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7
沈家楨(1913 年 12 月 15 日 - 2007 年 11 月 27 日)[1], [2]。
「我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莊嚴寺看過他較年輕時的演講錄影。當時的他會令我覺得是兩個不同的人。那時的沈老大約五十幾歲﹐講話的聲音很大﹐中氣十足﹐更像個企業家。最主要是氣質完全不同。七十歲的沈老已完全沒有侵略型的氣質了﹐絕不會讓你覺得緊張。也許就類似儒家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而五十多歲的他﹐會讓你覺得他精明得咄咄逼人。講起話來﹐會讓我想起馬丁路德金恩博士。」[3]
-----
-----
「初到美國,物質及精神上的生活,都很艱苦。我英語差得太遠,常和美國人講話時,看見對方眉頭一皺,心裡就生起慚愧難過的反應;風俗人情,又十分生疏。所以在貿易公司解散後,一度失業徬徨的期間,眼看著和如帶著四個小孩(我們一直沒有傭人),真是心疲力竭,耐苦耐勞,那種同心協力的熱情,暗中常令我嘗到痠痛愛憐的滋味!」[20]
「我們是星期五去精舍的,星期日離此赴大覺寺聽經;在精舍住了二夜,與沈居士伉儷和詹居士,有充分的時間長談,沈夫人居和如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賢內助。她家裡沒有傭人,沈居士有客來,也都由夫人親自下廚料理一切,招待中外緇素賓客,我們在精舍兩天,都是她一個人每天為我們而忙三餐,真使我們過意不去,只好大家動手,搬搬碗筷,幫個小忙。」[9]
「在她往生的前兩天,她停止服用止痛藥。我從莊嚴寺回來,和家人及雷久南一起坐在她房間的地上談話,大約晚上十一點十分左右,她忽然叫我到她的床前,伸出她的雙手叫我握著,看著我。我問她『痛不痛?』她搖頭表示不痛。片刻後,忽然發現她的眼珠不動了,這時她的口稍稍張開,接著,輕微的『浦』的一聲,便什麼都靜止了。接著我們依佛陀的教法,全家和雷博士圍繞在她身邊念阿彌陀佛,至半夜兩點,我請雷博士和孩子先去休息,我繼續握著她的手念佛號八個小時。」[24]
-----
「沈居士育有一子三女,老人家27日早上八點零五分過世時子女皆隨侍在側。告別式最後由小女兒沈馥代表家屬致詞,她感謝這麼多人來為她父送行,並與大家分享自己與父親的一個小故事。她回憶自已第一次買房子時曾問父親,要不要請人來看風水?但父親以自己買房子的故事告訴她,你只要在業力上下功夫,凡事自有因果。」[2]
「如果有人問我最欣賞沈老的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他的演講。而且是要身歷其境地當場聆聽﹐才能體會其中之妙。因為只有當場聆聽﹐才能直接感受到那一種由他生命中流出來的清涼法喜﹐以及一種獨特的犀利狡捷的智慧。而且越是他小型的演講﹐聽者的感受會越強烈。」[3]
「事實上後來我主張的佛法修行應以四念處為主軸的看法﹐並不得自於沈老。但我自己心裡知道﹐我的佛法養成教育是在大覺寺﹐而我的導師毫無疑問地是沈老。若沒有他的點撥﹐我生命裡的某些東西出不來﹐也不會有後來寫的四本書。如今沈老去了﹐我在心裡叫他一聲恩師﹐應屬恰當。」[3]
-----
美國佛教會:
「一九六四年春天,在三藩市弘法的樂渡法師到紐約,有一位倓虛老和尚的皈依弟子姜黃玉靖老太太接待他。由姜老太太的介紹,和沈家楨居士見面。沈居士到樂師住的公寓中相訪,二人共談佛教前途。他們談到中國佛教的危機。這一番話,使沈居士十分感動。他們相約組織一個佛教社團,共同為佛教做點事。」[8]
「大概在收到公司的錢不滿二個月,有一個星期日,和如和我從美佛會出來,預備走到停車場去,忽然看見廣告,有一座門面相當大的房子出售,原本是電話公司的辦公廳。和如叫我將電話號碼抄下來。我不明白她的意思。她說:「我們不妨約個時間來看看,也許可以買下來給美佛會做寺址用。」「那裡來的錢呢?」「用修福的錢啊!」「您不是說應該辦醫院、辦學校、老人院、孤兒院嗎?」「這一點點錢,那裡夠辦這類大規模的善事呢?美佛會現在的地方實在太小了!何況樂渡法師說,有三尊大佛像在香港定做,不久將運來。我們需要這麼一個地方,可以多容納一些人,使他們來瞭解佛法。」她還加了一句:「也使您可以有地方多修一點慧。」這個電話公司的辦公廳,就是現在的大覺寺。」[20]
