 2015
八字中醫學(四):八字進階書籍
八字中醫學(四):八字進階書籍
進階的八字書籍如下所列:
◎ 水繞花堤館主,《命學新義》,宏業書局,1985。
◎ 何建忠,《千古八字秘訣總解》,龍吟,1994。
◎ 何建忠,《八字心理推命學》,龍吟,1994。
◎ 郭德淵,《八字與健康》,郵購,1984。
◎ 鐘義明,《現代命理與中醫‧上》,武陵,1993。
◎ 鐘義明,《現代命理與中醫‧下》,武陵,1993。
◎ 白漢忠,《占星與中醫》,武陵,1997。
◎ 陸致極,《中國命理學史論——一種歷史文化現象的研究》,上海人民,2008。
八字可以推算人的個性,《命學新義》則是第一本把八字跟心理學整合的著作。《千古八字秘訣總解》與《八字心理推命學》承襲前者,之所以會推薦這兩本書,主要是因為裡面有天干對應十神的轉換,它觸發了用十神來對應臟腑的血液循環,這是「八字中醫學」裡,用以解決癌症的核心觀念。
有關八字與中醫的書不多,《八字與健康》為先驅者。較完備的是《現代命理與中醫》,上冊為理論,下冊為方劑介紹與大量的案例,但是缺乏整合,讀者不易從中習得用藥的方法。《占星與中醫》則將前者部分的案例加上占星的解說,本書後增加內容,改名為《八字占星與中醫》。
最後,如果想對八字的發展有完整的認識,可參考《中國命理學史論》。
以上書籍屬於進階, 先列出僅供參考。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27/2015 01:53:00 P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中醫:入門
Monday, January 26, 2015
八字中醫學(三):八字基礎書籍
八字中醫學(三):八字基礎書籍
按照慣例,還是先推薦參考書籍。
為算命學八字與為中醫學八字,都要從基礎開始。基礎八字書籍同《八字從頭學》,一共有三:
◎ 韋千里,《新編韋千里命學講義》,武陵出版社。
◎ 吳俊民,《命理新論》,1967。
◎ 楊維傑,《系統八字學》,志遠書局,1994。
如果要深入八字,可參考《八字從頭學》(http://hemingwang.blogspot.tw/2007/08/blog-post_8237.html)。
如果要研究《八字中醫學》,以上三書共五本也夠了。
《新編韋千里命學講義》,顧名思義,是一本講義,講義的話,是老師用來上課的教材,所以自己研究的話,不大容易入手。但裡面的內容是基本中的基本,可以反覆研讀。
《命理新論》一套三冊,我認為此書是市面上所有八字書中,整理古籍最完整,也最清楚者。其他兩本倒不一定,這套是非買不可。
《系統八字學》整理的也不錯。作者是中醫師,因此論疾病的部分有獨到的見解。本書的口訣有一些使用上不大應驗,如能判斷的話,表示八字功力已有一定水準。
在《八字中醫學》裡,學八字主要是要把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對應到五臟六腑、五竅五華與十二經絡。如能精研八字,除能校正時辰,也可把身體與疾病對應至內在心理狀態與外在人事變遷(http://hemingwang.blogspot.tw/2006/10/blog-post_21.html),更能配合大運流年預測疾病的發展。另外用藥上也能根據時間與氣候加以微調。但這不是一蹴可幾,初學以打穩根基最重要。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26/2015 01:41:00 P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中醫:入門
Sunday, January 25, 2015
八字中醫學(二):排出自己的八字
八字中醫學(二):排出自己的八字
萬事起頭難,所以在講「八字中醫學」之前,我還是教一下如何排出自己的八字。
我習慣使用的是 DestinyNet 命理網的四柱八字線上排盤的舊版程式(http://destiny.xfiles.to/app/eightwords/Old)。只要輸入陽曆的出生年月日時跟性別,再選擇輸出格式即可。
輸出格式有三種,只有第三種會提供交大運的時間。我習慣使用第三種,然後保留必要資訊轉貼到網誌上。
以此刻出生的男寶寶為例:
國曆: 104 年 1 月 25 日 巳 時生 性別: 男 性
農曆: 103 年 12 月 6 日 巳 時生 虛歲: 1 歲
癸辛丁甲
巳丑丑午
544434241404
癸壬辛庚己戊
未午巳辰卯寅
起運: 於出生 3 年 4 個月又 10 天
交運: 逢虛 5 歲的 4 月 16 日
距離小寒 14529 分鐘折合 3 年 4 個月 10 天換運
[每逢戊或癸年 4 月 16 日交大運]
大運是每十年的運勢,一般我只保留六個,我的想法是老人應以佛學為主,不需執著於命理。
這個程式有分早子時跟夜子時,也就是晚上十一點到十二點的時候還是算今天。我習慣在晚上十一點以後,就以隔天凌晨子時計算,差別在於日柱是否要轉換。
若以此程式,今天晚上十一點到十二點出生的嬰兒,其八字為甲午丁丑辛丑庚子。
庚辛丁甲
子丑丑午
若用傳統方法,晚上十一點後算隔天,排出的八字則為甲午丁丑壬寅庚子。
庚壬丁甲
子寅丑午
初學者我建議可以練習手動排盤。進源出版社,沈朝和的《葫蘆墩精準萬年曆》是不錯的選擇。本書節氣的部分以顏色區別,一目了然。廿五開本便於攜帶,十六開本字體較大,都可以考慮。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25/2015 10:34:00 A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中醫:入門
Friday, January 23, 2015
八字中醫學(一):本系列文章目的
