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8, 2005

古典風華(八):歌劇紅伶

義大利歌劇,雖然聽威爾第覺得比較嚴肅、正統,可是讓我選擇的話,毫不猶豫會選擇普契尼的三齣歌劇作為所有歌劇的前三名,最好聽的。

普契尼生於1858,卒於1924,西元1893年,35歲時,他已完成包括《曼儂蕾絲考》在內的三齣歌劇。接下來1896,1900,1904,從38 歲開始,他每隔四年推出一部曠世巨作,分別是《波西米亞人》、《托斯卡》,以及《蝴蝶夫人》,奠定了他在音樂史上的不朽地位。



一開始先提一下他最後一部,《杜蘭朵公主》。大師去世時尚留下一小部分未完成,由他的學生把草稿補足。據說托斯卡尼尼指揮到此(應該是首演時吧)丟下一 句,大師就是在此歇筆的,就此揚長而去,後面不指揮了,夠酷吧!購入此套CD多年後,某次聽到快終了時,忽然覺得整個樂曲吵雜不堪,這時終於瞭解到指揮不 想繼續的理由,真的是,差太多了。梅塔的版本是個名盤,演出、錄音都屬頂級,可惜目前的音響還聽不出哪裡好。



抒情的男高音卡列拉斯來唱《波西米亞人》的魯道夫,總不如經典的帕華洛帝。聽過伯恩斯坦帶領一群青年聲樂家的版本,倒是清新而富有朝氣。由於最早錄音帶就是帕華洛帝的版本,所以CD遲遲未購入。朋友曾借我這個版本的DVD,錄音重製的品質極差,不知為何。



抒情的男高音帕華洛帝在《托斯卡》這個錄音中表現的極為抒情。可惜戲劇張力不足,遠不如收藏的另一個版本,卡列拉斯。重要的女主角托斯卡,卡芭葉兼具戲劇的唱腔同樣優於芙蕾妮的抒情表現。我猜笛卡這個版本可能是所有版本中最抒情的,可惜不合旨趣。



最後聽的《蝴蝶夫人》也非經典的帕華洛帝加芙蕾妮的版本,因為三張高價版有點不想買,所以向弟弟從愛樂社借來聽過就算了,年輕時預算緊縮自然有種種變通的方法。兩張中價版雖然便宜,想聽的次數終究會慢慢減少,總有一天還是得把經典版本搬回家。

這些歌劇究竟有多好聽?可能第一次聽不大出來,多聽幾次,絕對不會讓你後悔。如果不放心,先到唱片行找些男高音或女高音的精選,聽聽最精彩的詠歎調吧!

4 comments:

  1. 看來閣下認為版本好壞的關鍵因素在於演唱者的詮釋而非伴奏的樂團或指揮~
    -----
    如果不放心,先到唱片行找些男高音或女高音的精選,聽聽最精彩的詠歎調吧!
    ==>
    有個問題,
    既然詠嘆調最是精采,
    那為什麼不乾脆就聽聽精選集就好了?
    :)
    -----
    呵呵,即使言語不通,光是欣賞演唱者聲樂的表現,想像他的喜怒哀樂,聽歌劇也是挺享受的~
    像我這這樣一個音痴,
    可能我對人聲音的辨識力比對樂器的辨識力好吧!

    Castalia 於 December 28, 2005 10:36 PM 回應

    ReplyDelete
  2. 以棒球為例,教練,防守都重要。
    但投手跟指定打擊可能就決定了球賽的勝負。

    以籃球為例,五個三分射手上場,
    這還算球賽嗎?變成球季結束時的特別秀了。

    我不是球迷,不過最近看了些球迷寫的樂評。
    關於音樂,我也還停留在看熱鬧的階段。
    :)
    於 December 29, 2005 09:38 AM 回應

    ReplyDelete
  3. 呵呵, 天天聽台北愛樂, 那個" 肉麻 " 拼起來很像羅馬的" 諾螞 ? " 到底算不算歌劇阿 ?

    好像每隔一陣子, 那個阿阿阿ㄚㄚㄚ~~, 就會跟歌劇魅影的女高音對調出現在電台中.

    疑, 好像春夏秋冬喔, 有限的古典音樂, 卻要做無限的排列組合與延伸,頗辛苦 :)

    -----

    不過對唸書很有幫助說, 小弟作電視的 chip,就沒機會看電視了. 作 DVD, PS 的都沒空看,也沒空玩, 反者道之動, 看來醫生掛在自己最拿手的問題上就是這個道理吧.

    我們家除了奶奶看最多電視外,弟弟妹妹加上小弟, 其實都沒有電視也不看電視.
    靠的就是這一味台北愛樂來伴隨唸書的節奏說.

    效果很好很好, 很多有趣的想法都是這樣子來的 !!
    j5 於 December 29, 2005 03:22 PM 回應

    ReplyDelete
  4. 白利尼的歌劇《諾瑪》。歌劇魅影裡的幽靈聽
    到惡形惡狀的中年反派女角唱諾瑪,不由得皺
    起眉頭。他幫克莉絲汀挑了古諾《浮士德》裡
    的瑪格麗特。這兩齣,我的印象均不深刻。
    於 December 29, 2005 05:51 PM 回應

    ReplyDelete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