「樂渡法師(一九二三─二○一一)於一九七四年,辭去美國佛教會會長及大覺寺住持兩項職務後,在紐約另行創辦美國佛教青年會,成立「美加譯經會」。在幾位英語能力極佳弟子的協助下,樂渡法師埋首於佛典的英譯工作,譯作達三十多種,主要為清雍正所選的二十部經書。而視為最重要的則是四十卷《大涅槃經》,已完成英譯本初稿。英譯經書出版後,寄贈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大學、佛教團體。」[6]
-----
世界宗教研究院:
「沈居士在這家大學圖書館的第五層,開辦世界佛學研究會及世界佛教圖書館,在會客室中,沈居士先作簡報,然後我們分成四組,由沈院長、賀副院長、陳剛居士、圖書館副主任陳秋榮小姐,帶領參觀這間圖書館。這是目前全世界佛教藏書最多、最全的圖書館,藏經中,有十多種不同的文字,有關中國藏經就有六、七種版本,其他的有韓國、日本、越南、高棉、緬甸、泰國、錫蘭、西藏等國家的藏經,有貝葉的、有卷軸的。曾有一位美國人在遠東搜集佛教藏經、佛書三十五年,所有的存書,全部由沈居士買下存入圖書館。還有香港的嚴寬祐居士,一生所收集的藏經及佛書,也全部捐獻給此世界佛教圖書館。」
「為什麼蒐藏這些資料呢?沈博士說當年從大陸出來時,最擔心佛教經典會在大陸佚失殆盡,因此發願努力保存佛教文獻資料,使佛法得以永續流傳。稍後,正好嚴寬祜先生,將很多從大陸運抵香港,以廢紙出售的成擔佛典、叢書,細心加以整理,得四千多種,乃運去美國,交給沈博士,成為世界宗教研究院最早、最主要的藏書。後來,任職東南亞美國大使館商務參贊長達三十五年的伽德博士(Dr.Richard Gard),晚年出售珍藏一萬六千多冊的中英文佛書,沈博士即喜捨地以退休金十萬美元購得,再加上他自身的藏書,進一步充實了研究院館藏。此外,美國國會圖書館得知研究院的性質,也轉贈了美國政府自印度運回的大量資料,內容廣含印度各宗教及大量佛教哲學,兼及藏文、印度文、蒙古文等多種文字,豐富而珍貴。最近台北善導寺妙然法師,希望將太虛大師所創的海潮音雜誌彙編成文集時,就曾為收齊自創刊號至今的雜誌,尋遍各地不可得,最後是在此圖書館裡找到極大部份。」[17]
「這裡要追溯到一九七一年,沈家楨居士為了培育宗教人才,蒐集、珍藏這些宗教的善本,成立了「世界宗教研究院」,租長島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設立圖書館。一九九O年為了方便管理起見,遷來莊嚴世界,開始籌建院址及圖書館,這七萬多冊書籍,只好暫時置放於貨櫃及許多倉庫裡,沈夫人居和如與沈居士偕手同心,對美國佛教會及世界宗教研究院參與實際工作,不遺餘力,其省吃儉用與人和諧合作,不分彼此,向為人所稱道。不幸於一九八八年七月四日捨報生西,美國佛教會及世界宗教研究院為紀念沈夫人二十年來的貢獻,特將其發起在莊嚴世界所建圖書館而命名為「和如紀念圖書館」以供世宗院之用。」[15]
「該寺的居和如紀念圖書館的藏書也是很大的吸引重點,吸引了數以百計的學者,前往研究佛學與比較宗教。居和如是沈家楨博士的夫人,他們伉儷,毀家捐建莊嚴寺,不遺餘力,原是美國航業鉅子的沈家楨博士,把所有的輪船賣掉,購買此處山林湖泊千畝之地,建成莊嚴寺。創立宗教研究所,請著名於世界的工程設計家貝聿銘博士設計觀音殿,悉依唐代古剎風格,不用鐵釘。又陸續增建了大雄寶殿與其他建築物,延請高僧大德駐錫講經傳法。對於做學問的學者而言,和如紀念圖書館實在是最大的寶庫,因此,學人紛淼而至。從事研究,又製作了佛經光碟發行,以利世人。」[12]
-----
譯經院:
「美國佛教會的創始人沈家楨老居士于民國六一年在新竹青草湖創辦了譯經院。該院向政府的立案全銜是「美國佛教會駐台譯經院」。譯經院的全部經費都是由沈老居士獨力捐助的。因為沈老居士的事業都在美洲,所以不能親自分身照顧譯經院,去年底,聖嚴法師返國奔東老之喪,乃與他商議,將譯經院改組,由中華佛教文化館與美國佛教會合作來主持譯經院。並且,將院址從新竹遷往北投佛教文化館的下院,這是東初老法師晚年所建之新道場——農禪寺。」[10]