八字中醫學(一):本系列文章目的
1. 學八字。
2. 用八字預測癌症。
3. 用八字學中醫。
4. 用中醫治療癌症。
這一系列文章,是寫給對目前中西醫療體系均已失去信心,但仍對傳統中國醫學懷抱希望,想要自學中醫,治療自己或家人朋友的人。
關於第一項,我在《八字從頭學》(http://hemingwang.blogspot.tw/2007/08/blog-post_8237.html)已經做了,有機會我想重新寫過一遍。
關於第二項,已有草稿
《用八字‧學中醫_v003》(http://hemingwang.blogspot.tw/2014/11/v003.html),也許找個時間把它完成。
關於第四項,則是在一二三項的基礎上,再加上中醫最新的研究(http://bazitcmcancer.blogspot.tw/2014/12/blog-post_21.html)。
第三項,是目前主要想進行的。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23/2015 10:42:00 A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中醫:入門
Thursday, January 22, 2015
八字中醫學(自序)
八字中醫學(自序)
醫療行為在現代有法律加以規範。為此我特別查閱相關條文(http://hemingwang.blogspot.tw/2015/01/blog-post_20.html)。第一,非醫務人員幫患者治病不能歸入法律上的醫療行為。第二,如果是互助友愛,不以營利為目,法律應予允許。發生意外時,也不應以非法行醫論處。所以自學中醫,如果醫病雙方對醫者的能力均有信心,幫家人或朋友開方治病應屬可行。
-----
去年健康持續下滑,有點要絕望了。無奈之下,重新拾起中醫書籍,並且跟老闆諮詢如何治療。老闆並未給出正確解答,但是到藥店買藥的過程,看到櫃子上一排耳熟能詳的藥方,頗有感覺,回家找出《中醫學概論》,鑽研方劑的用法,悟出藥物的五行觀,並與八字結合,於是打通任督二脈,開使用成方治療自己跟家人,效果不惡。中醫的書籍,也開始能夠吸收了。
不過親朋好友,有興趣者不多,所以我還是把我的心得貼到網路上,供有緣人節省時間。說實話,我的中醫水平目前尚不高,但幫助跨越門檻,我想是還不錯。本來要將治療自己的心得慢慢寫出,但不貼出八字,又如隔靴搔癢。最後把之前八字看病系列重新寫過,並配合開方。
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
The Star Also Rises:活動公告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22/2015 10:25:00 A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中醫:入門
Tuesday, January 20, 2015
醫療行為的界定標準
醫療行為的界定標準
為了正確處理和解決醫患糾紛,正確適用調整醫患關係的法律規範,在界定某種行為是否為醫療行為時必須符合相應的標準。具體說,界定醫療行為主要有以下兩項標準:
1.按照行為主體標準,只有醫務人員實施的行為才是醫療行為
醫療行為的行為主體是經過考核和衛生行政機關批准和承認,取得相應資格的各級各類衛生技術人員。根據我國《執業醫師法》、《護士管理辦法》以及衛生部的有關規定,醫務人員按其業務性質可分為四類:(1)醫師,即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註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師,包括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藥劑人員,包括中藥、西藥技術人員。(3)護理人員,包括護師、護士、護理員。(4)技術人員,包括檢驗、理療、病理、口腔、同位素、營養等技術人員。醫療行為的主體應以我國《執業醫師法》及《護士管理辦法》規定的醫務人員為限。
據此認為,按照這一標準凡不具備合法醫師資格的人員,即使他使用藥膏或單方、驗方為患者治病,客觀上也確實具有一定的療效,但因其不具備行醫的主體資格,其行為不能歸入法律意義上的醫療行為。
其責任的承擔可結合其所受患者財物等情況及周圍群眾反映等各種情況綜合考慮。
如果行為人以治愈患者為目的的無償或收取少量醫葯費,為患者提供藥材或按摩推拿、針灸、拔火罐等服務的互助友愛行為,本著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態度,法律應予允許。如果行為人治療行為發生意外,也不應以非法行醫論處。
如果行醫人以營利為目的,打著祖傳秘方之類的幌子,收取高額費用為患者治療,法律對此應予禁止,如果行為人的治療行為給患者帶來損害,則按非法行醫的有關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按照行為目的的標準,只有以診療疾病為目的的行為才是醫療行為
儘管醫師在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時,法律上並不能要求醫師保證治好疾病,但是,無論是患者還是醫師都明確醫療行為的目的是治愈疾病。正是在這一目的的基礎上才形成了醫患關係。因此,只有以診療疾病為目的的行為才能被認為是醫療行為。據此可知,按照這一標準某些行為雖然具有強身健體的功能,但不是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也就不能認為是醫療行為。如民間常見的點痣,單純配近視老花眼鏡,傳授內功和道術方法,或單純的拔火罐、推拿按摩等,因為這些行為的目的是強身健體,也有可能給一些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帶來一定的或間接的療效,但不能將其作為醫療行為。
綜上所述,醫患法律關係中的醫療行為不同於其他的社會活動。這主要是因為這種行為的直接對象是人體,而且是生理或心理處於不正常狀態下的生物體,由此產生了醫療行為的一系列本質特征。同時,醫療行為就其本身的運作方式來說,具有較強的特殊性,而這種特殊性對於醫療過失的認定、醫師註意義務的範圍以及醫療損害賠償責任的確定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在確認醫方的醫療損害賠償責任時,要全面認識和瞭解醫療行為的概念、本質特征以及其界定的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才能保證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
http://wiki.mbalib.com/zh-tw/%E5%8C%BB%E7%96%97%E8%A1%8C%E4%B8%BA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20/2015 10:37:00 A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八字:中醫
Monday, January 12, 2015
《張步桃治大病》之八字觀點
《張步桃治大病》之八字觀點
1 男:攝護腺肥大
生日:1961/11/10
初診:2003/07/30
2 男:氣胸
生日:1978/12/06
初診:1998/04/02
3 男:皮膚病
生日:1966/10/05
初診:2002/01/13
4 男:急性肝炎
生日:1975/01/18
初診:2002/09/16
5 男:中風
生日:1927/11/20
初診:2003/03/06
6 高血壓
生日:1919/08/18
初診:2004/01/07
7 男:心臟室中隔缺損
生日:
初診:2000/11/10
8 女:精神官能症
生日:
初診:2002/11/10
9 男:糖尿病
生日:1941
初診:2003/07
10 頸動脈瘤、頸部淋巴腫
生日:1992/04/09
初診:2000/10/19
11 女:不孕症
生日:1975/03/21
初診:2003/03/10
-----
1
X丁己辛
X未亥丑
症狀:攝護腺炎,肛門左後陰、會陰部腫。
八字觀點:亥主膀胱,地支主血在左。另有庚生亥月前列腺肥大一例。
2
X壬甲戊
X寅子午
症狀:氣胸,氣喘,肺有水泡。
中醫觀點:胸苦滿,心肺問題。臨床上,感冒最容易引起氣胸;心臟如果有病變也會引起。
八字觀點:甲子沖戊午,午為丁火主心。
3
X丁丁丙
X酉酉午
症狀:異位性皮膚炎,對花粉過敏,目癢,淚涕同流。
八字觀點:酉為辛金主肺、皮膚。金旺被火剋制。辛丑運辛巳年辛丑月辛巳日初診。金透。
4
X丁甲甲
X丑子寅
症狀:急性肝炎。
八字觀點:丁卯運操勞過度,壬午年沖子,己酉月沖卯。
5
X戊辛丁
X午亥卯
症狀:中風,半身不遂,左手痛。
八字觀點:癸卯運癸未年乙卯月戊寅日看診。中風為腦部心血管疾病,丁主之。癸運癸年傷丁。
6
X壬壬己
X寅申未
症狀:高血壓,失眠,便秘,後背與腿部常有不明濁熱感。二診告知曾因膽結石切除膽囊。
八字觀點:偏印格透比肩,年柱正官天透地藏,日主極旺,寅木被沖。日主旺,透官無疏洩主高血壓。申主大腸,太旺主便秘或腹瀉。亥為足太陽膀胱經,自主神經系統通過,壬水太旺而無疏洩。寅木為膽,被月令申金沖。
10
X乙甲壬
X卯辰申
症狀:左頸有淋巴瘤10.6公分。
八字觀點:金水木相生無疏洩。藤蘿繫甲,足少陽膽經為寅木,透甲通過頸部,辰為足陽明胃經,戊土亦主淋巴。乙巳運庚辰年丙戌月庚戌日初診。土動止水,乙庚合金制甲。
11
X丙己乙
X寅卯卯
症狀:己卯年底結婚,三年未懷孕,臉部有濕疹,口乾舌燥。三十多歲頭長白髮,月經量少到甚至不用換衛生棉。
八字觀點:水弱,辛巳運天合地刑,辛主肺、皮膚。轉入壬午運後,癸未年看診、懷孕。天時?人力?或兩者兼有?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12/2015 01:14:00 P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八字:中醫
Saturday, November 29, 2014
用八字‧學中醫_v003
說明:本文為理論探討,若有醫學相關問題應請教專科醫師,請勿自行購買中藥服用。
標題:
用八字‧學中醫_v003
作者:
摘要:
關鍵字: 八字,中醫,用神,中藥,方劑。
第一章:介紹
八字是以出生時間的干支為模型,輸入詢問者的個人資料與歷史,用以預測命運的術數 [1]。八字起源於中國,至今仍為中港台地區的華人使用 [2]。中醫
[3]-[6] 與八字的基礎皆為陰陽五行 [7],八字也可用來推算體質,但有關八字與中醫的著作並不多
[8]-[11]。八字因可推算詢問者的個性,近代則導入西方心理學的概念 [12]-[14],有學者作過相關研究,但結果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
[15]。相較於八字與心理學,中醫則導入西方醫學的概念 [16],以工程師的思維,淺顯地介紹 [17],或深入地研究
[18]-[21],重新定義這門古老的學問。本文則以八字用神為基礎,用陰陽五行、天干地支來定義兩件事,一為人的體質與疾病,一為中藥與方劑,達到用
八字輔助開中藥方的目的。
1.2 中醫簡史。
1.3 傳統中醫。
1.4 現代中醫。
1.5 八字簡史。
1.6 傳統八字。