「初稿全部完成之後,顧世淦很客氣,建議請學有專長的專家學者編審,以現代的眼光判斷適用不適用,好不好,有什麼需要更改修正的,我於是請在賓州州立大學任教的張澄基教授擔任此事,張澄基答應了。沒想到張澄基看稿之後,和顧世淦各持己見,爭執半天無法達成協議,我又無法判斷,但因為要出版,總得有人做最後決定,我於是對顧世淦說,既然是你建議張澄基的,那就請張澄基做最後的編審吧,顧世淦也同意了,終於把譯稿決定下來。」[11]
「我這次做『金剛經』磁碟片一事,參考了六十六種經與論,看到各家詮釋不同,深深感到譯者如果不能真懂,兼具信、雅、達的翻譯是極難極難之事。例如張澄基,對佛教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在西康學密多年,也打坐,真正下過苦工夫,是貢口葛老人真正看得起的人物,但他的文字,不論中文英文就不及顧世淦了,但顧世淦在教理上的體會不及張澄基,這是困難所在,今天他們兩位都不在了,所以我才坦白地講。」[11]
-----
莊嚴寺:
-----
大佛殿側面。
-----
-----
-----
「到五時才圓滿,眾人移到觀音殿作晚課後,步出殿門,忙了一天飢腸轆轆的,才想起還未用藥食,到廚房轉了一圈,結果一人一碗泡麵,過年在寺裡煮泡麵之舉,想想不覺莞爾。這一天,這一切將是美好的開始,萬象更新,欣欣向榮。」[16]
「遊覽莊嚴寺,不妨順遊距離不遠,一河之隔的西點軍校,不過須要預約。參觀這所著名的美國軍校,又是另一種經驗與感受。」[12]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即是因應佛典電腦光碟化的工作成立,而其兼具的功能是--希望世界各地推動中文佛教資料電腦化者,達到充份分工合作,避免工作重複,以及統一若干共同需求的規範。目前該功德會設址於美國紐約世界宗教研究院和如紀念圖書館,未來將逐漸隨緣於世界各地設立分庫;而已完成輸入和校閱的有:丁福保的佛學大辭典、大般若經、金剛經、彌陀經、六祖壇經,原則上以四校為主,也有高達六校的。另外其分會大覺蓮社已輸入明末四大師全集、理海佛學會已輸入來果禪師全集等。」[17]
「然而,沈居士硬是有辦法,他創辦了「資功會」,這是一個鬆散靈活的機構,它以設立分庫的方式,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志士仁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凡「資功會」成員,可以在自己家裡輸入校對,最後匯總到總庫編輯製作。佛家所說的「有財施財,有力施力」,經過沈居士的設計,超越了時空限制。十年間,上千萬字的佛經,輸入電腦,每部經典校對四次…有限的經費,二三個專職人員,靠著沈居士的智慧,就這樣,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18]
-----
學佛心得:
「第二天早上,沈居士走進家裡的小佛堂,第一眼就看到妻子念了十八年從未間斷的《金剛經》課誦本。於是他發了一個願,他要繼續妻子的功課,繼續念《金剛經》,並把功德回向給妻子。從此沈居士每日念誦一部《金剛經》,研究各家注解的《金剛經》,其後應邀到紐約僑聲廣播電臺講《金剛經的研究》時,更是全心投入研究。沈居士說,他過去雖陸續念了四十餘年的《金剛經》,但遠不如妻子走後念得多。」[23]
如果您自己觀察下來,您是近乎第一種典型的人,我建議您先從修學原始佛教入手。四念住是一帖對症良藥。如果您對於研讀中國古文的經典沒有問題,四聖諦、八正道等哲理及教法,都是好的,應該細心研究。倘您宿根深厚,一樣可以得果。《金剛經》中說:「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陀洹是修學原始佛教達到的初果。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即是不受外境的影響。第一種典型的人,比較容易修到不受外境的影響,也比第二種典型的人所接觸的外境簡單,因此容易修到初果的境界。
貢獻給各位供參考及討論:一、不要以為一定有明天。二、不要批評。三、不要為煩惱所轉。並以福慧雙修為目標。
-----
聖嚴法師:
-----
「來到和如圖書館,接受我們的採訪。師父表示,從早年留日的學費、生活費,到學成回國後,沈居士邀請他到美國大覺寺,幫他請英文老師教英文等等,真心感謝沈居士的幫助。記得以前我們每當問及沈伯伯是否記得此事,沈伯伯總是回答:「不記得了。」對他來說,才要感謝聖嚴師父,因為,他謙沖的表示,他幫的忙很小,這些錢如果當年是買件古董或是一幅畫,現在保存的也只是古董或畫作,但幫了師父,師父所做的事,卻利益了更多的眾生,聖嚴師父才是他的恩人,為他種下福田,他要感謝聖嚴師父。」[23]
「他接著說:「所以,佛教講種福田,聖嚴法師就是我的福田。他到美國之後,給我的影響和教導,這些我都感激不盡。在大覺寺的時候,他教我打坐。我萬萬沒想到,聖嚴法師在這麼忙的情況下,還抽出時間來這裡轉轉。所以,今天,我不但想到了聖嚴法師救別人的恩,而且想到他對我的恩,能夠使我更起悲心,實在非常感激。」[28]
「聽了這一番話,我們早已感動得淚流滿面,而師父竟然也拿下眼鏡拭淚。師父表示,在他的這一生中,受到的打擊、挫折很多,因此,只要有那麼一絲絲的溫暖,一點點的鼓勵都會令他銘記在心,沈居士對他的幫助,真的是雪中送炭。」[23]
-----
References
[1] 沈家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88%E5%AE%B6%E7%A6%8E
[2] 楊子 - 佛教界現代給孤獨長者 - 沈家楨居士告別式報導
https://www.leniency.com.tw/news_detail.php?id=135
[3] 我的老師沈家楨居士 - 四念堂隨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4mindfulhall/7182398
[4] 沈家楨居士簡介
http://buddhaspace.org/bless/shen/info.php
[5] 推動創造美國佛教文化(上)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388906.pdf
[6] 二、二戰後中國佛教隨移民進入美國
http://www.ddc.com.tw/ec/event/2017/12/Buddhist_history/a02.html
[7] 弘揚佛教的沈家楨博士_天華 馮馮居士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586&cid=128&page=19
-----
美國佛教會:
[8] 創建緣起
https://www.baus.org/tc/?page_id=4801
-----
世界宗教研究院:
[9] 美佛會 - 美佛慧訊 - 七、參觀聯合國
http://www.bauswj.org/baus/newsletter/2005/nl95_chu_us_tour_2.html
-----
譯經院:
[10] 譯經院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projects/Leezhifu/html/journal/j032.htm
[11] 訪沈家楨居士談新竹譯經院
https://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97/1997may/1997may4.htm
-----
莊嚴寺:
[12] 簡介紐約莊嚴寺 馮馮
http://slheng.com/b33.html
[13] 莊嚴寺印象 - fushengpoet 浮雲遊子 生活墨客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fushengpoet/10532728
[14] 莊嚴寺的創寺因緣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E4%BA%94%E5%8D%81%E5%91%A8%E5%B9%B4%E7%89%B9%E5%88%8A/%E8%8E%8A%E5%9A%B4%E5%AF%BA%E7%9A%84%E5%89%B5%E5%AF%BA%E5%9B%A0%E7%B7%A3/