1.7 現代八字。
-----
表1(a) 地支 | ||||||
酉 | 申 | 未 | 午 | |||
戌 | 巳 | |||||
亥 | 辰 | |||||
子 | 丑 | 寅 | 卯 | |||
表1(b) 天干 | ||||||
辛 | 庚 | (己戊) | 丁 | |||
戊 | 己 | 丙 | ||||
壬 | 己 | 戊 | ||||
癸 | 甲 | 乙 | ||||
表1(c) 經絡:手三陽與手三陰 | ||||||
酉(肺) | 申(大腸) | |||||
未(心包) | 戌(三焦) | |||||
午(心) | 巳(小腸) | |||||
手太陰 | 手陽明 | |||||
手厥陰 | 手少陽 | |||||
手少陰 | 手太陽 | |||||
表1(d) 經絡:足三陽與足三陰 | ||||||
丑(脾) | 辰(胃) | |||||
卯(肝) | 寅(膽) | |||||
子(腎) | 亥(膀胱) | |||||
足太陰 | 足陽明 | |||||
足厥陰 | 足少陽 | |||||
足少陰 | 足太陽 | |||||
表1(e) 寸關尺與五行:分左右手 | ||||||
左手 | 右手 | |||||
寸 | 火 | 金 | 胸腔 | |||
關 | 木 | 土 | 腹腔 | |||
尺 | 水 | 水(火) | 後腹腔與骨盆腔 | |||
表1(f) 寸關尺與地支:分左右手 | ||||||
寸 | 未 | 戌 | 未 | 戌 | 胸腔 | |
寸 | 午 | 巳 | 酉 | 申 | 胸腔 | |
關 | 卯 | 寅 | 丑 | 辰 | 腹腔 | |
尺 | (亥)子 | 腎陰 | 太極 | 腎陽 | (子)亥 | 後腹腔與骨盆腔 |
表1(g) 寸關尺與地支:不分左右手 | ||||||
寸 | 申 | 酉 | 金 | 胸腔 | ||
寸 | 戌 | 未 | 燥土 | 胸腔 | ||
寸 | 巳 | 午 | 火 | 胸腔 | ||
關 | 辰 | 丑 | 濕土 | 腹腔 | ||
關 | 寅 | 卯 | 木 | 腹腔 | ||
尺 | 亥 | 子 | 水 | 後腹腔與骨盆腔 |
1.8 八字與中醫。
1.9 新觀點。
1.10 文章架構。
第二章:方法
在《中醫學概論》[3] 裡,中藥與方劑各占一章,內容精簡。無論中藥或方劑,其主要功能皆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包含解表、清熱與溫裡。第二類以補益五臟為主。第三類對應到調整五 臟的功能。以及第四類其他。如果以八字用神個概念分類,則第一類對應到調候,第二類是生扶,第三類則是剋洩。有關中醫與八字的對應,可參考表2(a)。如 要以八字的框架來理解中藥與方劑,則可先建立表2(b)。每一中藥與方劑均可能包含數種五行,製表化繁為簡,只能舉其代表。另外,這個表也不能完全填滿。
有關十干與十神的對應,有個理論是庚金對應到比肩 [13], [14],但這可能因為提出此理論者本身就是庚金日主 [13]。作者在此提出「循環與器官對應十神與臟腑的八字新理論」,簡稱「循環論」,參考表5。解剖學上,循環系統分為心臟、動脈、微血管、靜脈四個部分。血液由心臟輸出,透過動脈進入微血管密佈的器官與組織,再由靜脈回到心臟。把二氧化碳交換回氧 氣則在肺循環中完成。不管心臟多努力跳動,由靜脈回流的血量多寡才是循環系統的重點。假設八字的日主代表細胞核,其餘代表細胞質。細胞質要跟細胞核溫度相 同,或有助於反應。以八字來說,就是日主得地,干支多見印比幫扶。經驗中,印比旺的人活力較高。細胞活動力高,由微血管、靜脈回流的血液多,心臟的輸出較 有效率。所以我們把日主對應到心。其餘十神則相對轉換 [16]。舉例來說丁火日主為心,乙木偏印肝臟。庚金日主為心,甲木偏財肺臟。如表5。
-----
表2(a) 中醫與八字 | ||||
陰陽 | 寒熱 | 虛實 | 表裡 | 和解 |
病藥 | 調候 | 扶抑 | 干支 | 通關 |
表2(b) 八字的框架 | ||||
調候 | 扶 | 抑 | ||
剋 | 洩 | |||
水 | ||||
金 | ||||
土 | ||||
火 | ||||
木 |
第三章:結果
氣血津液
傳統定義 [3]
現代定義 [16]
3.1 中藥
3.2 方劑
-----
表3(a) 藥物 | ||||
調候 | 扶 | 抑 | ||
剋 | 洩 | |||
清熱 | 補陽 | 水 | 利濕 | 攻下 |
辛涼 | 補陰 | 金 | 化痰 | |
補氣 | 土 | 消食 | ||
溫裡 | 補血 | 火 | 攻下 | |
辛溫 | 活血 | 木 | ||
表3(b) 代表藥 | ||||
調候 | 扶 | 抑 | ||
剋 | 洩 | |||
石膏 | 鹿茸 | 水 | 伏苓(土) | 巴豆 |
菊花 | 麥冬 | 金 | 半夏(火) | |
人參 | 土 | 山楂(木) | ||
附子 | 當歸 | 火 | 大黃 | |
桂枝 | 川芎 | 木 | 柴胡(金) |
-----
表4(a) 方劑 | ||||
調候 | 扶 | 抑 | ||
剋 | 洩 | |||
清熱 | 補益 | 水 | 祛濕 | |
辛涼 | 補益 | 金 | 祛痰 | |
補益 | 土 | 消導 | ||
溫裡 | 補益 | 火 | ||
辛溫 | 木 | |||
表4(b) 代表方 | ||||
調候 | 扶 | 抑 | ||
剋 | 洩 | |||
白虎湯 | 腎氣丸 | 水 | 五苓散 | |
桑菊飲 | 生脈散 | 金 | 二陳湯 | |
四君子湯 | 土 | 保和丸 | ||
四逆湯 | 四物湯 | 火 | ||
桂枝湯 | 木 | 逍遙散 |
表5 臟腑與十神 |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膽 | 肝 | 小腸 | 心 | 胃 | 脾 | 大腸 | 肺 | 膀胱 | 腎 |
正印 | 偏印 | 劫財 | 比肩 | 傷官 | 食神 | 正財 | 偏財 | 正官 | 七殺 |
膽血管 | 肝血管 | 小腸血管 | 心血管 | 胃血管 | 脾血管 | 大腸血管 | 氣管血管 | 膀胱血管 | 腎血管 |
第四章:討論
4.1. 一般疾病
4.1.1 調候
桂枝湯
麻黃湯
小青龍湯
四逆湯
白虎湯
桑菊飲
4.1.2 補益
木
火 四物湯
土 四君子湯
金 生脈散
水 六味地黃丸 腎氣丸
4.2 憂鬱症
逍遙散
4.3 心臟病
4.4 癌症
癌症的原因:缺氧
環境或情緒造成的壓力都有可能引發癌症,但形成癌腫瘤的直接原因則是供應到器官的養分減少或終止。正常細胞藉由代謝葡萄糖獲得能量。葡萄糖與氧氣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狀況下,正常細胞代謝的方式轉為發酵,將葡萄糖分解為乳酸。如果細胞的環境是強酸且無氧,則細胞會突變成厭氧的癌細胞。癌細胞可以分解乳酸。如果在無氧的環境代謝葡萄糖,癌細胞則需要比一般多十五倍的葡萄糖,這表示乳酸也多了十五倍 [22]。
癌症的機制:循環不良
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心臟病與中風)、癌症都屬於循環系統不良的疾病 [18]。什麼叫做循環不良,簡單來說,就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第一個階段是二氧化碳無法通通運走。表層的二氧化碳透過汗腺排出,皮脂腺會分泌油脂保護皮膚。深處留下來的會進入體液中形成帶碳酸根的酸水,然後用脂肪包起來,造成水腫與發胖。吃太多代謝不掉的能量也會轉成脂肪保存下來。多餘的脂肪組織造成系統的負擔,除了讓循環系統阻力增加,也會造成每單位獲得的氧氣減少。V=IR,阻力增加,要維持相同的血流量,只好提升血壓,這是高血壓的成因之一 [19]。
第二個階段,缺氧不僅造成乳酸增多,如果乳酸無法移到肌肉或肝臟分解,而留在器官內,無氧與酸化的環境則讓部分細胞突變,一則減少氧氣消耗,一則可以清除乳酸。癌細胞藉由再次代謝乳酸除可獲得生存所需的能量,並可把乳酸從細胞間液中移開,否則強酸將使血管壁穿孔,廢物進入血液,會造成敗血性休克而導致死亡。但這樣無異飲鴆止渴,因為更多的癌細胞意味更多的乳酸,也就是需要更多的癌細胞。另外癌細胞雖然不要氧氣,但是會爭奪葡萄糖,這讓一般細胞得不到養分而更虛弱。心肌細胞缺氧會死亡,一般組織缺氧則產生癌細胞,這個階段雖然還沒形成腫瘤,由於癌細胞需要較多的葡萄糖,所以可能已有糖尿病的現象 [23]。
第三個階段,癌細胞多到形成腫瘤可以觀察的到,人類把它命名為癌症,可以分期、開刀、化療與放療,統計五年存活期是多少。但是如果造成缺氧的原因還在,幾年後可能又捲土重來,而免疫系統早已遭到破壞。不過,不是胖子才會得癌症,有些瘦子一樣也逃不掉。所以我們有必要更瞭解循環系統的原理,參考表5。底下會有實際的癌症病例作為驗證循環論之用。
癌症實例
例A
戊丁甲乙
申未申卯
大腸癌。壬午結束,交辛巳運之際,2003(癸未)年秋診斷出大腸癌,切除後轉移。2007(丁亥)年秋過世。
例B
X庚乙乙
X辰酉未
594939291909
辛庚己戊丁丙
卯寅丑子亥戌
肺腺癌。2001(辛巳)年46歲被診斷出肺腺癌三期。2006(丙戌)年51歲因醫療疏失過世。此例為舞蹈家羅曼菲。
例C
X庚辛癸
X寅酉未
584838281808
乙丙丁戊己庚
卯辰巳午未申
肺腺癌。2006(丙戌)年63歲被診斷出肺腺癌三期,當年過世。此例為前法務部長陳定南。
例A並不難理解,申金太旺為病,以木火生扶丁火日主。壬午運壬水洩金氣日主得祿尚可。辛巳運則入金運,以四柱來看,木運走完,年齡也在月支申金。辛運甲乙丙丁,到亥已無運可走。例B喜水,水運走完又逢庚合乙。例C喜火,火運走完,乙卯犯旺,但之前已經有巳合酉,丙辰合辛酉。由前三例似乎可以推導出癌症與最旺的干支有關,但這觀點隨即被下列兩例所否定了。
例D
壬癸戊庚
子巳子寅
2007~2009(丁亥、戊子、己丑)年診斷出大腸癌。
例E
壬己甲庚
申丑申寅
2010~2012(庚寅、辛卯、壬辰)年診斷出膀胱癌。
例D水旺喜木火土,庚金不旺。例E身弱喜火土,配合大運以水通關,庚金最旺,如以最旺五行觀之,此二例正好顛倒。這兩個例子讓我困擾了很久,後來終於想到,既然不是最旺的五行,那是不是最弱的五行出了問題呢?以例D而言,庚金雖不旺,但丙火最弱。以例E而言,庚金雖然是最旺,但壬水也不弱。申月申時,正官甲與寅受到嚴重沖剋。
套用循環論看這五個例子,則
例A:總量不足導致分量不足(正財),申金最旺。
例B:分量不足(偏財最弱),酉金最旺。
例C:分量不足(財最弱),酉金最旺。
例D:分量不足(正財最弱),日主最旺則所有細胞都旺(但還是以腎水最旺)。
例E:總量不足,分量不足(正官最弱),壬水次旺。
器官活動力強但循環量不足,容易發生癌症。不過這個理論用在《現代命理與中醫‧下》中的14個命例有些問題 [10],因此以調候的觀點修正,把分量再細分為二分量跟五分量。二分量:木火(火金、燥土)炎上,則腹腔、後腹腔、骨盆腔循環減少;金水(水木、濕土)潤下,則胸腔循環減少;如果燥熱稍有調候,則濕土(脾胃)的循環比水木(腎肝)多些。五分量則如原來表5。此外再斟酌刑沖、合化。以循環論用八字看癌症則有下列四大假設,但以一、二為主。
1循環減少:總量、五分量、二分量。
2細胞活躍:當令、日主。
3刑沖:外在與內在的壓力大。
4合化:細胞容易產生異變。
例001:肝癌
庚辛丙庚
寅亥戌申
五分量不足(偏印弱),木旺。初看有些難以應用循環論的觀點,偏印為月令本氣,木也不是太旺。不過庚辛結黨,秋土氣虛。大運走水木到庚寅辛卯已入東方木轉強。壬辰沖丙戌,火不生土。滴天髓說:生方怕沖庫宜開,但老年人身體虛弱應不適用。原書說明此例腎肺肝均病變衰竭。