[15] 我又回到莊嚴世界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6%88%91%E5%8F%88%E5%9B%9E%E5%88%B0%E8%8E%8A%E5%9A%B4%E4%B8%96%E7%95%8C/
[16] 我在莊嚴寺過春節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6%88%91%E5%9C%A8%E8%8E%8A%E5%9A%B4%E5%AF%BA%E9%81%8E%E6%98%A5%E7%AF%80/
-----
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
[17] gaya_佛教圖書館館訊_第二期_推動佛經電腦化的「現代須達多長者」--沈家楨博士
http://www.gaya.org.tw/journal/m2/2-people.htm
[18] 十年「資功會」── 沈家楨居士的「大願」 _ BAUS Wisdom Journal 美佛慧訊
http://www.bauswj.org/wp/wjonline/%E5%8D%81%E5%B9%B4%E3%80%8C%E8%B3%87%E5%8A%9F%E6%9C%83%E3%80%8D%E2%94%80%E2%94%80-%E6%B2%88%E5%AE%B6%E6%A5%A8%E5%B1%85%E5%A3%AB%E7%9A%84%E3%80%8C%E5%A4%A7%E9%A1%98%E3%80%8D/
[19]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http://www.cbeta.org/index_list.htm
-----
學佛心得:
[20] 華裔船王沈家楨居士自述學佛神奇經歷 - 佛教新聞天地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acewang3005/7032855
[21] 自 己 訂 功 課 ※沈家楨居士講述 - 歡迎來到優雅筑聲的清淨蓮台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yea6969/5723163
[22] 沈家楨居士演講集
http://ebooks.dila.edu.tw/read/ToWisdom_SJZ02
[23] 死生契闊-沈家楨和金剛經 - 美佛慧訊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bauswj/3479674
[24] 沈家楨居士:夫人居和如持金剛經往生紀實因果輪迴_感應_施食的故事新彌陀山莊 -
http://portal.amituofohouse.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3
[25] 金剛經的研究
http://ebooks.dila.edu.tw/read/ToWisdom_SJZ01
-----
聖嚴法師:
[26] 聖嚴法師
http://old.shengyen.org/content/photo/PhotoDisplay.aspx?sid=59&MType=3&SType=16
[27] 聖嚴師父的感恩行-記聖嚴師父探訪沈家楨居士103-8-3
https://www.ddm.org.tw/maze/103/8-3.htm
[28] 聖嚴法師與美國佛教會 - 美佛慧訊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bauswj/2618619
[29] 法鼓電子書城
http://ebooks.dila.edu.tw/series/under/DDM_zh-TW
[30] 法鼓全集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