例002:肝癌
甲乙戊己
申巳辰巳
五分量不足(偏印微弱,申辰雖拱水,但火土佔五)。木一般。
例003:肝癌
戊丙壬壬
戌午寅戌
二分量不足(木火旺,循環往上),寅木偏印最旺。
例004:肝癌
丁丙癸庚
酉寅未午
二分量不足(木火旺,循環往上)。稍有調候,平,木比土更缺血。
例014:胃癌
甲甲辛乙
戌寅巳丑
二分量不足(木火旺,循環往上),戊土旺。
例018:大腸癌
丙戊壬庚
辰子午寅
五分量不足(正財弱),二分量不足(木火旺,循環往上),日主旺。
例021:口腔癌
乙戊庚庚
卯戌辰寅
五分量不足(食神遭旺木回剋,在表),土最旺。口腔則視為胃與食道的延伸。
例022:食道癌
庚丙丁丁
寅子未巳
五分量不足(偏財最弱,食道與氣管動脈接近),土最旺。
例023:食道癌
丙丙甲癸
申子寅丑
五分量不足(偏財遭旺木回剋,食道與氣管動脈接近)。此例可能也有二分量不足的問題,雖然木火旺,但癸、申子、丑、甲寅,地支都是水木。
例039:肺癌
己甲戊癸
巳子午未
多合。甲己合、戊癸合、午未合、巳子暗合。若甲己化土,則化神的財星子被沖、癸被合。
例040:肺癌
甲庚丁甲
申寅丑子
五分量不足(偏財遭沖剋)。庚金月庫與時祿。
例041:肺癌
甲癸壬丁
寅酉寅卯
五分量不足(癸酉反吟丁卯、丁火偏財被合)。
例067:鼻咽癌
庚辛丁癸
寅丑巳亥
五分量不足(癸亥被丁巳倒沖,寅木被庚辛丑巳包圍,財星無力),庚辛巳丑結局。
例100:乳癌
丙戊甲辛
辰申午未
乳房的話考慮肝經與淋巴系統。多合。午未合、申辰合、丙辛合。二分量不足(木火旺,腹腔循環減少影響到肝與肝經)。五分量不足(淋巴屬土,土太旺而食傷弱)。
此理論尚待大量命例驗證與持續改正。
補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析,熬夜工作的女性有較高的乳癌風險,而男性是攝護腺癌 [22]。熬夜的話肝腎循環不足(乳房為肝經經過)。不過五行過猶不及,以命理新論實例27 [23],將己亥還原成戊戌:
癸丁乙戊
卯未丑戌
水木太旺,以土止水。丁卯運乙卯年腳腫得怪病而死。血集中在下半身,卯運乙卯年木太旺土無力止水。如以原書冬至後換年柱,年柱己亥火土衰絕恐怕活不到乙卯年。此例或可用真武湯(伏苓、芍藥、生薑、白朮、附子)加強火土。真武湯作用往上,六味地黃丸加強水木,作用往下,方向正好相反。
第五章:書籍討論
第六章:水果
第七章:食物
第八章:音樂
第九章:結論與展望
8.1 結論:
8.2 展望:以生理訊號分析使用者的身心狀態,即時合成音樂來改變其血流的分佈,達到音樂治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吳俊民,《命理新論》,1967。
[2] 陸致極,《中國命理學史論——一種歷史文化現象的研究》,上海人民,2008。
[3] 孟景春,周仲瑛,《中醫學概論》,知音,2002。
[4] 王綿之,《中醫方劑學 十九講》,相映文化,2006。
[5] 王綿之,許濟群,《方劑學》,知音,1997。
[6] 顏正華,《中藥學》,知音,1997。
[7] 羅桂成,《唐宋陰陽五行論集》,文源書局,1988。
[8] 郭德淵,《八字與健康》,郵購,1984。
[9] 鐘義明,《現代命理與中醫‧上》,武陵,1993。
[10] 鐘義明,《現代命理與中醫‧下》,武陵,1993。
[11] 白漢忠,《占星與中醫》,武陵,1997。
[12] 水繞花堤館主,《命學新義》,宏業書局,1985。
[13] 何建忠,《千古八字秘訣總解》,龍吟,1994。
[14] 何建忠,《八字心理推命學》,龍吟,1994。
[15] 林相如,《科學的八字》,武陵,1991。
[16] 陳華,《中醫的科學原理》,台灣商務,1992。
[17] 吳清忠,《人體使用手冊》,達觀,2005。
[18] 王唯工,《氣的樂章》,大塊文化,2002。
[19] 王唯工,《水的漫舞》,大塊文化,2007。
[20] 王唯工,《氣血的旋律》,大塊文化,2010。
[21] 王唯工,《氣血大合唱》,大塊文化,2011。
[22] 安德烈‧莫瑞茲, 《癌症不是病》,原水文化,2009。
[23] 吳俊民,《命理新論實例》。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1/29/2014 02:04:00 P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八字:中醫
Thursday, November 27, 2014
用八字‧學中醫_v002
說明:本文為理論探討,若有醫學相關問題應請教專科醫師,請勿自行購買中藥服用。
標題:
用八字‧學中醫_v002
作者:
摘要:
關鍵字: 八字,中醫,用神,中藥,方劑。
第一章:介紹
八字是以出生時間的干支為模型,輸入詢問者的個人資料與歷史,用以預測命運的術數 [1]。八字起源於中國,至今仍為中港台地區的華人使用 [2]。中醫
[3]-[6] 與八字的基礎皆為陰陽五行 [7],八字也可用來推算體質,但有關八字與中醫的著作並不多
[8]-[11]。八字因可推算詢問者的個性,近代則導入西方心理學的概念 [12]-[14],有學者作過相關研究,但結果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
[15]。相較於八字與心理學,中醫則導入西方醫學的概念 [16],以工程師的思維,淺顯地介紹 [17],或深入地研究 [18]-[21],重新定義這門古老的學問。本文則以八字用神為基礎,用陰陽五行、天干地支來定義兩件事,一為人的體質與疾病,一為中藥與方劑,達到用八字輔助開中藥方的目的。
1.2 中醫簡史。
1.3 傳統中醫。
1.4 現代中醫。
1.5 八字簡史。
1.6 傳統八字。
1.7 現代八字。
-----
表1(a) 地支 | ||||||
酉 | 申 | 未 | 午 | |||
戌 | 巳 | |||||
亥 | 辰 | |||||
子 | 丑 | 寅 | 卯 | |||
表1(b) 天干 | ||||||
辛 | 庚 | (己戊) | 丁 | |||
戊 | 己 | 丙 | ||||
壬 | 己 | 戊 | ||||
癸 | 甲 | 乙 | ||||
表1(c) 經絡:手三陽與手三陰 | ||||||
酉(肺) | 申(大腸) | |||||
未(心包) | 戌(三焦) | |||||
午(心) | 巳(小腸) | |||||
手太陰 | 手陽明 | |||||
手厥陰 | 手少陽 | |||||
手少陰 | 手太陽 | |||||
表1(d) 經絡:足三陽與足三陰 | ||||||
丑(脾) | 辰(胃) | |||||
卯(肝) | 寅(膽) | |||||
子(腎) | 亥(膀胱) | |||||
足太陰 | 足陽明 | |||||
足厥陰 | 足少陽 | |||||
足少陰 | 足太陽 | |||||
表1(e) 寸關尺與五行:分左右手 | ||||||
左手 | 右手 | |||||
寸 | 火 | 金 | 胸腔 | |||
關 | 木 | 土 | 腹腔 | |||
尺 | 水 | 水(火) | 後腹腔與骨盆腔 | |||
表1(f) 寸關尺與地支:分左右手 | ||||||
寸 | 未 | 戌 | 未 | 戌 | 胸腔 | |
寸 | 午 | 巳 | 酉 | 申 | 胸腔 | |
關 | 卯 | 寅 | 丑 | 辰 | 腹腔 | |
尺 | (亥)子 | 腎陰 | 太極 | 腎陽 | (子)亥 | 後腹腔與骨盆腔 |
表1(g) 寸關尺與地支:不分左右手 | ||||||
寸 | 申 | 酉 | 金 | 胸腔 | ||
寸 | 戌 | 未 | 燥土 | 胸腔 | ||
寸 | 巳 | 午 | 火 | 胸腔 | ||
關 | 辰 | 丑 | 濕土 | 腹腔 | ||
關 | 寅 | 卯 | 木 | 腹腔 | ||
尺 | 亥 | 子 | 水 | 後腹腔與骨盆腔 |
1.8 八字與中醫。
1.9 新觀點。
1.10 文章架構。
第二章:方法
在《中醫學概論》[3] 裡,中藥與方劑各占一章,內容精簡。無論中藥或方劑,其主要功能皆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包含解表、清熱與溫裡。第二類以補益五臟為主。第三類對應到調整五 臟的功能。以及第四類其他。如果以八字用神個概念分類,則第一類對應到調候,第二類是生扶,第三類則是剋洩。有關中醫與八字的對應,可參考表2(a)。如 要以八字的框架來理解中藥與方劑,則可先建立表2(b)。每一中藥與方劑均可能包含數種五行,製表化繁為簡,只能舉其代表。另外,這個表也不能完全填滿。
臟腑與十神:細胞與血管 表5
-----
表2(a) 中醫與八字 | ||||
陰陽 | 寒熱 | 虛實 | 表裡 | 和解 |
病藥 | 調候 | 扶抑 | 干支 | 通關 |
表2(b) 八字的框架 | ||||
調候 | 扶 | 抑 | ||
剋 | 洩 | |||
水 | ||||
金 | ||||
土 | ||||
火 | ||||
木 |
第三章:結果
氣血津液
傳統定義 [3]
現代定義 [16]
3.1 中藥
3.2 方劑
-----
表3(a) 藥物 | ||||
調候 | 扶 | 抑 | ||
剋 | 洩 | |||
清熱 | 補陽 | 水 | 利濕 | 攻下 |
辛涼 | 補陰 | 金 | 化痰 | |
補氣 | 土 | 消食 | ||
溫裡 | 補血 | 火 | 攻下 | |
辛溫 | 活血 | 木 | ||
表3(b) 代表藥 | ||||
調候 | 扶 | 抑 | ||
剋 | 洩 | |||
石膏 | 鹿茸 | 水 | 伏苓(土) | 巴豆 |
菊花 | 麥冬 | 金 | 半夏(火) | |
人參 | 土 | 山楂(木) | ||
附子 | 當歸 | 火 | 大黃 | |
桂枝 | 川芎 | 木 | 柴胡(金) |
-----
表4(a) 方劑 | ||||
調候 | 扶 | 抑 | ||
剋 | 洩 | |||
清熱 | 補益 | 水 | 祛濕 | |
辛涼 | 補益 | 金 | 祛痰 | |
補益 | 土 | 消導 | ||
溫裡 | 補益 | 火 | ||
辛溫 | 木 | |||
表4(b) 代表方 | ||||
調候 | 扶 | 抑 | ||
剋 | 洩 | |||
白虎湯 | 腎氣丸 | 水 | 五苓散 | |
桑菊飲 | 生脈散 | 金 | 二陳湯 | |
四君子湯 | 土 | 保和丸 | ||
四逆湯 | 四物湯 | 火 | ||
桂枝湯 | 木 | 逍遙散 |
表5 臟腑與十神 |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膽 | 肝 | 小腸 | 心 | 胃 | 脾 | 大腸 | 肺 | 膀胱 | 腎 |
正印 | 偏印 | 劫財 | 比肩 | 傷官 | 食神 | 正財 | 偏財 | 正官 | 七殺 |
膽血管 | 肝血管 | 小腸血管 | 心血管 | 胃血管 | 脾血管 | 大腸血管 | 氣管血管 | 膀胱血管 | 腎血管 |
第四章:討論
4.1. 一般疾病
4.1.1 調候
桂枝湯
麻黃湯
小青龍湯
四逆湯
白虎湯
桑菊飲
4.1.2 補益
木
火 四物湯
土 四君子湯
金 生脈散
水 六味地黃丸 腎氣丸
4.2 憂鬱症
逍遙散
4.3 心臟病
4.4 癌症
第五章:書籍討論
第六章:水果
第七章:食物
第八章:音樂
第九章:結論與展望
8.1 結論:
8.2 展望:以生理訊號分析使用者的身心狀態,即時合成音樂來改變其血流的分佈,達到音樂治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吳俊民,《命理新論》,1967。
[2] 陸致極,《中國命理學史論——一種歷史文化現象的研究》,上海人民,2008。
[3] 孟景春,周仲瑛,《中醫學概論》,知音,2002。
[4] 王綿之,《中醫方劑學 十九講》,相映文化,2006。
[5] 王綿之,許濟群,《方劑學》,知音,1997。
[6] 顏正華,《中藥學》,知音,1997。
[7] 羅桂成,《唐宋陰陽五行論集》,文源書局,1988。
[8] 郭德淵,《八字與健康》,郵購,1984。
[9] 鐘義明,《現代命理與中醫‧上》,武陵,1993。
[10] 鐘義明,《現代命理與中醫‧下》,武陵,1993。
[11] 白漢忠,《占星與中醫》,武陵,1997。
[12] 水繞花堤館主,《命學新義》,宏業書局,1985。
[13] 何建忠,《千古八字秘訣總解》,龍吟,1994。
[14] 何建忠,《八字心理推命學》,龍吟,1994。
[15] 林相如,《科學的八字》,武陵,1991。
[16] 陳華,《中醫的科學原理》,台灣商務,1992。
[17] 吳清忠,《人體使用手冊》,達觀,2005。
[18] 王唯工,《氣的樂章》,大塊文化,2002。
[19] 王唯工,《水的漫舞》,大塊文化,2007。
[20] 王唯工,《氣血的旋律》,大塊文化,2010。
[21] 王唯工,《氣血大合唱》,大塊文化,2011。
[22] 安德烈‧莫瑞茲, 《癌症不是病》,原水文化,2009。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1/27/2014 02:43:00 PM
0
意見
標籤: 印:術數:八字:中醫
Wednesday, November 19, 2014
用八字‧學中醫_v001
說明:本文為理論探討,若有醫學相關問題應請教專科醫師,請勿自行購買中藥服用。
標題:
用八字‧學中醫_v001
作者:
摘要:
關鍵字: 八字,中醫,用神,中藥,方劑。
第一章:介紹
八字是以出生時間的干支為模型,輸入詢問者的個人資料與歷史,用以預測命運的術數 [1]。八字起源於中國,至今仍為中港台地區的華人使用 [2]。中醫 [3]-[6] 與八字的基礎皆為陰陽五行 [7],八字也可用來推算體質,但有關八字與中醫的著作並不多 [8]-[11]。八字因可推算詢問者的個性,近代則導入西方心理學的概念 [12],有學者作過相關研究,但結果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 [13]。相較於八字與心理學,中醫則導入西方醫學的概念 [14],以工程師的思維,或深入 [15]-[18],或淺出 [19] 地重新定義這門古老的學問。本文則以八字用神為基礎,用陰陽五行、天干地支來定義兩件事,一為人的體質與疾病,一為中藥與方劑,達到用八字輔助開中藥方的目的。
用神。
第二章:方法
在《中醫學概論》[3] 裡,中藥與方劑各占一章,內容精簡。無論中藥或方劑,其主要功能皆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包含解表、清熱與溫裡。第二類以補益五臟為主。第三類對應到調整五臟的功能。以及第四類其他。如果以八字用神個概念分類,則第一類對應到調候,第二類是生扶,第三類則是剋洩。
解表分為辛溫解表與辛涼解表。辛溫對應到木,辛涼對應到金,清熱對應到水,溫裡對應到火。這裡的五行與其說是五臟,不如說是溫度。溫度由低較高是水金木火,但是製表時,由下而上則以木火土金水的順序為之。
第三章:結果
3.1 中藥
3.2 方劑
第四章:討論
4.1 一般疾病
4.2 憂鬱症
4.3 癌症
第五章: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以生理訊號分析使用者的身心狀態,即時合成音樂來改變其血流的分佈,達到音樂治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吳俊民,《命理新論》,1967。
[2] 陸致極,《中國命理學史論——一種歷史文化現象的研究》,上海人民,2008。
[3] 孟景春,周仲瑛,《中醫學概論》,知音,2002。
[4] 王綿之,《中醫方劑學 十九講》,相映文化,2006。
[5] 王綿之,許濟群,《方劑學》,知音,1997。
[6] 顏正華,《中藥學》,知音,1997。
[7] 羅桂成,《唐宋陰陽五行論集》,文源書局,1988。
[8] 郭德淵,《八字與健康》,郵購,1984。
[9] 鐘義明,《現代命理與中醫‧上》,武陵,1993。
[10] 鐘義明,《現代命理與中醫‧下》,武陵,1993。
[11] 白漢忠,《占星與中醫》,武陵,1997。
[12] 水繞花堤館主,《命學新義》,宏業書局,1985。
[13] 林相如,《科學的八字》,武陵,1991。
[14] 陳華,《中醫的科學原理》,台灣商務,1992。
[15] 王唯工,《氣的樂章》,大塊文化,2002。
[16] 王唯工,《水的漫舞》,大塊文化,2007。
[17] 王唯工,《氣血的旋律》,大塊文化,2010。
[18] 王唯工,《氣血大合唱》,大塊文化,2011。
[19] 吳清忠,《人體使用手冊》,達觀,2005。
[20] 何建忠,《千古八字秘訣總解》,龍吟,1994。
[21] 何建忠,《八字心理推命學》,龍吟,1994。
[22]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醫事團隊, 《癌症大秘密》,如何,2010。
張貼者:
Marcel
位於
11/19/2014 01:31:00 PM
1 意見
標籤: 印:術數:八字: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